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对付(對付) 拼音:duì fu
1.应付。元。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俺这里先锋前部,会支分,能对付。」《文明小史》第一七回:「他都分门别类的抄起来,等到用著的时候拿出来对付著用。」
2.差可、将就。如:「这衣服虽不大好看,但为了禦寒你就对付著穿吧!」
3.设法凑集。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既没了米,我出去对付些钱米来。」《水浒传》第三六回:「我自江湖上相识多,见的那一个不相助?盘缠自有对付处。」
4.配合、匹配。《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我家下有十万贯家财,须著个有十万房奁的亲来对付我。」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多则是天生分福,又遇著姻缘对付,成就了麟趾关雎。」
5.安排。元。薛昂夫〈山坡羊。孤山云树〉曲:「西湖也怕西施妒,天也为他巧对付。」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这须是五百年前天对付。」
6.算计、谋算。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柳隆卿胡子传把那远年近日欠下我的银子,都对付在你身上,你还我银子来。」《水浒传》第一○回:「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也作「对副」。
7.折磨。元。商道〈风入松。暮云楼阁景萧疏套。离亭宴煞〉:「塞雁哀,寒蛩絮,会把离人对付。」元。赵君祥〈新水令。枕痕一线玉生春套。甜水令〉曲:「树列愁帏,山排愁阵,几般儿对付离人。」
2.差可、将就。如:「这衣服虽不大好看,但为了禦寒你就对付著穿吧!」
3.设法凑集。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三折:「既没了米,我出去对付些钱米来。」《水浒传》第三六回:「我自江湖上相识多,见的那一个不相助?盘缠自有对付处。」
4.配合、匹配。《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我家下有十万贯家财,须著个有十万房奁的亲来对付我。」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多则是天生分福,又遇著姻缘对付,成就了麟趾关雎。」
5.安排。元。薛昂夫〈山坡羊。孤山云树〉曲:「西湖也怕西施妒,天也为他巧对付。」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这须是五百年前天对付。」
6.算计、谋算。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柳隆卿胡子传把那远年近日欠下我的银子,都对付在你身上,你还我银子来。」《水浒传》第一○回:「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也作「对副」。
7.折磨。元。商道〈风入松。暮云楼阁景萧疏套。离亭宴煞〉:「塞雁哀,寒蛩絮,会把离人对付。」元。赵君祥〈新水令。枕痕一线玉生春套。甜水令〉曲:「树列愁帏,山排愁阵,几般儿对付离人。」
《國語辭典》:狼狈(狼狽) 拼音:láng bèi
1.二种兽名。狈是一种似狼的动物,它的前二足短,后二足长;而狼则前二足长,后二足短,狼与狈常相互搭驾走路或偷袭牲畜。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六。毛篇》。比喻彼此勾结,相倚为恶。如:「狼狈为奸」。《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犹豫多疑,喻人之不决;狼狈相倚,比人之颠连。」
2.一说狈为「跋」的讹字。狼跋指老狼前进则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后退则绊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见《诗经。豳风。狼跋》。比喻情势窘迫,进退两难。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比喻身心困顿疲乏。如:「狼狈逃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不知几时可以勉强就道?」
2.一说狈为「跋」的讹字。狼跋指老狼前进则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后退则绊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见《诗经。豳风。狼跋》。比喻情势窘迫,进退两难。晋。李密〈陈情表〉:「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比喻身心困顿疲乏。如:「狼狈逃走」。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三出:「奴家自从婆婆死后,万千狼狈,谁知公公病又将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狈至此。不知几时可以勉强就道?」
《漢語大詞典》:相须(相須)
(1).亦作“ 相需 ”。互相依存;互相配合。《诗·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毛 传:“风雨相感,朋友相须。” 汉 王充 《论衡·无形》:“人禀气於天,气成而形立,形命相须,以致终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自成 善攻, 汝才 善战,两人相须若左右手。” 谢觉哉 《不惑集·冷和热》:“冷和热是相需为用的,是统一性的对立面。”
(2).相互等待。《汉书·王莽传中》:“羣公奏请募吏民人马布帛绵,又请内郡国十二买马,发帛四十五万匹,输 长安 ,前后毋相须。” 颜师古 注:“须,待也。”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宋 叶适 《张氏东园送王恭父得殿字》诗:“燕鸿不相须,进趣自求便。”
(2).相互等待。《汉书·王莽传中》:“羣公奏请募吏民人马布帛绵,又请内郡国十二买马,发帛四十五万匹,输 长安 ,前后毋相须。” 颜师古 注:“须,待也。”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宋 叶适 《张氏东园送王恭父得殿字》诗:“燕鸿不相须,进趣自求便。”
《國語辭典》:六甲 拼音:liù jiǎ
1.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故称为「六甲」。《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
2.俗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相传男女于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天配合,最易怀孕,故名。《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受幸,身怀六甲,已两月矣。」
3.一种五行方术,可据以隐遁或避除神鬼。南朝陈。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五行有驿马之言,六甲有官鬼之说。」
4.道教指供天帝驱使的阳神。道士可用符咒召请以祈驱鬼。《宋史。卷七一。律历志四》:「以育六甲,六甲,天之使,行风电,筴鬼神。」
5.星名。《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华盖杠旁六星曰六甲,可以分阴阳而配节候,故在帝旁,所以布政教而授农时也。」
2.俗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相传男女于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天配合,最易怀孕,故名。《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妾一身死不足惜,但自蒙受幸,身怀六甲,已两月矣。」
3.一种五行方术,可据以隐遁或避除神鬼。南朝陈。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五行有驿马之言,六甲有官鬼之说。」
4.道教指供天帝驱使的阳神。道士可用符咒召请以祈驱鬼。《宋史。卷七一。律历志四》:「以育六甲,六甲,天之使,行风电,筴鬼神。」
5.星名。《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华盖杠旁六星曰六甲,可以分阴阳而配节候,故在帝旁,所以布政教而授农时也。」
《漢語大詞典》:析木
(1).星次名。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寅,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尾、箕两宿。《国语·周语下》:“我 姬 氏出自天黿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汉书·律历志下》:“析木,初尾十度,立冬;中箕七度,小雪;终於斗十一度。” 晋 傅玄 《大寒赋》:“日月会於析木兮,重阴凄而增肃。”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今天子整齐乾坤,出入神圣……坐收 冀 部,旋定 幽 都,析木、天街,星宿清润。”
(2).古代 幽 燕 地域的代称。古代以析木次为 燕 的分野,属 幽州 。《晋书·天文志上》:“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 燕 之分野,属 幽州 。”《文选·木华〈海赋〉》:“东演 析木 ,西薄 青 徐 。” 李善 注:“言流至 析木 之境。”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 扶桑 衔日边, 析木 带津遥。”
(3).劈开的木头。指樵柴。 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 慈溪 之阴,双桂森森,望於东南。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
(2).古代 幽 燕 地域的代称。古代以析木次为 燕 的分野,属 幽州 。《晋书·天文志上》:“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 燕 之分野,属 幽州 。”《文选·木华〈海赋〉》:“东演 析木 ,西薄 青 徐 。” 李善 注:“言流至 析木 之境。” 唐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诗:“ 扶桑 衔日边, 析木 带津遥。”
(3).劈开的木头。指樵柴。 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 慈溪 之阴,双桂森森,望於东南。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桂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