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南诏人。大长和国布燮(官名,相当宰相)。前蜀王衍乾德中,奉使前蜀。至成都,不欲朝拜,乃削发为僧,自号为“大长和国左街崇圣寺赐紫沙门银钵”。娴熟汉诗文,善谈论,能歌咏,使前蜀僧俗酬酢失宜。归国后,遇鸩而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南诏大长和国布燮(官名,相当宰相)。前蜀后主乾德中,奉使前蜀。至成都,不欲朝拜,遂削发为僧,号曰“大长和国左街崇圣寺赐紫沙门银钵”。善谈论,能歌咏,娴熟汉诗文,使前蜀僧俗酬酢失宜。归国后,遇鸩而卒。《鉴诫录》卷六载其事迹,并存诗5首。《全唐诗》仅存2首,署布燮,另段义宗名下存断句3联。《鉴诫录》皆存其全诗,《全唐诗外编》据之补足。
全唐诗补逸
段义宗,南方长和国布燮(官称,相当于宰相)。前蜀乾德中入蜀使,因不欲朝拜,遂秃削为僧。补诗三首。(按《全唐诗》佚句卷收段义宗佚句六句,不见全篇,注只云「外夷」人,其实皆吾中华当时所谓南土藩臣耳,亦兄弟民族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虢州弘农人,字靖夫。杨虞卿曾孙。仕前蜀王建,依附宰相张格,累官礼部尚书。光天元年,王衍嗣位,格贬茂州,玢亦坐贬荥经尉。乾德中,迁太常少卿。咸康元年,进吏部尚书。前蜀亡,归后唐,任给事中,充集贤殿学士。后以年老,授工部尚书致仕,退居长安故居。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字靖夫,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杨虞卿曾孙。仕前蜀王建,依附宰相张格,累官礼部尚书。光天元年(918),后主嗣位,格贬茂州,玢亦坐谪荣经尉。乾德中,迁太常少卿。咸康元年(925),进吏部尚书。前蜀亡,随王衍归后唐,任给事中,充集贤殿学士。后以老授工部尚书致仕,归长安旧居。生平见《蜀梼杌》卷上、《旧五代史》卷三六、《资治通鉴》卷二七〇、《诗话总龟》卷一、《十国春秋》本传。《全唐诗》存诗3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54 【介绍】: 五代时瀛州景城人,字可道。好学能文。唐末,事刘守光。守光败,事河东监军张承业。承业重其文章,后梁时,荐于李存勖(后唐庄宗),为太原掌书记。后唐建立,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官至宰相。入后晋,仍为宰相。契丹灭后晋,道事契丹为太傅。后汉、后周时均为太师。道历事四朝与契丹,未尝谏诤。自号长乐老,有《长乐老叙》。后唐至后周间,曾主持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监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2—954 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河间东)人。唐末为刘守光幽州掾。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天成元年(926),拜端明殿学士,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改门下侍郎,户部、吏部尚书,集贤殿弘文馆大学士,加尚书左仆射。末帝立,出为同州节度使,入为司空。后晋时,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少帝时,进封燕国公。后又历仕契丹、后汉、后周。广顺初,拜太师兼中书令。显德元年(954)卒。追封瀛王,谥文懿。道历事四朝,在相位20余年,生平见新、旧《五代史》本传。道好学能文,暇时唯以披诵吟讽为事。《旧五代史》谓其文“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吴处厚称其“诗虽浅近而多谙理”(《青箱杂记》卷七)。《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冯道集》6卷、《河间集》5卷、《诗集》10卷,今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及断句若干,《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1。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
