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7
词典
5
分类词汇
12
共17,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同恶相救
濡泃
《国语辞典》:
同恶相救(同恶相救)
拼音:
tóng è xiāng jiù
恶人互相救助,共同作恶。《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也作「同恶相济」。
分类:
恶人
相救
救助
共同
作恶
《漢語大詞典》:
濡泃
亦作“ 濡煦 ”。 比喻人在困境中以微力相救助。 清
蒲松龄
《
聊斋志异·菱角
》
:“媪喜,便为炊饭织屨,劬劳若母……少有疾苦,则濡煦过於所生。” 傅敷
《拟城南读书》
诗:“胞与扩无际,岂必在濡泃。”参见“ 濡沫 ”。
分類:
困境
微力
相救
救助
《漢語大詞典》:
濡沫
用唾沫来湿润。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语出
《
庄子·天运
》
:“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南朝 宋 朱广之
《谘顾道士夷夏论》
:“检其言也,彼我俱遣;寻其旨也,老释无际。俱遣则濡沫可遣,无际则不负高贵。” 唐
元稹
《酬白学士》
诗:“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頷颐。” 宋
苏轼
《和王晋卿》
:“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瀆。”
分類:
唾沫
湿润
同处
处困
困境
相互
救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