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84,分93页显示 上一页 87 88 89 90 91 93 下一页
释了义(别称 佛慧圆明正觉普度禅师、天目断崖 号 断崖 杨 )
李孟璿( 璿、均 号 南庄、天目 )
徐中行(字 子舆、子与 号 龙湾、天目山人 )
区大相(字 用儒、用孺 号 海目 )
高金体(号 两目 )
沈自炳(字 君晦 号 眉目 )
僧如晓(字 萍踪 别称 天目寓僧 )
沈兆昌(字 闻大 号 天目 )
李目(字 腹公 号 目千 )
释超志(字 天目 李 )
释今全(字 目无 许 )
王翚(世称 石谷子 字 石谷 号 臞樵、耕烟、乌目山人、清晖老人、耕烟散人、剑门樵客 )
顾大信(字 成之、天目 号 佚老人 )
释上睿(字 目存、浔浚 号 蒲室子 )
其它辞典(续上)
释文礼(号 灭翁、天目、天目野樵 阮 )释了义(别称 佛慧圆明正觉普度禅师、天目断崖 号 断崖 杨 )
李孟璿( 璿、均 号 南庄、天目 )
徐中行(字 子舆、子与 号 龙湾、天目山人 )
区大相(字 用儒、用孺 号 海目 )
高金体(号 两目 )
沈自炳(字 君晦 号 眉目 )
僧如晓(字 萍踪 别称 天目寓僧 )
沈兆昌(字 闻大 号 天目 )
李目(字 腹公 号 目千 )
释超志(字 天目 李 )
释今全(字 目无 许 )
王翚(世称 石谷子 字 石谷 号 臞樵、耕烟、乌目山人、清晖老人、耕烟散人、剑门樵客 )
顾大信(字 成之、天目 号 佚老人 )
释上睿(字 目存、浔浚 号 蒲室子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全宋文·卷六八七九
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字灭翁,俗姓阮氏,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家于天目山麓,因别号天目野樵。年十六,依邑之真相寺智目得度,历参名师。至蒋山,浙翁琰禅师留之分座。嘉定五年出世,住临安慧云寺,迁温州能仁寺,又主临安净慈、福泉、明州天童诸刹。淳祐七年卒,年八十四。见《新续高僧传》卷一四、《释氏疑年录》卷九。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
天目禅师文礼者。字灭翁。生阮氏。为临安籍也。得度于真相寺智月沙门。得道于荐福松源岳禅师。出世于郡之广寿。次则雁山能仁。复诏居南屏净慈。终于天童者。盖赴暮年之诏也。四会谈禅。两赴明诏。于其西丘福泉。乃退閒之所也。礼居雁山时。南国衣冠君子多从之游。礼杖拂萧然。清风迫人。松下云间。泉声石色。无尊卑目遇而已。然卒不乐。乃退居梁渚西丘。自述曰。我自南山退席回。懒将藤杖接方来。有时拄到晴坡上。简点梅花几树开。方是时。晦庵居士朱熹者。以道学开馆台南订。有司挽礼。再居能仁。不起。乃作偈。简雁山耆宿曰。我抛一语堕龙湫。逗石穿云几度秋。白发讵那看不透。月寒高挂冷猿愁。礼既休閒于梁渚。道俗相寻不绝。礼多兀坐绳床。熟视摇手而已。或格外相惬。礼自理瓶铛。谈笑连朝夕不厌也。节斋赵公慕礼高行。微服过访。坐语竟日。节斋去。礼竟不问其姓名。适净慈席虚。节斋起礼补之。不赴。节斋乃言于上。上强命之入院。礼曰。九重命下。四海同钦。山岳欢呼。禽鱼起舞。且物外道人因甚也被转。却顺是菩提。四众称善。未久又杖策宵遁。退居福泉。上惜之。复敕天童居礼。礼居天童。常以南山筀笋东海乌鲫话验。方来拟对。礼辄督牙三下。识者惊焉。一时及其门者。非智过于师。不易放行。故自书曰。无韶阳来扣门。终不拶人脚折。有德山至诘问。方才吹灭纸烛。堪嗟狐媚妄。相嗣续宁教。草满法堂。苔封古屋。杨岐不得保宁白云晦堂。若非死心灵源。其馀碌碌。难为接足。礼住天童。不久又弃。归西丘旧隐。然方宾益胜。朱晦庵尝诣礼。礼以格外潇洒示之。晦庵则彬彬然有容。整冠进问。母不敬。礼蓦起叉手。晦庵退语人曰。碧落碑果无赝本也。杨慈湖亦问不欺之力。礼答曰。要明兔象全提句。看取升阶正笏时。礼四历住持。仅八九载。而退居之日。多其风调高古。见者神肃。然叙及法道体势。则慷慨太息。或继以涕。故嗣其志者。皆著大名于当时。淳祐十年冬月。忽晨起。谓众曰。谁与我造个无缝塔。侍者曰。请师塔样。礼微笑曰。尽力画不出。即蜕去。年八十有四矣。阇维。顶骨牙齿不坏。舍利如灿珠。附天童应庵祖塔之左而閟焉。 赞曰。余覈公道行。垂手三十馀龄。四迁五退。如白云影内神仙。可仰而未可攀也。再味其说法。若志公之容谩。许僧繇描摹。当时君子以公之名齐于妙喜应庵。诚不谬矣。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文礼,字灭翁,姓阮氏,临安人也。