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天祐中事刘守光为幽州掾。历晋王从事。后唐同光中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入洛。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始平郡公。末帝嗣位。出为同州节度使。拜司空。晋灭唐。又事晋。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进鲁国公。少帝朝加太尉。进燕国公。罢为匡国节度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又事契丹。为太傅。汉祖立。又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又事周。广顺初拜太师中书令。显德元年卒。年七十三。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谥文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59 【介绍】: 辽南京安次人,字藏明。初受幽州节度使刘守光遣使契丹,为阿保机留为谋士。建议筑城郭,使所获汉人各安生业。不久,逃归汉地,旋自投契丹。阿保机赐名“迎列”(意再来),任用更专,使为政事令。从灭渤海,拜左仆射。太宗时,封鲁国公。世宗朝迁南府宰相。穆宗时致仕卒。为佐命功臣之一。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姓贾氏。范阳人。唐丞相魏国公耽之裔孙。年十五。即于悯忠寺。礼贞涉为师。而落发焉。既圆具足。乃南游。咨扣心要。自唐季都汴。天下之人。率以为归。故律之戾止。士大夫莫不宗仰。因营构夷门山中。以阐所学。诏以纪年。扁其寺曰开宝。命服徽号。荣宠多矣。而律视之蔑如也。乾德二年正月二十三日。召门人垂训而终。春秋八十一。法腊六十二。太平兴国五年三月。迁舆。葬于北部鵔鸃之原。进士贾守廉。铭其塔。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八 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师律。茫阳人也。姓贾氏。大丞相魏国公耽之后。唐书有传。律弱龀端谨不与群童斗伎。裁十五岁于悯中寺落发。礼贞涉为师。严肃垂勖所履不出边幅之外。涉默异之曰。不可屈身下位而抑其名节乎。成比丘已可去游方。律奉训南逝得其禅要。回锡故乡。时梁世迨大周朝。其间帝王重臣率皆宗仰。居于夷门山旧封禅也。营构乎殿宇圣仪。丰厨秘藏供僧饶羡。约勒后生别院翕如罔违彝宪。朝廷以紫衣徽号用旌厥德。律视之蔑如也。一日谓弟子庶几曰。吾无愿不报厥龄欲颓。汝宜知之。勿俗情而悲悼也。乾德二祀正月二十三日而终。春秋八十一法腊六十二。太平兴国五年三月。改葬于北部浚仪之原。进士贾守廉为塔铭焉。 论曰。佛出于世经译于时。大要在乎果因。所推归乎罪福。罪也者下三涂之阶陛也。福也者上诸圣之阶陛也。阶陛是同上下有异耳。此命章曰兴福者。乃欲利他焉。如秤低昂如室明暗。则知二事必不同时。又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同国而治也。凡夫气分唯说罪多。圣者品流但闻福厚。顺性故易造。逆意故难修。修有多门行有众路。大约望檀波罗蜜多令度无极也。始则人天福行。施食与浆桥梁义井。次则轮王行中下品善。上品十善者则梵天福行也。一造偷婆。二补修故寺。三请佛转法轮。次则二乘净福行。同三品善止自利功强耳。次究尽位福行。乃成二严。庄严相。好从三轮无碍见万法体空。获利殊多尽未来际。夫如是福之广矣大矣。乃知圣者为福则易尔。何耶。纯净之故也。凡夫则反是易薰染之故也。是以佛亦为穿针之福。知福不宜厌焉。目连然燎迦叶蹋泥。无尽意贡璎珞宝珠。沓婆罗分僧卧具。伊皆大人有作圣者权方。欲其因罪不厌除福不厌取。矧以教传岭外法布中原年所弥深行持渐薄。内众修福就彼持门。先哲息愆行其忏法矣。