共807,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9 40 41 42 下一页
相对、绝对
冤冤相报
二不相离──身土二不相离
二相──悉达太子二相
二种般若──般若二种相
二法相违
二相别
二种相──精进二种相
二种忍相
二种相──方便二种相
二种通相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三身遍相
三宝──别相三宝
佛类词典(续上)
佛眼相看相对、绝对
冤冤相报
二不相离──身土二不相离
二相──悉达太子二相
二种般若──般若二种相
二法相违
二相别
二种相──精进二种相
二种忍相
二种相──方便二种相
二种通相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三身遍相
三宝──别相三宝
佛眼相看
【俗语佛源】
佛眼为佛经中说的「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了诸法实相,名为佛眼。在这里特指慈善的眼光,谓以善意相对待,不加伤害。《水浒传》第十四回:「是会的将来还我,佛眼相看。你若不还,我叫你目前流血。」元曲《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常正)
佛眼为佛经中说的「五眼」之一。佛名觉者,觉了诸法实相,名为佛眼。在这里特指慈善的眼光,谓以善意相对待,不加伤害。《水浒传》第十四回:「是会的将来还我,佛眼相看。你若不还,我叫你目前流血。」元曲《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常正)
相对、绝对
【俗语佛源】
相对原作相待,绝对原作绝待。相对与绝对相称。《维摩诘经》卷二僧肇注曰:「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一切万法,自现象界的观点而言,存在著长与断、大与小、东与西、有与无、是与非,乃至净与秽、迷与悟、生与死等的对立状态,佛教称之为相待,意谓相待而有。《仁王般若波罗密经·教化品》中说:「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无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缘成,假成众生;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是幻谛众生。」若从至极平等的绝对立场观之,则诸法实相,自然法尔,不虚不妄,而真实一际。世间本无千差万别的相对性质,法性、法相既同为一实之义,有无、真俗亦自平等不二。此一真如平等的自然法界,自是超越、泯绝各种两端相对立场的分别见解,佛教称之为绝待,意谓不二而一。后多用作「相对」、「绝对」。绝对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相对指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或变化。如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以变化相对言之,既能变而为大毒,岂不能变而为大善?既能变而杀人,则宜有能生人之理。」又用为哲学范畴。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而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亦指两相对应或对立。如丁玲《母亲》:「无论什么事,她们都有两个相对的意见。」又用作比较。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特别是孩子剧团,在他们的指导下加强了内部学习,而在巡回工作中也获得了相对的自由。」(文贤)
相对原作相待,绝对原作绝待。相对与绝对相称。《维摩诘经》卷二僧肇注曰:「诸法相待生,犹长短比而形。」一切万法,自现象界的观点而言,存在著长与断、大与小、东与西、有与无、是与非,乃至净与秽、迷与悟、生与死等的对立状态,佛教称之为相待,意谓相待而有。《仁王般若波罗密经·教化品》中说:「相待假法,一切名相待,亦名不定相待。如五色等法,有无一切等法,一切法皆缘成,假成众生;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是幻谛众生。」若从至极平等的绝对立场观之,则诸法实相,自然法尔,不虚不妄,而真实一际。世间本无千差万别的相对性质,法性、法相既同为一实之义,有无、真俗亦自平等不二。此一真如平等的自然法界,自是超越、泯绝各种两端相对立场的分别见解,佛教称之为绝待,意谓不二而一。后多用作「相对」、「绝对」。绝对指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相对指依靠一定条件而存在或变化。如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以变化相对言之,既能变而为大毒,岂不能变而为大善?既能变而杀人,则宜有能生人之理。」又用为哲学范畴。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们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平衡,矛盾,斗争,发展,是绝对的,而平衡,静止,是相对的。所谓相对,就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亦指两相对应或对立。如丁玲《母亲》:「无论什么事,她们都有两个相对的意见。」又用作比较。如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特别是孩子剧团,在他们的指导下加强了内部学习,而在巡回工作中也获得了相对的自由。」(文贤)
冤冤相报
【俗语佛源】
佛教认为,众生间的交往都是有「宿缘」的。在交往中,难免会发生施恩、结冤等情况。根据「业报」之说,施恩者将得到好报,结冤者将得到恶报,俗谓之「还债」、「讨债」。报恩是应该的,佛家有「上报四重恩」等说。而以冤抱冤则形成了「竖穷三世,横遍十方」的因果锁链,俗语称为「冤冤相报」。语本《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若不今生猛断却,冤家相报几时休!」冤冤相报造成了「冤憎会苦」。佛家认为,必须以德报冤,做到冤亲平等,才有可能断除冤冤相报的因果锁链,得到自由。例如: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其屈死一双怨鬼,偿还他来世亨通。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李明权)
