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京兆万年人,字睿。颜师古弟。太宗贞观中,累迁谏议大夫,有诤臣风。寻转礼部侍郎。后以兄亡,哀毁而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宋寿州寿春人,字蒙亨。进士。哲宗元祐中为同州教授,累官吏部侍郎。坐事降秩,知郓州。徽宗政和六年,拜尚书右丞,次年为中书侍郎。宣和六年,除太宰兼门下侍郎。时燕山告急,恬不为虑。钦宗即位,李纲荐时中守卫京师,怒辞。罢为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御史劾其孱儒不才,落职。寻卒于镇江。全宋文·卷二九四六
白时中(?——一一二七),字蒙亨,寿春(今安徽寿县)人。绍圣中累官太学博士,除正字,迁秘书郎。进吏部侍郎,同知贡举。降知郓州,复召为刑部尚书。政和中历翰林学士、承旨,除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迁尚书右丞,加中书侍郎。重和元年,进门下侍郎。宣和六年,除特进、太宰兼门下,封崇国公,进庆国。靖康元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寻知寿春府。建炎元年卒于镇江。编有《政和新修御试贡士敕令格式》一百五十九卷、《政和新修贡士敕令格式》五十一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五一八,《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一三、职官七之二五、职官五四之一一、选举一之一三、刑法三之六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0—1577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维静,一字九一,号东沙。受业于族子张邦奇,治程朱学。嘉靖二年进士。历官福建、云南、山东、湖广、四川,所至有政绩,终官南京兵部尚书。五十三岁罢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范》、《善行录》、《救急良方》、《芝园定集》。甬上耆旧诗·卷八
先生字维静。幼时就外傅,俱以常儿畜之。从子文定公年长,顾独奇先生。先生师事之,遂成名。而先生亦年十七为人师。弟子数十曹俱年在先生上。二十举于乡,中进士。历官南曹郎。以副使督学江西。简才汰不肖甚严,关说无所入。会宫庙灾,嫉公者遂谓副使苛诸生所致。左迁备兵临清。历河南左布政使。晋都御史、巡抚四川。讨白草番平之。会中蜚语罢归。冉起抚江西,召为兵部右侍郎。时聂公豹为尚书。值杨公继盛劾相嵩十恶,内有子孙冒边功,事下兵部覆。聂公谓诸司曰,功俱实不虚,可具以覆。诸司俱曰,公今日当为万世持公论,未易覆也。聂公怫然起。先生入谓聂公曰:诸司殊藉藉,公激之,则恐事生祸,且复延缙绅。公何不说严公,使自辞军赏,则部曹可无覆,即公论亦得不废也。聂公悟,卒如公言。时谓公善处事也。大将军仇鸾怗宠焰如火,先生独持不下。及鸾死,疏讼都御史商公大节冤。上怒,下诏切责,夺二俸。先生以此名益重。居忧,会倭犯留都,召先生墨衰为南京兵部尚书。到官甫踰月,寇突至,遣将御之,不克。相嵩从中批之,遂归老。时年五十五,尚茂齿。既不为世用,乃益精思著撰,为诗古文词及他说林家,言凡数十卷。辑洪、建以来大家名文为文范,别为文苑,撰郡志,续四明风雅。既以标格自持,益好士,数宠荐后辈诸君,凡经其门,后俱为名士大夫所执。友义重死生。始为进士时,有骑马来定交者,曰王激子扬,快士也。子扬死,为刻鹤山集。丰人翁以落魄死,为刻考功集。陈后冈先生早殁,既刻其集,复为勒石墓门。家有别墅,在东皋曰茂屿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庄,时引上客共觞咏其间,即单门年少,一经品目,俱藉以扬声。至先生殁后数十年,士有郁弗无所见者,尚忾然曰:吾恨不与张大司马同时耳。盖吾乡士大夫坛墠于斯极盛,自后欲少衰矣。余尝观诸家论先生诗,当时若沈凤峰谓名家易,大家难,惟先生足当大家。皇甫百泉谓以苏、李为宗,而综括三唐,体大兼美。杨升庵谓冲淡秾粹,沈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近时若陈大樽,谓乐府意调古质,近体宛倩丽佚,如层台佚女,意带烟霞。合诸公之论,可定其诗。使先生当轴,甄陶风雅,当是李文正一流。惜乎三黜而中止也。然吾乡最称东沙先生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唯静,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历官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江西累拜兵部尚书有芝园集明诗纪事·戊签·卷七
