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7,分232页显示  上一页  176  177  178  179  180  182  183  184  185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四相之二种
天命终五衰相
略说命终及趣生相
人胎生相
人生虫寓相
人死舍报相
五种死相
人命终趣生相
人生业相
大三灾坏劫相
总别二相
有漏果报四相及不净
苦相
因缘相续
出世间相
四相之二种
【佛学次第统编】
生住异灭之四相,有二种之分别:一者期四相,二者刹那生灭。
一者、一期四相 一期四相者,一期间之四相,亦名粗显四相,有有情无情二别:
一、有情一期四相 谓生、老、病、死。
二、无情一期四相 谓成、住、坏、空。
二者、刹那生灭 即刹那四相,亦名细微四相。即于一刹那中,具生住异灭之四相也。
天命终五衰相
【佛学次第统编】
诸天将欲命终,先有五种小衰相现。
一者、衣服严具,出非爱声。  四者、本性嚣驰,令滞一境。
二者、自身光明,忽然昧劣。  五者、眼本凝寂,令数瞬动。
三者、于浴浴水,滴著其身。
复有五种大衰相现。
一者、衣染埃尘。  二者、花鬘萎悴。  三者、两腋汗出。
四者、臭气入身。  五者、不乐本座。
略说命终及趣生相
【佛学次第统编】
命终及趣生之相,言之至繁,兹略出之。
一、饿鬼业尽生天相 终时不患饥渴,见饮食唯以目视,见可乐即便往趣。
二、畜生业尽生天相 临终即见光明,痴心薄少,智慧渐开,可乐即便往趣。
三、地狱业尽生天相 地狱中死已,不复更生,忽于空中,见歌舞戏笑,香风触身,即得生天。
四、天命终还生天上相 其天命终不失己身庄严之具,亦无馀天坐其本处,从下天生上天,则有可爱胜相。从上天生下天,则见园林池皆不如前。饥渴苦恼,渴仰欲得即便往生。
人胎生相
【佛学次第统编】
修行道地经说:「人生胎成之相,每七日一种相成。自初七日至第三十八个七日,体貌乃全。由此再过四日后,儿体倒悬,头向产门。其有福者,自谓吾投浴池,或堕香花之处。其无福者,自谓或堕高岩,或悬剑树,愁忧不乐。出胎之时,如山合体,受苦无量。由是迷愦,不识去来。」
人生虫寓相
【佛学次第统编】
正法念处经说:「有脑骨虫、顶上虫、发虫、耳虫、鼻虫、脂虫、食涎虫、醉味虫、六味虫、牙根虫、咽喉虫、抒气虫、续虫、肿虫、嗜睡虫等二十种虫。及有行于肝肺十种虫,行于骨髓二十种虫,行于阴处二十种虫,行于尿溺十种虫,各有令人生病生苦生欲生恼之力。」
人死舍报相
【佛学次第统编】
人既有死,死相如何?兹述人死舍报之相。人死时身心昏昧,如睡无梦,极闷绝时。明了意识,必不现起。六种转识,行相所缘,必不能知。是散有心,名生死心。此时由善恶业,下上身分,冷触渐起。验其舍煖,最后在于何部,可知升沈何趣颂云:
顶圣眼生天,  人心饿鬼腹,  旁生膝盖离,  地狱脚板出。
五种死相
【佛学次第统编】
人死时面上现五种色可辨其趣处:
一、黑色地狱相。  二、青色畜生相。  三、黄色饿鬼相。
四、常色人相。   五、鲜花色天相。
人命终趣生相
【佛学次第统编】
人命终趣生相兹略出之。
一、人死生天相 若人中死生于天上,则见䌷软白,垂而欲坠。复见园林华池,歌舞嬉笑。次闻香气乐音。眷属哭泣,以福业故,自然不闻,不复忆念,即生天上。
二、人死还生人中相 临终见大石山,欲坠其上,以手遮之,又见此山,乃如白。即升此,升已乃是赤。次第复见光明,于中见有男女会合。若男子生,自见其身与母交会,谓父妨碍。女人反此。蓦尔中阴相灭,即便入胎。
人生业相
【佛学次第统编】
人生之因,皆由于业,经中说人生业相,节摘如下:
一、为人好喜美食,杀害生命,无有慈心者,从豺狼狸猫中来。
二、为人凶恶,含毒心难解者,由蝮蛇中来。
三、为人不安详,及不能忍事者,从猕猴中来。
四、为人不净,从猪中来。
五、为人悭贪,不能廉洁,从狗中来。
六、为人刚强,狠戾自用,从羊中来。
七、为人腥臭,从鱼鳖中来。
八、为人系闭牢狱,杻械其身者,由前世为人,笼系众生,使不遂意故。
九、人见不欢喜者,由前生见人,不欢悦故。
十、人见生欢悦者,由前生见人欢喜故。
十一、为人丑黑,遮佛光明故。
十二、身生恶疮,治之难瘥者,由喜鞭打众生,不以理故。
十三、为人奴婢,由负债不偿故。
十四、为人卑贱,由不礼三宝故。
十五、为人聋盲,由不喜听受经法故。
十六、为人瘖哑,由毁谤人故。
十七、为人专愚,由不教人故。
十八、为人生无所知,由不学问故。
十九、为人丑陋,由好瞋恚故。
二十、为人短小,由轻慢人故。
二十一、为人长大,由恭敬人故。
二十二、为人洁净,无有病痛,从慈心中来。
二十三、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叹三宝中来。
二十四、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朦。人闻咨受,用为珍宝,从智
慧中来。
二十五、为人安详,言行审谛,从禅定中来。
二十六、为人修习,无有懈怠,乐为福德,从精进中来。
二十七、为人端正,颜色妙好,辉容第一,身体柔软,口气香洁,人见欢喜,从忍
辱中来。