佛教认为,众生间的交往都是有「宿缘」的。在交往中,难免会发生施恩、结冤等情况。根据「业报」之说,施恩者将得到好报,结冤者将得到恶报,俗谓之「还债」、「讨债」。报恩是应该的,佛家有「上报四重恩」等说。而以冤抱冤则形成了「竖穷三世,横遍十方」的因果锁链,俗语称为「冤冤相报」。语本《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若不今生猛断却,冤家相报几时休!」冤冤相报造成了「冤憎会苦」。佛家认为,必须以德报冤,做到冤亲平等,才有可能断除冤冤相报的因果锁链,得到自由。例如: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其屈死一双怨鬼,偿还他来世亨通。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李明权)
二不相离──身土二不相离
【三藏法数】
(出宗镜录)
二不相离者,谓身土二法,皆不离法性也。
〔一、法性属佛为法性身〕,谓佛了悟真如法性,复以法性为身,故名法性属佛为法性身。
〔二、法性属法为法性土〕,谓真如法性之理,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乃是法身所證之体,即为所依之土,故名法性属法,为法性土。
(出宗镜录)
二不相离者,谓身土二法,皆不离法性也。
〔一、法性属佛为法性身〕,谓佛了悟真如法性,复以法性为身,故名法性属佛为法性身。
〔二、法性属法为法性土〕,谓真如法性之理,譬如虚空,遍一切处,乃是法身所證之体,即为所依之土,故名法性属法,为法性土。
二相──悉达太子二相
【三藏法数】
(出佛本行集经)
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相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相师占之。相师云:太子相好,具有轮王及成佛之相也。
〔一、轮王相〕,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三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妙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四天下,即四洲,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
〔二、成佛相〕,成佛相者,佛具三十二相。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舍王位,出家求道,必得成佛,名遍十方,化导一切也。
(出佛本行集经)
梵语悉达,华言顿吉,即佛幼时之名也。二相者,谓佛初生时,净饭王令相师占之。相师云:太子相好,具有轮王及成佛之相也。
〔一、轮王相〕,轮王相者,谓转轮圣王,亦具三十二相也。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其在家,当作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也。(三十二相者,足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妙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相、身光面各一丈相、皮肤细滑相、七处平满相、两腋满相、身如师子相、身端直相、肩圆满相、四十齿相、齿白齐密相、四牙白净相、颊车如师子相、咽中津液得上味相、广长舌相、梵音深远相、眼色如金精相、眼睫如牛王相、眉间白毫相、顶肉髻成相也。四天下,即四洲,东弗于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
〔二、成佛相〕,成佛相者,佛具三十二相。相师言:太子具足是相,若舍王位,出家求道,必得成佛,名遍十方,化导一切也。
二种般若──般若二种相
【三藏法数】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般若〕,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为他演说三乘道教,劝正修行,灭除烦恼惑业,不行寂静真实般若,常行有见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著,是名世间般若。(有见有相般若,即世间之智。如劬宾大臣分阎浮提七分而能息诤,智满祖师云:正取世间之智,为般若也。)
〔二、出世间般若〕,谓诸菩萨,精勤修习菩提道时,随力听闻,为他演说三乘正法,而于其中,心如虚空,平等寂灭,离诸名相,如是般若,无取无著,是名出世间般若。(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般若〕,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为他演说三乘道教,劝正修行,灭除烦恼惑业,不行寂静真实般若,常行有见有相般若。如是般若,有取有著,是名世间般若。(有见有相般若,即世间之智。如劬宾大臣分阎浮提七分而能息诤,智满祖师云:正取世间之智,为般若也。)
〔二、出世间般若〕,谓诸菩萨,精勤修习菩提道时,随力听闻,为他演说三乘正法,而于其中,心如虚空,平等寂灭,离诸名相,如是般若,无取无著,是名出世间般若。(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法相违
【三藏法数】
(出瑜伽师地论)
〔一、烦恼〕,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无明贪爱之惑也。谓诸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也。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證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出瑜伽师地论)