家于天目山麓,因别号“天目”。生性聪慧,别具灵颖,家世田作。尝在髫年,从母出桑,携篮相随,母戏之曰:“提筐者谁?”忽焉有省,始怀出尘之想。年十六,依邑之真相寺智月得度,参净慈混源不契。谒佛照光于育王,问风动幡动,应对机敏,喜其俊迈,使掌书记。久之,还浙西听一心三观之旨,于上天竺时,拟议之间,顿忘知解,往参遂印可。寻复辞去,礼祖塔于江淮,间因至蒋山,浙翁琰留之分座。嘉定五年,张约斋居士镃请开法于临安慧云,既而迁温之能仁,未几,辞归西丘。时节斋赵公慕礼高行,微服过西丘,礼亦不问姓氏,与语终日而去,明日奏请礼住持净慈。复移居福泉,迁住天童。礼素崇古谊,高絜简俭,不苟笑言,其说法则风雅流丽,读之非解人亦复神动。尝诵《楞严经》“诸可还者 ,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句下,忽作偈曰:“不汝还者复是谁?残红流在钓鱼矶。日斜风定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冬至,上堂云:“黄钟才起时,九数从头数。相将幽谷莺啼,次第雕梁燕语。田父祭勾芒,丛祠敲社鼓。农父狎牛郎,村姑教蚕妇。光阴老尽世间人,冬至寒食一百五。”其他妙语类如此,尤邃于《易》。乾淳诸儒,大阐道学,礼与之游。晦翁朱子问毋不敬,礼叉手示之。杨慈湖问:“不欺之力?”答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几人知。要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阶正笏时。”礼领刹五,前后八九载,馀多逍遥于梁渚西上,而群衲聚扣,与住院无异。将入寂,谓侍者曰:“谁与我造无缝塔。”或请其式,曰:“尽力画不出。”乃怡然脱去,世寿八十有四,阇维收舍利无算,袝于应庵华塔之左,尤煜序其语录,嗣法弟子横川珙、石林巩。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了义。德清人。俗姓杨。母张氏。宋景定癸亥举师。六岁始能言。从其母诵法华经。人世事懵无所知。姿貌凝然。志若有所待。年十七。有僧遇之。举高峰上堂语。师矍然起立。谓僧曰。能引我往见之乎。母具装遣之。行见高峰于天目狮子岩之死关。以童子给侍左右。乃令提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因名之曰从一。他日室中。举牛过窗棂话。师儗开口。峰随痛棒之。不觉堕于崖下。同学明通。扪萝接磴以救之。则已出半山无所苦也。谓通曰。我机缘不在此。往江西见钦公去也。通曰汝负老汉棒矣。即与还山之西禅庵。自誓曰。我七日不證则决去。端直坚壁。忘废寝食。夜则攀树。露立达旦。未及所期。豁然大悟。驰至死关。呼曰。老和尚。今日谩我不得。呈颂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踪。自此不疑诸佛祖。更无南北与西东。明日峰上堂云。我漫天网子。打凤罗龙。不曾遇得一虾蟹。今日有蟭螟虫撞入。三十年后。向孤峰绝顶。扬声大叫去在。自此呵励同学。言不少逊。乃曰。尽大地有一人发真归源。我皆知之。峰叹其俊快。久参者愧焉。几有命如悬丝之虑。遂归德清。其母为卖簪珥。同入武康上柏山。结茅以居。人见其混俗。罔测其意。峰召之还山。峰曰。大有人道。你[掐-臼+也]泥带水。师曰。两眼对两眼。峰为落发受具。改名了义。元贞乙未。高峰示寂。师亦韬晦。或游禅林居下板。孤峭严峻。不假借人辞色。或嬉笑怒骂。粗言秽语。人所不堪。或不因劝请。随机开导。声如奔雷。自是王公贵人争相迎。奉布施充斥。视之漠如。以泰定三年。归坐祖山。学士大集。示众曰。除却语默动静道。将一句来。又曰。一息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答者皆不契。观师就席之意。勉徇众望。多非得已也。至顺中。仁宗闻师道行。诏命宣政院。使赍香入山宣问。敕有司加护。元统二年。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禅师。玺书未至山而师化矣。前一日召众云。汝等克念先宗。弘扬大法。念报佛恩。勿生懈怠。旦起众。闻空中雷声隐隐。师已跏趺就逝。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九。藏全身于狮子岩之后。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九
