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07,分54页显示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8 39 40 41 下一页
觉体四相
不觉三相
不觉六相
觉不觉二相
生灭二相
相应未相应
四相(二)
修忍五相
发相
报相与果理
秽相与相好
秽相
心心相印
衣钵相传
佛类词典(续上)
本觉随染二相觉体四相
不觉三相
不觉六相
觉不觉二相
生灭二相
相应未相应
四相(二)
修忍五相
发相
报相与果理
秽相与相好
秽相
心心相印
衣钵相传
本觉随染二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一、智净相者 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二、不思议业相者 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复次本觉随染分别,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一、智净相者 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二、不思议业相者 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觉体四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一者、如实空镜 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二者、因熏习镜 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三者、法出离镜 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四者、缘熏习镜 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一者、如实空镜 远离一切心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二者、因熏习镜 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三者、法出离镜 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四者、缘熏习镜 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不觉三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一者、无明业相 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二者、能见相 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三者、境界相 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
一者、无明业相 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
二者、能见相 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三者、境界相 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不觉六相
【佛学次第统编】
不觉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
一者、智相 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二者、相续相 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三者、执取相 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
四者、计名字相 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业相 依于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故。
六者、业系苦相 以依业报,不自在故。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不觉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云何为六。
一者、智相 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故。
二者、相续相 依于智故,生其苦乐,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
三者、执取相 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
四者、计名字相 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
五者、起业相 依于名字,寻名取著,造种种业故。
六者、业系苦相 以依业报,不自在故。
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
觉不觉二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一、同相者 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二、异相者 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一、同相者 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二、异相者 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生灭二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
一者、粗 与心相应故。
二者、细 与心不相应故。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复次,分别生灭相者,有二种:
一者、粗 与心相应故。
二者、细 与心不相应故。
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细中之细,是佛境界。
相应未相应
【佛学次第统编】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未相应 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二者、已相应 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复次染法从无始以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
一者、未相应 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二者、已相应 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复次染法从无始以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四相(二)
【佛学次第统编】
「识境四相」金刚经论云:「识境四相,谓众生于此四法,不了虚假,而于心识之境,妄生邪见,执著取相也。」
一、我相 谓众生于五阴法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是名我相。
二、人相 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是人,我生人道,异于馀道,是名人相。
三、众生相 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色受想行识众共而生此身,是名众生相。
四、寿者相 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寿相,或长或短,是名寿者相。
「智境四相」圆觉经疏略明智境四相:谓于所證取之心,迤逦浅深,有此四相之异。故后之三相,皆因我相根本而立。与金刚般若四相,所言不同。盖彼迷妄之心,执为四相故也。
一、我相 我相者,谓众生于涅槃之理。心有所證,而其有所證取之心,执著不忘,认之为我,名为我相。经云:「是故證取方现我体是也。」
二、人相 人相者,比前我相,已进一步。虽不复认證为我,而犹存悟我之心,名为人相。经云:「悟已超过一切證者,名为人相是也。」
三、众生相 众生相者,比前人相,已进一步。谓虽已超过我人之相,犹存了證了悟之心,名众生相。经云:「但诸众生了證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是也。」
四、寿命相 寿命相者,比前众生相,已进一步。谓心照清净,于前众生相中所存了悟之心,虽已觉知超过,然犹存能觉之知。如彼命根,潜续于内,名寿命相。经云:「觉所了者,不离尘垢故是也。」「不离尘者,谓此觉了之心,不离妄尘故也。」
「识境四相」金刚经论云:「识境四相,谓众生于此四法,不了虚假,而于心识之境,妄生邪见,执著取相也。」
一、我相 谓众生于五阴法中,若即若离,计我我所之实,是名我相。
二、人相 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是人,我生人道,异于馀道,是名人相。
三、众生相 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色受想行识众共而生此身,是名众生相。
四、寿者相 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寿相,或长或短,是名寿者相。
