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7
词典
1
分类词汇
7
其它
19
分类词汇
龙图
阁学
密学
虞允文
集贤殿
包龙图
北门学士
《國語辭典》:
龙图(龍圖)
拼音:
lóng tú
1.河图。相传龙马从黄河中背负而出的图。《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燧人氏没,宓牺代之,受〈龙图〉,画八卦,所谓『河出〈图〉』者也。」
2.宋代龙图阁直学士的简称。如范仲淹进龙图阁直学士,羌人呼为「龙图老子」、包拯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为官刚毅正直,后世称为「包龙图」。
分類:
龙图
河图
君权
雄图
玺印
龙图阁
包拯
学士
直学士
帝王
《國語辭典》:
河图(河圖)
拼音:
hé tú
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据其文,以画八卦,称为「河图」。见《书经。顾命》汉。孔安国。传。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我阐河图,陈洛范,秉台衡。」又因河图字呈绿色,故也称为「绿图」。
分類:
河图
儒家
来源
《漢語大詞典》:
阁学(閣學)
(1). 宋 代 显谟阁 、 徽猷阁 等阁直学士的省称。 宋
叶梦得
《
避暑录话
》
卷上:“ 龙图阁 学士旧谓之老龙,但称龙阁, 宣和 以前,直学士、直阁同为称,未之有别也。末年, 陈亨伯 为发运使……进直学士,佞之者恶其下同直阁,遂称龙学,于是例以为称。而 显謨阁 直学士、 徽猷阁 直学士欲效之,而难于称謨学、猷学,乃易为阁学。”
(2). 明 清 时对内阁大学士的称呼。 清
王士禛
《
池北偶谈·谈故三·阁学
》
:“ 明
《
殿阁词林记
》
有殿学、阁学、詹学、翰学之名。国朝阁臣大拜,祇称中堂,或称相公,而内阁学士则称阁学。”
分類:
对内
内阁
大学士
称呼
直学士
《漢語大詞典》:
密学(密學)
枢密直学士的简称。 宋
叶梦得
《
石林燕语
》
卷二:“每吏部尚书补外,除龙图阁学士,户部以下五曹,则除枢密直学士,相呼谓之密学。” 宋 文莹
《玉壶清话》
卷四:“ 戚密学 纶 初筮仕知 太和县 ,里俗险悍,喜构虚讼,公至,以术渐摩。”
分類:
枢密
直学士
《国语辞典》:
虞允文
拼音:
yú yǔn wén
人名。(西元1110~1174)字彬父,宋仁寿人。累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金人入寇,虞允文督师江淮,有采石之捷,孝宗时拜相,封雍国公。卒谥忠肃。尝注《
唐书
》、《
五代史
》,著有《
春秋讲义
》及《奏议》、《诗文集》等。
分类:
人名
仁寿
累官
官中
中书舍人
直学士
公元
《國語辭典》:
集贤殿(集賢殿)
拼音:
jí xián diàn
唐代设立的文学三馆之一,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等事的官署。原名「集仙殿」,至唐玄宗开元中改称为「集贤殿」。以五品以上为学士,宰相知院事。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旧唐书。卷一○六。列传。李林甫》:「即日林甫代九龄为中书、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分類:
集贤殿
宫殿
殿名
书院
开元
中置
学士
直学士
《國語辭典》:
包龙图(包龍圖)
拼音:
bāo lóng tú
包拯的别称。参见「包拯」条。
分類:
包拯
办事
公正
龙图阁
人
直学士
《國語辭典》:
包公
拼音:
bāo gōng
包拯的别称。参见「包拯」条。
分類:
包拯
合肥
安徽
被
《國語辭典》:
北门学士(北門學士)
拼音:
běi mén xué shì
唐自高宗乾封以后,召文士起草文词,参与朝政,以分宰相之权。由于常在北门等候召见,当时人便称为「北门学士」。《旧唐书。卷八七。列传。刘祎之》:「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宋。
陆游
〈
寄题徐载叔秀才东庄
〉诗:「南台中丞扫榻见,北门学士倒屣迎。」
分類:
高宗
弘文馆
直学士
著作郎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