断崖了义禅师者。湖州德清汤氏子也。六岁始言。言即入理。常随其母。诵法华经。因牵母衣而问曰。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土。靡不周遍。母曾见么。母答曰。佛放瑞光。如优昙花。时一遇耳。又问曰。因甚又道。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母良久。抚其顶而叹曰。儿有慧根乎。更宜广见高明休自屈。年十七。闻举高峰妙公警策语。乃勃起曰。此大善知识也。我往从之。其母甚喜。竟造狮子岩。谒妙公。公爱其挺特。俾提一归何处话。且授名曰从一。妙公每呼从一。一每应诺。公曰。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一罔措。自是一归何处。与牛过窗棂话。结成一片。如碍铁围。或间求示。非拳则棒一。又疑拳棒与本参。岂相干耶。偶过钵盂塘。见松梢雪坠有省。即举似公曰。不问南北与西东。大地山河一片雪。声未已。又被痛棒打。退不觉陨身崖下。同学扪萝救之。一乃誓限七日。昼则桩立。夜则攀树。临崖露立达旦。未及期。大彻扣关。大呼曰。今日瞒我不得也。公曰。作么。曰。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照便无踪。自此不疑诸佛祖。更无南北与西东。妙公乃上堂曰。我布漫天大网。打凤罗龙不曾。遇得一虾一蟹。今日有个蟭螟。虫撞入三十年。后向孤峰顶。扬声大叫。且道。叫个甚么。举拂子云。大地山河一片雪。一便夺拂子云。尽大地有一人发真归源。我悉知之。公便下座。于是举扬料拣。词不少逊。而从一行者之名大显。辞归。德清结茆武康。居以事母。名缁乐访之。又五载还天日。妙公曰。大有人道。你拖泥带水在。对曰。两眼对两眼。妙公。乃为薙落。更从一。名了义。自号断崖。遂单瓢只杖。渡淮杨。历齐鲁。访燕赵。登五台。随所至处。辨论风生。海内丛席为之大震。中峰本公。状其生平曰。撞漫天网。解狮子铃。情亡义断。石裂崖崩。夺庞老金珠。高挥大抹。将阿爷门户。竖柱横撑。这边那边。了无羁绊。问禅问道。不近人情。大地山河一片雪。话头流落至今行。名刹争起之。不顾。逮本雍二禅师相继化去。义始住天目正宗寺。年已七十。道风益峻。众未尝登百辈半受诸方付嘱者。就正请益。不敢生。忽尝示众曰。若要超凡入圣。永脱尘劳。直须去皮换骨。绝后再苏如寒灰。发焰枯木重荣。岂可作容易想。我在老和尚处。多年每被大棒打。彻骨髓不曾。有一念远离心。直至今日。才触著痛处。不觉泪流。岂是你欢喜踊跃。咬著些子苦味。便乃掉头不顾。殊不知苦味。能除百病。大凡功夫若到。省力时。如顺水流舟。只要梢公牢牢把柁。才有丝毫异念。生管取丧身失命。若到纯一处。不可起一念精进心。不可起一念懈怠心。不可起一念求悟心。不可起一念得失心。才有念生。即被一切邪魔入你心腑。使你颠狂。胡说乱道。永作魔家眷属。佛也难救你。戒之戒之。元统元年除夕。告众曰。有一件事。天来大还。委悉么良久云。明日。是元朝越六日。指法云塔西空地曰。更好立个无缝塔。归与禅者谈笑自若。乃曰。老僧明日天台去也。侍者曰。某甲相随得么。曰。骑马趁不及。次日跏趺而逝。世寿七十二。坐夏四十九。奉遗命。塔于所指之处。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度大师。义初会葬中峰时。笑谓众曰。过后十二年。更为老僧。一会及入灭时。正符其谶。 赞曰。棒头觅落处。何如捞月水中。喝下越端倪。却似分胶膝里。师初扣关。见高峰孤硬。有上山推毂之难。自后立地知此道。平常有顺水放舟之快。想其为人烈丈夫也。故其问道出家之迹。颇与卢行者相若说法。写自心曲。以真实诲人。至今传其语。为禅关策要。宜矣。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八
孟璿名璿,以字行,号南庄,一号天目,居海盐之吕冢。永乐初,以经明行修被荐,历嘉兴汝宁训导。著有南庄集。弟仲玑、季衡,皆有文行。时海昌二苏、秀州李孟昭,每过孟璿兄弟酬和,辄淹旬朔,好事者多慕之。李于鳞诗选不轻进作者,独取其云深一诗,亦可占其大略矣。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名均,以字行,海盐人。用荐官府学训导有南庄集明诗纪事·乙签·卷七
孟璿名均,以字行,海盐人。以荐历嘉兴、汝宁训导。有《南庄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7—1578 【介绍】: 明浙江长兴人,字子舆,号龙湾,因读书天目山下,称天目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江西左布政使。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称后七子。性好客,卒于官,人多哀之。有《青萝集》、《天目山人集》。沧海遗珠