夫修理忏也淡虑观心。心无所生生无所住。当尔之时顺违无相则罪灭福生之地也。若行事忏也心凭胜境。境引心增。念念相资绵绵不断。礼则五轮投地。悔则七聚首心。或期瑞而證知。乃见罪灭之相也。昔者齐太宰作净住法。梁武帝忏六根门。澄照略成住法图。真观广作慈悲忏。至乎会昌年内。玄畅大师请修加一万五千佛名经。是以两京礼经则口唱低头。檛磬一声谓之小礼。自淮以南民间唯礼梁武忏以为佛事。或数僧呗𠽋歌赞相高。谓之禳忏法也。其有江表行水忏法者。悔其滥费过度之愆。此人伪造非真法也。又有敩古人逐字礼华严法华经。以为礼无漏法藏也。由此有四众之徒于字上安南无字下安佛。诚叨滥也。有倡言曰。但务生善唯期灭罪。何判为非邪。通曰。翻译之后传行已来。若天上之恒星。如人形之定相。或别占一座便曰客星。或新起肉隆乃为胼赘者耳。君不见春秋夏五邪。郑杜诸家岂不能添月字乎。盖畏圣人之言。成不刊之典。不敢加字矣。夫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将知佛教还可加减否。如慧严重译泥洹经加之品目。忽梦神人怒责声色颇厉。曰涅槃尊经何敢辄尔轻加斟酌。是知兴福不如避罪。斯言允矣。今则不勤课励靡事增修。因搜颖脱之数员。责显盂安之三宝。就今有作何代无人。或京兆开乎海池。或终南建乎兰若。铸大悲之铜像。造相国之伽蓝。或代病利人。或护生掘土。铸钟感瑞。立刹参云。刻像繁多。修台浩博。披榛平田之梵宇。脱样阿育之浮图。刊石为经鸠财立藏。或治病于井络。或化人于鄜畤。如斯人也入殊邦之乡导。合二姓之良媒。日月伏根照洞庭之幽暗。乾坤玄凿开混沌之窍端。所行博哉。续运长矣。公羊子有之曰。是上之行乎下也。诗云。尔之教矣。民胥效矣。愿吾徒望上而学之。令仁祠圣像无坠于地者也。
萧塔剌葛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六院部人,字陶哂。太祖时坐事没入弘义宫。世宗立,以舅氏故,出其籍,补国舅别部敞史。后为北府宰相。察割作乱,被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959 【介绍】: 五代时庐陵人,居洪州。初字昭回,改字子嵩。好学工文,善术数,喜纵横之说。投李昪,助建南唐,任左丞相,以不得实权,心怀不平。出为镇南节度使。穷治第宅,民不堪命。李璟立,拜太保中书令,坐植党罢。再起为中书令,封楚国公。因好权利,矜功忌能,有言其谋篡者,乃放归九华山,自经死,谥丑缪。有文集《增补玉管照神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7—959 初字超回,后改子嵩,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时居南昌(今属江西)。吴天祐九年(912),依李昪为推官,后擢右司员外郎,累迁右谏议大夫、兵部侍郎。大和三年(931),归葬父,隐九华山。寻为吴宰相。李昪出镇金陵,召为都统判官。南唐建国,以丞相同平章事。后出为镇南军节度使。中主保大时,复入相,寻坐陷周宗,出为镇海军节度使。旋乞归九华,赐号九华先生。后封卫国公,迁太傅。交泰元年(958),以结党危国,放于青阳。次年,自缢死。生平见《江南野史》卷四、马令及陆游《南唐书》本传。齐丘工诗能文。所著颇多,有《化书》6卷、《祀玄集》3卷、《文传》13卷等,皆佚。《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卷八七九又录存酒令2句。《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3。
全唐文·卷八百七十
齐邱字子嵩。庐陵淦阳人。仕吴。累迁右谏议兵部侍郎。告归九华山。寻起。除中书侍郎。迁右仆射平章事。入南唐。进司徒同平章事。出为镇南军节度使。徙镇海军。复归九华山。赐号九华先生。封青阳公。起拜太传中书令。封魏国公。赐号国老。奉朝请。出镇洪州。周侵淮北。起为太师。领剑南东川节度使。进封楚国公。周显德五年。嗣主李璟诏放于青阳。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947 【介绍】: 名或作煦。五代时涿州归义人,字耀远,一作日辉。美风仪,以文学知名。后唐庄宗时为翰林学士。明宗时入相,清泰初兼判三司,察明蠹敝,民间以为德。后晋高祖时,官至司空、同平章事。两朝均以宰相监修国史。开运二年,领衔进呈《唐书》,即今《旧唐书》。后为东都留守。契丹犯京师,以目疾罢为太保。