〔一、烦恼〕,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无明贪爱之惑也。谓诸众生,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违涅槃之道也。
〔二、涅槃〕,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谓诸众生,厌生死苦,修习梵行,断诸烦恼,證大涅槃,故违烦恼之惑也。
二相别
【三藏法数】
(出析玄记)
〔一、自相别〕,相即相状。谓如身是身自相,于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尘各别故。如受是受自相,于此受中,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各别故。如心是心自相,于此心中,有眼等六识各别故。如法是法自相,于此法中,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又如观身以不净为自相,观受以苦为自相,观心以无常为自相,观法以无我为自相,故名自相别。(身受心法即四念处。身谓己身,受谓领纳诸事,心谓第六识,法谓善恶等法。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二、共相别〕,谓但约苦、空、无常、无我四种行相,于身受心法上,共有名为共相。而言别者,如观身为苦时,不能观空、无常、无我;乃至观身为无我时,不能观苦、空、无常。观身既尔,观受心法行相亦然,故名共相别。
(出析玄记)
〔一、自相别〕,相即相状。谓如身是身自相,于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尘各别故。如受是受自相,于此受中,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等各别故。如心是心自相,于此心中,有眼等六识各别故。如法是法自相,于此法中,有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同故。又如观身以不净为自相,观受以苦为自相,观心以无常为自相,观法以无我为自相,故名自相别。(身受心法即四念处。身谓己身,受谓领纳诸事,心谓第六识,法谓善恶等法。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十二入者,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也。十八界者,眼界、色界、眼识界;耳界、声界、耳识界;鼻界、香界、鼻识界;舌界、味界、舌识界;身界、触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也。)
〔二、共相别〕,谓但约苦、空、无常、无我四种行相,于身受心法上,共有名为共相。而言别者,如观身为苦时,不能观空、无常、无我;乃至观身为无我时,不能观苦、空、无常。观身既尔,观受心法行相亦然,故名共相别。
二种相──精进二种相
【三藏法数】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精进〕,谓诸菩萨精进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诸福业,如是精进,依诸果报,依诸福业,有漏有取,是名世间精进。
〔二、出世间精进〕,谓诸菩萨勇猛精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除灭一切烦恼业苦。如是精进,无漏无取,无所依止,是名出世间精进。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精进〕,谓诸菩萨精进勇猛,勤修布施、持戒等诸福业,如是精进,依诸果报,依诸福业,有漏有取,是名世间精进。
〔二、出世间精进〕,谓诸菩萨勇猛精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除灭一切烦恼业苦。如是精进,无漏无取,无所依止,是名出世间精进。
二种忍相
【三藏法数】
(出地藏十轮经)
谓菩萨能安忍世间有情无情种种苦恼之事。然心有广狭,根有胜劣,行有浅深,故分世间、出世间二种之别也。(有情恼,谓蚊虻蚤虱等。无情恼,谓风寒雨湿等。)
〔一、世间忍〕,谓菩萨以有漏心,依诸福业,安忍世间种种苦恼违逆等事,是为世间忍也。
〔二、出世间忍〕,谓菩萨但为利益一切有情,起平等大悲之心,安忍种种苦乐逆顺之境,而不见诸法生灭之相,是为出世间忍。
(出地藏十轮经)
谓菩萨能安忍世间有情无情种种苦恼之事。然心有广狭,根有胜劣,行有浅深,故分世间、出世间二种之别也。(有情恼,谓蚊虻蚤虱等。无情恼,谓风寒雨湿等。)
〔一、世间忍〕,谓菩萨以有漏心,依诸福业,安忍世间种种苦恼违逆等事,是为世间忍也。
〔二、出世间忍〕,谓菩萨但为利益一切有情,起平等大悲之心,安忍种种苦乐逆顺之境,而不见诸法生灭之相,是为出世间忍。
二种相──方便二种相
【三藏法数】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利他,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有所得,有所执著,是名世间方便。
〔二、出世间方便〕,谓诸菩萨,但为利他,不为自利,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无所得,无所执著,是名出世间方便。
(出地藏十轮经)
〔一、世间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利他,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有所得,有所执著,是名世间方便。
〔二、出世间方便〕,谓诸菩萨,但为利他,不为自利,示现种种善巧方便,此之方便,依无所得,无所执著,是名出世间方便。
二种通相
【三藏法数】
(出楞伽经)
〔一、宗通相〕,宗即心宗,亦要也,通即融通无碍,相即自心所得胜进之相。谓依教思修,得意忘言,趣入自觉之地,觉智圆明,融通无碍,是名宗通相。
〔二、说通相〕,说即说法,通即辩说无碍,相即起用化他之相。谓以方便,随顺众生根器浅深,为其演说,无有障碍,是名说通相。
(出楞伽经)
〔一、宗通相〕,宗即心宗,亦要也,通即融通无碍,相即自心所得胜进之相。谓依教思修,得意忘言,趣入自觉之地,觉智圆明,融通无碍,是名宗通相。
〔二、说通相〕,说即说法,通即辩说无碍,相即起用化他之相。谓以方便,随顺众生根器浅深,为其演说,无有障碍,是名说通相。