徐中行(1517-1578)字子与,号龙湾,浙江长兴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江西左布政使。嘉靖四十四年曾任三个月长芦都转运盐使司分司判官。著有《天目山堂集》二十卷,《青萝馆集》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与,长兴人。嘉靖庚戌进士,除刑部主事历官江西左右布政使有青萝馆集维基
徐中行(1517年9月5日—1578年11月11日),字子与,号龙湾、天目山人。浙江长兴县人。明朝文学家、政治人物。后七子之一。“美姿容,善饮酒”。嘉靖十九年(1540年)庚子科浙江乡试第三十名,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登二甲进士。初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历升员外郎、贵州司郎中,出为福建汀州知府。曾与徐甫宰防禦广东贼萧五来犯。奔父丧,服除,补汝宁府。后谪长芦盐运使司判官,三月后迁江西瑞州府同知,丁母忧归。起升山东佥事,未任,隆庆二年(1568年)服除,补湖广佥事,管武昌道,掩捕湖盗柯彩凤,得其积蓄,救活数万饥民。隆庆四年(1570年)八月升云南左参议,六年十一月升福建福宁兵备副使,万历二年六月升本省右参政,三年十月升按察使,五年正月升江西右布政使。万历六年(1578年)八月进左布政使,卒于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全粤诗·卷四五六
区大相(? — 一六一四),字用孺,号海目。高明人。区益长子。明神宗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同修国史,经筵展书。历官赞善、中允,掌制诰,居词垣十五载。自给谏调南太仆寺丞,二年后病归,里居八年而卒。为诗力袪浮靡,还之风雅,岭南诗人皆翕然宗之。奉命历齐晋吴越嵩洛衡湘,土风遗迹,咸著篇咏。有《区太史诗集》、《前后使集》、《图南集》、《濠上集》等。清史树骏修康熙十二年刊《肇庆府志》卷二〇、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七有传。维基
区大相(1549年—1616年),字用孺,号海目,广东高明县人。明朝翰林、诗人,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万历元年(1573年)与兄区大枢同举癸酉科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与弟区大伦同中己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历官詹事府赞善、中允,居词垣十五年。万历乙巳年(1605),调任南京太仆寺丞,致仕归。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病卒
人物简介
维基
高金体,号两目,浙江杭州府临安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授安溪令,调侯官,除金蚕蛊、断肠草,杜数百年流祸。累迁彰德府知府,祷雨,人呼太守雨;驱蝗,人呼驱蝗太守。至处赵藩焰珰案,山屹不可摇,因母老,乞假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君晦。博学工文词,在复社号为眉目。福王立,以恩贡授中书舍人,参扬州史可法幕。归与吴易起兵抗清,屯于长白荡,出没旁近诸县。及败,与弟沈自駉均投水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浙江萧山人,字萍踪。幼不知书,年二十余逃罪临安山中为僧。栖古庙十余年。尝于深山明月之夜,见竹影在地,豁然若悟,折枝画炉灰,遂善书画。崇祯间结茅居于乌石峰侧,名曰岩艇。列朝诗集
字萍踪,萧山人,善画竹,喜天目山高秀,孤栖三年,自称天目寓僧,入天台,泛剡溪,挂瓢湖南,有《萍草诗》,亦皆早殁。「夕阳移古岸,渔笛弄秋声」。槜李诗系·卷三十三
如晓,字萍踪,萧山人。栖隐天台石梁下。晚居湖上,往来嘉禾。善画竹。有《萍踪道人岩艇草》。
人物简介
维基