「智境四相」圆觉经疏略明智境四相:谓于所證取之心,迤逦浅深,有此四相之异。故后之三相,皆因我相根本而立。与金刚般若四相,所言不同。盖彼迷妄之心,执为四相故也。
一、我相 我相者,谓众生于涅槃之理。心有所證,而其有所證取之心,执著不忘,认之为我,名为我相。经云:「是故證取方现我体是也。」
二、人相 人相者,比前我相,已进一步。虽不复认證为我,而犹存悟我之心,名为人相。经云:「悟已超过一切證者,名为人相是也。」
三、众生相 众生相者,比前人相,已进一步。谓虽已超过我人之相,犹存了證了悟之心,名众生相。经云:「但诸众生了證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是也。」
四、寿命相 寿命相者,比前众生相,已进一步。谓心照清净,于前众生相中所存了悟之心,虽已觉知超过,然犹存能觉之知。如彼命根,潜续于内,名寿命相。经云:「觉所了者,不离尘垢故是也。」「不离尘者,谓此觉了之心,不离妄尘故也。」
修忍五相
【佛学次第统编】
菩萨善戒经云修忍五相: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瞋恨,故有五种相也。
一、众生相 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
二、法相 菩萨修慈忍时,谛观世间一切诸法,皆即法界真实之理,无取无舍,无瞋无喜,平等一相。由是观故,灭众生相,成就法相。
三、无常相 菩萨修慈忍时,思惟一切众生及诸万物,皆悉无常。谁是骂者,谁是受者,言语性空,刹那不住。由是观故,破于常相,成就忍心,是为无常相。
四、苦相 菩萨修慈忍时,观察众生,皆有生死之苦。若遭其辱,不应瞋恚,当救彼苦。我若瞋恚,其苦转增。由能修忍,断诸苦恼,成无上道,是为苦相。
五、无我我所相 我主宰之义,即众生所执之假名也。我所即五阴之身,菩萨以智慧观察,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则我及我所,俱不可得,是为无我我所相。
菩萨善戒经云修忍五相:忍即安忍,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而诸众生,虽以种种诸恶加我,悉无瞋恨,故有五种相也。
一、众生相 菩萨若被他人打骂,即观宿世流转生死之时,一切众生,皆我父母师长,当生恭敬。由此观故,灭怨憎相,生亲友相,如是修于慈忍,成就众生,是为众生相。
二、法相 菩萨修慈忍时,谛观世间一切诸法,皆即法界真实之理,无取无舍,无瞋无喜,平等一相。由是观故,灭众生相,成就法相。
三、无常相 菩萨修慈忍时,思惟一切众生及诸万物,皆悉无常。谁是骂者,谁是受者,言语性空,刹那不住。由是观故,破于常相,成就忍心,是为无常相。
四、苦相 菩萨修慈忍时,观察众生,皆有生死之苦。若遭其辱,不应瞋恚,当救彼苦。我若瞋恚,其苦转增。由能修忍,断诸苦恼,成无上道,是为苦相。
五、无我我所相 我主宰之义,即众生所执之假名也。我所即五阴之身,菩萨以智慧观察,四大本空,五阴非有。则我及我所,俱不可得,是为无我我所相。
发相
【佛学次第统编】
发相有善根发相及恶根发相,善根发相又有二种:
一、外善根发相 所谓不杀盗淫妄语绮语,不贪色声香味触法,不求三界报,不乐五欲乐。身口七支,恒沙烦恼,皆能止息。及其他六度十度四摄万行等,一切无尽善行。
二、内善根发相 所谓不贪瞋痴慢疑恶见,不起喜怒哀乐等心,不随六情根,不执七识我意地。一切见爱无明,皆悉绝灭,及四无量、六念、三心、十念等,一切无尽善行。
【佛学次第统编】
既行之后,必有所證,未證之前,先有发相。
【三藏法数】
发即策发,谓心昏沉时,应用精进之行而策起之,故名发相。
发相有善根发相及恶根发相,善根发相又有二种:
一、外善根发相 所谓不杀盗淫妄语绮语,不贪色声香味触法,不求三界报,不乐五欲乐。身口七支,恒沙烦恼,皆能止息。及其他六度十度四摄万行等,一切无尽善行。
二、内善根发相 所谓不贪瞋痴慢疑恶见,不起喜怒哀乐等心,不随六情根,不执七识我意地。一切见爱无明,皆悉绝灭,及四无量、六念、三心、十念等,一切无尽善行。
【佛学次第统编】
既行之后,必有所證,未證之前,先有发相。
【三藏法数】
发即策发,谓心昏沉时,应用精进之行而策起之,故名发相。
报相与果理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受报,圣人證果。报有生灭之相,果具真常之理。
凡夫受报,圣人證果。报有生灭之相,果具真常之理。
秽相与相好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有种种秽相,诸佛具种种相好。
凡夫有种种秽相,诸佛具种种相好。
秽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天命终五衰相 小、大。
小五衰相 略。
大五衰相 略。
趣生相 略。
人生受生相 略。
人生虫寓相 略。
人死舍报相 略。
五种死相 略。
人命终趣生相 略。
人生业相 略。
天命终五衰相 小、大。
小五衰相 略。
大五衰相 略。
趣生相 略。
人生受生相 略。
人生虫寓相 略。
人死舍报相 略。
五种死相 略。
人命终趣生相 略。
人生业相 略。
心心相印
【俗语佛源】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卷上:「自如来付法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编·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后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如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五五首:「路隔千里,不约而同,真可谓文章有神,心心相印矣。」又指彼此会意,如《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禹振声)
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众生之心,谓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意在开示迷途,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达摩西来,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卷上:「自如来付法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编·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后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如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一五五首:「路隔千里,不约而同,真可谓文章有神,心心相印矣。」又指彼此会意,如《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抚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断无驳回之理。」(禹振声)
衣钵相传
【俗语佛源】
「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场合所穿用的三种法衣。「钵」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钵多罗而来。「衣钵」代表僧人随身所有之物。佛教禅宗师徒间传法,常以衣钵为信,称为衣钵相传。如《坛经·行由品》:「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后以衣钵相传指师徒之间以技术、学问相传授。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四十:「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也比喻前人的学术思想或艺术手法对后人的影响。苏渊雷《袁中郎全集序》:「后来如卮言日出的庄周和饺杯责子的陶潜,以及唐之白居易、宋之苏轼等,都是衣钵相传的一系。」也作「衣钵相承」,郭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韩非子》书中屡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钵相承。」(禹振声)
「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场合所穿用的三种法衣。「钵」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钵多罗而来。「衣钵」代表僧人随身所有之物。佛教禅宗师徒间传法,常以衣钵为信,称为衣钵相传。如《坛经·行由品》:「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后以衣钵相传指师徒之间以技术、学问相传授。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四十:「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钵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也比喻前人的学术思想或艺术手法对后人的影响。苏渊雷《袁中郎全集序》:「后来如卮言日出的庄周和饺杯责子的陶潜,以及唐之白居易、宋之苏轼等,都是衣钵相传的一系。」也作「衣钵相承」,郭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韩非子》书中屡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钵相承。」(禹振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