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遥控(遙控)  拼音:yáo kòng
1.在操作器和欲控制的远端系统间不受距离限制进行操控的机制。如:「红外线遥控电视机」。
2.比喻主事者不在现场,而透过电讯或代理人操控。如:「董事长虽不在国内,但每天透过电话遥控公司业务。」
《漢語大詞典》:直疏
谓直接记录。梁书·武帝纪下:“天情睿敏,下笔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
分類:直接记录
《國語辭典》:直隶(直隸)  拼音:zhí lì
1.直接隶属。《明史。卷四○。地理志一》:「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书省,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
2.河北省的旧名。参见「河北省」条。
《漢語大詞典》:傍白
戏剧艺术表演方法之一。角色背着同台其他剧中人而对观众直接说的话。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读 刘因 同志四剧本尽,取材很现实,且能有多样性,惟喜用长篇独白与傍白,似受 莫里哀 影响甚深。”
《國語辭典》:半空中  拼音:bàn kōng zhōng
空中。如:「他紧张得一颗心犹如悬在半空中一般。」
《國語辭典》:参堂(參堂)  拼音:cān táng
进谒、拜见长辈或位尊者。《儒林外史》第七回:「举人报中了进士,即刻在下处摆起公座来升座,长班参堂磕头。」也作「参场」。
《漢語大詞典》:干堂
亦称“ 参堂 ”。 宋 官员注授差遣的方式之一。京朝官若不经吏部注授差遣,而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授,谓之“干堂”。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一:“叔祖侍郎 婺 倅满秩造朝,未暇干堂,且归 嘉禾 。”
《国语辞典》:原水  拼音:yuán shuǐ
未经净水处理之水,常不能直接供为饮用。
《国语辞典》:削面(削面)  拼音:xiāo miàn
将和好的面团以锋刀削成薄片,直接入锅煮食,为坊间常见的一种小吃。也称为「刀削面」。
《國語辭典》:武器  拼音:wǔ qì
兵器。如:「现代的武器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漢語大詞典》:海冰
出现在海上的冰。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海冰与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称为“固定冰”;能随风、海流漂移的称为“浮冰”。海冰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会引起海况的变化;流冰会影响船舰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
《漢語大詞典》:没骨图(没骨圖)
谓不用墨笔勾勒,直接以彩色描绘的画。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熙 之子乃效诸 黄 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 清 赵翼 《岭南物产图》诗:“一幅没骨图,歷歷见南隩。”
《國語辭典》:远因(遠因)  拼音:yuǎn yīn
存在久远的原因,或间接的原因。相对于近因而言。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佛教法,本存远因。」
《國語辭典》:第一手  拼音:dì yī shǒu
1.最初见的或最原始的。如:「这个贪污内幕,我有第一手资料。」
2.下围棋时下的第一颗子。
《國語辭典》:直径(直徑)  拼音:zhí jìng
1.直接、快捷。汉。司马相如〈大人赋〉:「西望昆崙之轧沕荒忽兮,直径驰乎三危。」
2.连接圆周上的二点并通过圆心,或连接球面上的二点并通过球心的直线。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àn
1.泛指国际间除武力冲突外的其他一切紧张、对峙的状态。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欧洲的崩溃、西方殖民地秩序的瓦解及共产势力的扩张,乃形成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与苏俄领导的共产集团非战非和的微妙关系。双方在意识型态、政治、经济与军事等方面均有冲突,只是没发动全面性的战争,称为「冷战」。
2.比喻人与人间,除肢体、语言的冲突外,任何紧张、对峙的状态。如:「他夫妻俩已冷战了个把月,至今仍无丝毫转圜的馀地。」
《國語辭典》:冷战(冷戰)  拼音:lěng zhan
1.指国际间运用政治、经济、心理手段,取代武器的战争。为英语coldwar的意译。今也指人际间以冷默态度取代激烈争论的方式。如:「夫妻间一有争议就吵架或冷战,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2.因寒冷、惊吓或紧张而发抖。如:「寒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酒意全消了。」《歧路灯》第四五回:「这『拐带人命』四字,把王中吓了一个冷战。欲待上前去问,却又苦于无因。只得倾耳细听。」《侠义传》第八二回:「包公冷笑道:『……你可晓得本阁的规矩么?』艾虎听了,暗暗打个冷战,道:『小人不知甚么规矩。』」也作「寒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