时撤字唯静,郑人。嘉靖癸未进士,授甫兵部主事。改礼部,历员外、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历福建参政、云南按察使,山东、河南布政使,以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改江西。入为南刑部侍郎,改兵部,进尚书。有《芝圆定集》五十卷。 (《明诗选》:陈卧子曰:「司马乐府,颇有造构。近体宛倩麓逸,如层台佚女,意带云霞。」 《列朝诗集》:尚书诗,学殖富有,工力深重。乐府古诗标举兴会,时多创获。七言今体尘坌芜秽,若出两手。杨用修评其诗云:「四言以至六言,冲澹秾粹,沈郁雄壮,匠意铸词,色具体备。七言之什,自郐无讥。」用修可谓能言矣。 《甬上耆旧集》:尚书归老,时尚茂齿,精思著撰,为诗古文词及他说林、家言凡数十卷。辑洪、建以来大家名文为文范,别为文苑,撰郡志,续四明风雅,既以标格自持,益好士,龙荐后辈。凡经其门,后俱为名士大夫。所执友义重死生,始为进士时,有骑马来定交者曰王散子扬,快士也。子扬死,为刻《鹤山集》。丰人翁以落魄死,为刻《考功集》。陈后冈早殁,既刻其集,复为勒石墓门。家有别墅,在柬皋曰茂屿草堂,在西皋曰武陵壮,时引上客觞咏其间。即单门年少,一经品目,藉以扬声。吾乡士大夫坛埠,于斯极盛矣。 《静志居诗话》:芝园乐府不规摹古人,较之清南觉胜。五律颇近初唐。 田按:芝圆诗自以乐府为胜,骈文亦是当家。所作《丰考功集序》,情文俱美,视貌袭秦、汉者,不可以道里计。)维基
张时彻(1500年—1577年),字惟静,号东沙,浙江宁波府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人。明朝军事人物,学者。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浙江乡试第四十七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会试七十一名,廷试二甲六十三名进士第。授南京礼部精膳司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嘉靖十年(1531年)迁江西提学副使。调山东。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福建布政司参政,历云南按察使、山东右布政使、湖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次年任南京刑部右侍郎,调兵部右侍郎,转左。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升南京兵部尚书。曾参与抗击倭寇。归乡后寄情诗酒,与范钦、屠大山主甬上文炳,合称“东海三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5—1614 【介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修撰。历左庶子,掌翰林院事。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万历六年以吏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人称太平宰相。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卒谥文定。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有《赐闲堂集》。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瑶泉苏州人官宰相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默,吴县人。嘉靖壬戌赐进士第一,累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谥文定有赐閒堂集维基
申时行(1535年9月12日—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直隶吴县民籍,长洲县(今属苏州市)人。嘉靖四十一年状元及第,累官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卒赠太师,谥文定。申时行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其父申士章为一富商。祖父申乾将其自小过继徐姓舅家,故幼时姓徐。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联捷壬戌科会试第二十八名,廷试拔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回归本宗申姓。后受张居正提拔,曾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四维父丧丁忧三年,申时行代理内阁首辅。万历十三年(1585年),张四维居丧将要期满时病逝,申时行正式出任首辅。为政以维持局面、调和皇帝和御史等谏官之间矛盾为主要基调;虽拯救不少触怒皇帝者的性命,也因此被视为“首鼠两端”。万历十九年(1591年),于择立储问题上在明神宗和言官之间试图调和争论,被言官参劾,辞官回苏州閒居。晚号休休居士。卒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赠太师,谥文定,赐葬吴山之阳。申时行于首辅任上开创“章奏留中”及“经筵取消,改为进呈讲义”;其本意虽为拯救雒于仁并让不听大臣讲学的明神宗至少可以自己看点文字,这两个惯例的养成都多少促成了万历怠政,并彻底切断皇帝与大臣们交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