二十八、为人长寿,无有疾病,身体强壮,从持戒中来。
二十九、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
三十、为人豪贵,从礼敬三宝中来。
大三灾坏劫相
【佛学次第统编】
大三灾坏劫之相,谓能坏初二三禅,递次增上,至三禅止。
一、坏初禅 一大劫尽,有一火灾,坏至初禅。
二、坏二禅 七火之后,又一大劫,有一水灾,坏至二禅。
三、坏三禅 七七四十九番火,则有七水,又加七火,则为六十三大劫。至第六十四劫,乃有风灾,坏至三禅。
大三灾坏劫相
┌第一大劫    至  第七大劫     ─ 火
│第八大劫                ─ 水
│第九大劫    至  第十五大劫    ─ 火
│第十六大劫               ─ 水
│第十七大劫   至  第二十三大劫   ─ 火
│第二十四大劫              ─ 水
│第二十五大劫  至  第三十一大劫   ─ 火
│第三十二大劫              ─ 水
大三灾坏劫┤第三十三大劫  至  第三十九大劫   ─ 火
│第四十大劫               ─ 水
│第四十一大劫  至  第四十七大劫   ─ 火
│第四十八大劫              ─ 水
│第四十九大劫  至  第五十五大劫   ─ 火
│第五十六大劫              ─ 水
│第五十七大劫  至  第六十三大劫   ─ 火
└第六十四大劫              ─ 风
总别二相
【佛学次第统编】
一切有为法,有总别之二相。如无常无我之相,则通于一切,谓之总相。如地有坚相,水有湿相,谓之别相。
一、就共同说
一、总别二报 有情之果报有二种:若生于人趣,彼此人类,同一受人界之果报者,曰总报。彼此之众生,如六根之好丑,寿命之长短,各自分别者,曰别报。
二、同别二业 众生为同分之业因,随之感同分之果,谓之同业。如人趣总报,乃一切人之共业所感而得者也。众生为殊别之业因,随之感各异之果,谓之别业。如各人苦乐,乃各人之别业所感而得者也。
二、就各个说
一、引满二果 引业所感之果,谓之引果。满业所感之果,谓之满果。
二、引满二业 引发各个总报之业因曰引业,成满各个别业之业因曰满业。
虽辨因果之理,须达总别之道,若但知总而不知别,因果之义亦晦矣。
有漏果报四相及不净
【佛学次第统编】
种种生灭,尽是一漏落之相,故曰有漏。而有漏分晰之,有四种相,谓有漏果报四相。即苦、空、无常、无我,有漏之果报。有三苦八苦之性,谓之苦。男女一异等诸相无实,谓之空。有漏果报中,无我之实体,谓之无我。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于下再分述之:
苦相
【佛学次第统编】
苦相者,谓内外身心二苦,此二苦成一切诸苦相,有三苦、八苦等之苦。
一、三苦 三苦者,谓苦苦、坏苦、行苦。
一、苦苦 疾病饥饿等之苦恼,生心身之苦恼,谓从彼苦缘,逼而生恼,故名苦苦。如刀杖等缘,能生内恼,说之为苦。从苦生苦,故曰苦苦。有情之心身,本来是苦,更加刀杖等之苦,故名苦苦。
二、坏苦 自己爱著者,感破坏时之苦恼,故名坏苦。即身中四大,互相侵,互相坏,曰坏苦。又乐想坏而生苦想,曰坏苦。
三、行苦 受世之无常转变之苦恼,谓之行苦。行者迁流之义,一切有为法,迁流于三世,刹那而无常住安稳,故曰行苦也。
二、八苦 八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也。
一、生苦 生者众苦依止,故苦。
二、老苦 老者能令变坏,故苦。
三、病苦 病者能逼身,故苦。
四、死苦 死者能灭诸根,故苦。
五、怨憎会苦 怨憎会者,非爱共会,故苦。
六、爱别离苦 爱别离者,可爱相违,故苦。
七、求不得苦 求不得者,希望不遂,故苦。
八、五阴盛苦 五阴盛者,众苦集聚,故苦。
【三藏法数】
菩萨修慈忍时,观察众生,皆有生死之苦,若遭其辱,不应瞋恚,当救彼苦;我若瞋恚,其苦转增,由能修忍,断诸苦恼,成无上道,是为苦相。
因缘相续
【佛学次第统编】
众生生灭因果,不出二义,所谓因缘相续是也。正因助缘,使现生起,是为因缘。因果次第,不相断绝,是为相续。
一、因缘故,世间一切非常。
二、相续故,世间一切非断。
是因缘相续,世间流转之二总相也。故曰:因缘相续,世间之果报分明。
因缘相续(四相)
┌一、苦
│二、空
有漏果报四相┤
│三、无常
└四、无我
(世间法相)
┌因缘………不常
世间法相┤
└相续………不断
出世间相
【佛学次第统编】
四圣證道,因果至深,纵费多文,难诠少分。并各差异甚远,未可统括。况欲于数条文义约之,岂有可能。惟此篇所叙,不过为便于文次,略标其义,以与前文六趣等对举,而为向下各篇分叙之引端耳。并为初习,先得其约,易涉于博故也。然而举少失多,牵强混淆,固知不免矣。
世间之义,前已略明。超出此世间者,即为出世间。超出世间而无世间一切种种之相,或对治世间一切种种之相,是为出世间相。此外尚有非世间非出世间,即世间即出世间之义。然皆出世间以上事,故可统于出世间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