沈兆昌,字闻大,号天目,浙江杭州府海宁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九年(1636年)丙子科浙江乡试二十一名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吏部观政,授福建漳浦县知县,时黄道周予杖归里,讲学于乡,雅重兆昌。郑芝龙拥重兵驻海上,十分跋扈,诸位大员皆惧伏。芝龙派裨将至漳州徵饷,骑马直入,气焰嚣张,道周骂道:「若一叛帅帐下儿,目不识沈令君天下男子耶?」掷其檄弗顾。芝龙怒,立嗾闽督劾兆昌去。入清,朝廷以大理寺评事徵召,不起,筑“老圃堂”,隐居终身。
人物简介
维基
李目,字腹公,号目千,河南商丘人。清初翰林。李目于顺治四年(1647年)中式丁亥科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侍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超志,字天目,姓李氏,青浦人也。父文所,母许氏。夙怀道念,秉性祥柔,及生超志,异香满室,邻里庆之。方在髫年,夜梦祖墓幻成栖阁,离离辉映,有老人指曰:“中紫金上座者,尔祖也。”自此,知有仙佛境想。又夏夜乘凉,露坐,忽见天裂,中如浮舟,霞光灿烂,闪烁夺目,惊为异瑞。明崇祯甲申,天下改革,海内多故,喟然曰:“吾无济世才,青紫非吾愿。”乃别其亲,飘然作水云游。戊子,从亮融剃度,冬于栖真林野受具足戒,时年二十三。己丑,参罗汉自閒,一见相契,充为侍司。庚寅,执巾瓶,随至崇明慈济寺,寻登堂集众,付以大法,嗣住天台崇法寺。甲午夏,访雁荡玉甑名胜,遂抵永嘉,礼无相师塔,谒密印法幢,过仙岩,徘徊林麓,若不能去。久之,挂笠渔潭天王寺。万兵宪代尚读其语录,称叹不已,因赠以诗,诗云:“花香鸟语小窗南,灌顶醍醐我自酣。长怪东南两天目,精灵幻出老瞿昙。”遂与尚总镇好仁、潭瑞令希闵、李中丞光春合词请住仙岩,时荒垣坏壁,草没人胫,仅左屋数椽,乃提楖栗一枝入山选胜。戊戌浴佛日,有以腥酒乱清规者,超志诫之弗听,突有虎从丛薄中跃出,众始惊溃。志以禅律兼化,乌藤白拂,玉律金科,随机接引而道风四鬯,灵应响臻。三十年来,佛卢禅肆,复阁纡寮,辉生林壑,晨钟暮鼓,轨则青严,与东南诸名蓝相伯仲矣。寺后偪岩嵌石,状若龙虎森列,乃凿壁剜山,入地数级,甃砌其下以为静室,寂后其弟子奉灵骨藏焉,王锡琯为之铭。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全,字目无。番禺人。俗姓许。明桂王永历七年(一六五三)脱白受具,继无方应公为监院。事见《海云禅藻集》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2—1717或1720 【介绍】: 清江南常熟人,字石谷,号臞樵、耕烟、乌目山人、清晖老人。清山水画家“四王”之一,早年得王鉴、王时敏推许指授,博览大江南北收藏家名画。论画主张“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曾为康熙帝画《南巡图》。画派为一代所宗,世比之王士禛之诗,作品传世颇多。词学图录
王翚(1632-1717) 字石谷,号臞樵、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画有家学,初拜张珂为师,专摹元代黄公望山水。后转师王鉴,画艺大进。经王鉴推荐,又师王时敏。康熙三十年(1691年)奉诏入京,主持绘制《康熙南巡图》,三年后完成,荣归故里,以画终生。弟子众多,形成"虞山派"。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合称为"清初六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苏兴化人,字成之,一字天目,晚号佚老人。诸生。善鉴别古器物。嗜茶,喜诗书。七十六岁尚能作蝇头小行楷。有《茗炉随笔》、《梦萱堂稿》、《白门社刻》、《梅菊新编》、《蛬响》、《茶约》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吴县人,字目存,号蒲室子。工画山水,布局深稳,尝从王石谷游都门,得其指授。亦善画花卉人物,俱师法古人。诗亦工秀。有《馀习吟》。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上睿,字浔浚,号目存,又号蒲室子,吴县人。少脱白瑞光寺,后居东禅寺。清诗别裁集
字目存,江南吴县人。○目存工画,山水花卉人物俱师法古人,南宗北宗兼善。当路荐入京师,旋以疾告归,方外中淡于荣利者。无诗稿,兹从画卷中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