二种分别真伪禅相
【三藏法数】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如是种种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著,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是故修禅定者,于此诸相,即当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彼虚诳,不爱不著,则自然灭谢,是为辨邪伪禅发相。
〔二、辨真正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端心正念,离诸昏散,但觉身心安隐,泯然虚豁,空明清净,寂静无为,而与正定相应。如前所说一切邪伪之相,了无所见,是为辨真正禅发相。
(出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一、辨邪伪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或觉自身如缚如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欢喜躁动,忧愁悲思,如是种种邪伪之相,与禅俱发。心若爱著,即与鬼法相应,多失心颠狂。是故修禅定者,于此诸相,即当一心寂静,辨其邪伪,知彼虚诳,不爱不著,则自然灭谢,是为辨邪伪禅发相。
〔二、辨真正禅发相〕,谓修禅之人,于禅定中,端心正念,离诸昏散,但觉身心安隐,泯然虚豁,空明清净,寂静无为,而与正定相应。如前所说一切邪伪之相,了无所见,是为辨真正禅发相。
三身遍相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法身如虚空遍〕,谓法性之身,本体周遍如太虚空,无有障碍,诸佛众生,平等具足,故名法身如虚空遍。
〔二、智身如日光遍〕,智身即自报之身也,谓究竟始觉之智,能遍破无明之暗,显发本有真身,譬如日光,无幽不烛,故名智身如日光遍。
〔三、色身如日影遍〕,色身即应身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于本觉法身之理,则能从体起用,遍应众机,譬如日光之影,不择高下,随处映现,故名色身如日影遍。
(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一、法身如虚空遍〕,谓法性之身,本体周遍如太虚空,无有障碍,诸佛众生,平等具足,故名法身如虚空遍。
〔二、智身如日光遍〕,智身即自报之身也,谓究竟始觉之智,能遍破无明之暗,显发本有真身,譬如日光,无幽不烛,故名智身如日光遍。
〔三、色身如日影遍〕,色身即应身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于本觉法身之理,则能从体起用,遍应众机,譬如日光之影,不择高下,随处映现,故名色身如日影遍。
三宝──别相三宝
【三藏法数】
(亦名别体三宝,出释氏要览)
谓佛法僧各各相别不同,故名别相三宝。
〔一、佛宝〕,谓佛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现为卢舍那尊特之身,是为佛宝。(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
〔二、法宝〕,谓五时所说大乘小乘经律论藏,是为法宝。(五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也。)
〔三、僧宝〕,谓禀佛教法,修因得果,即声闻、缘觉、菩萨,是为僧宝。(声闻因闻佛声教而得悟道;缘觉因观十二因缘而得觉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藏法数】
(出华严随疏演义钞并三宝章)
别相者,谓三宝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别相三宝也。
〔一、佛宝〕,谓佛具十身名相,差别不同,故名佛别相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宝〕,谓佛说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别相也。(教即经教,理即性理,行即行业,果即果位也。)
〔三、僧宝〕,谓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乃至三贤、十圣,各各修證地位不同,故名僧别相也。(三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者,十地菩萨也。)
(亦名别体三宝,出释氏要览)
谓佛法僧各各相别不同,故名别相三宝。
〔一、佛宝〕,谓佛初于菩提树下成道,但示丈六之身,及说华严经时,现为卢舍那尊特之身,是为佛宝。(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
〔二、法宝〕,谓五时所说大乘小乘经律论藏,是为法宝。(五时者,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也。)
〔三、僧宝〕,谓禀佛教法,修因得果,即声闻、缘觉、菩萨,是为僧宝。(声闻因闻佛声教而得悟道;缘觉因观十二因缘而得觉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三藏法数】
(出华严随疏演义钞并三宝章)
别相者,谓三宝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别相三宝也。
〔一、佛宝〕,谓佛具十身名相,差别不同,故名佛别相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宝〕,谓佛说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别相也。(教即经教,理即性理,行即行业,果即果位也。)
〔三、僧宝〕,谓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乃至三贤、十圣,各各修證地位不同,故名僧别相也。(三贤者,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者,十地菩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