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三
煦字耀远。州归义人。初为定州王处直观察推官。后唐庄宗朝累迁库部郎中。明宗即位。历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长兴中拜中书侍郎兼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泰初加吏部尚书门下侍郎。罢知政事。守右仆射。晋天福初诏为东都留守。迁太子太保兼左仆射。封谯国公。改太子太傅。开运初授司空平章事。契丹至。以目疾罢。守太保。卒年六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8 【介绍】: 五代常山人。本姓刘。赵德钧养子。姿貌妍柔,稍涉书史。仕后唐为枢密使,末帝令北伐,降契丹,乃导诱蕃戎,蚕食河朔。契丹封其为燕王,进大丞相。契丹主死,称权知南朝军国事,后为兀欲所执,卒于契丹。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48 常山(今河北正定)人。本姓刘,后为赵德钧养子,遂改姓。尚后唐明宗女兴平公主,为汴州司马。历汝州刺史、河阳、宋州节度使,累迁枢密使。长兴三年(932),加同平章事。出为宣武、忠武两镇节度使。后晋天福元年(936)兵败,为契丹所获,遂事契丹,为幽州节度使,封燕王。十二年,授中京留守、大丞相。辽天禄二年(948)遭禁锢而卒。生平见《旧五代史》本传、《太平广记》卷二〇〇、《十国春秋·赵匡赞传》附。延寿幼习武略,亦以篇什为意,善状边塞景致。《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越州山阴人,字正臣。吴越主钱镠时,历授检校户部员外郎,尚镠女。至钱弘倧时,累迁威武军节度使。钱弘俶乾祐三年,程密示援闽诸军方略,获南唐将查文徽,归与元德昭同为丞相。后周世宗攻江南,征吴越兵西击南唐。出师前,程与德昭有隙,致将相不和,及与唐战,程大败。弘俶怒,夺程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0—941 【介绍】: 辽六院部人,字兀里,又字寅底哂。耶律觌烈弟。通诸部语言。天显初,辅东丹王,为东丹国中台省右次相。东丹王奔后唐,羽之镇抚国人,一切如故,迁左相。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0—967 【介绍】: 抚州临川人,后徙馀杭,本姓危,字明远。仕吴越为丞相,赐姓元。后从吴越王钱俶内附。卒谥贞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1—968 字明远,一作名远,抚州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本姓危,其父危仔倡奔杭州投吴越王钱镠,遂改姓。德昭初为吴越镇东节度巡官、钱塘县令。累授睦州军事判官,知台州新亭监。文穆王钱元瓘时,掌文翰机密事。忠逊王钱弘佐时,拜宰相。宋开宝元年(968)卒,赠太保,谥贞正。生平事迹散见《资治通鉴》卷二八七、卷二九二、《新五代史》卷六七、《十国春秋》本传。《全唐诗》存断句1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44 【介绍】: 五代时侯官人,字涣文。性正直而强记,能书,得欧、虞笔法。仕吴越。钱镠时为观察押牙。钱元瓘时,署镇海军掌书记,位至丞相。谥贞献。有《吴江应用集》。
危德昭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68 【介绍】: 五代时抚州南城人,字明远。钱镠赐姓元。为人厚重多谋,临事果断。仕吴越。起家镇东节度巡官。钱元瓘命掌文翰机密。弘倧时,官至丞相。卒谥贞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歙州人,徙临平。曹圭子。本名弘达,以避讳改。仁厚好施,食不兼味。仕吴越。初为镇东军押牙。钱镠奇其貌,以妹许之。累授台、处二州刺史。钱元瓘即位,拜丞相。卒年六十二,谥安成。(《咸淳临安志》卷六〇《十国春秋》卷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