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柄靶
喻根据和目标。朱子语类卷十五:“ 孟子 论四端,便各自有箇柄靶,仁义礼智皆有头绪可寻。”
分類:目标
《漢語大詞典》:鸿致(鴻致)
宏大目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释氏不復根其众归之鸿致,陈其细趣以辨其非,非所安也。”
分類:宏大目标
《國語辭典》:靶子  拼音:bǎ zi
射击的目标。如:「他一箭便射中靶子。」
《漢語大詞典》:给定
预先规定作为标准或目标。例如:给定条件。
《漢語大詞典》:赴质(赴質)
(1).奔赴目标。质,箭靶,引申指目标。 汉 王粲 《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騖,驰骇浪而赴质。”
(2).前往对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田七郎:“俄闻御史家讼其叔姪,遂偕叔赴质。” 清 恽敬 《书获刘之协事》:“教匪大头目 安徽 太和 刘之协 以讼事赴质 河南 扶沟 。”
《國語辭典》:打靶  拼音:dǎ bǎ
设定标的,进行枪炮实弹射击练习。如:「演习打靶,是部队训练的重要课目。」
《漢語大詞典》:端箭
谓发箭瞄准时,以一目凝视目标。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修文学士 马吉甫 眇一目,﹝目﹞为端箭师。” 元 马祖常 有《题〈明皇端箭图〉》诗。
《國語辭典》:瞄准(瞄準)  拼音:miáo zhǔn
用眼睛注视目标,使发射、投射的动作准确。
《漢語大詞典》:论碍(論硋)
犹言众矢之的,众人议论的目标。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寝病幽栖,无援朝列,身孤节卑,易成论硋。” 钱振伦 注引玉篇:“硋,止石。”
《國語辭典》:排炮  拼音:pái pào
1.向同一目标一起发射的炮称为「排炮」。
2.造路工程中,连接许多炮眼同时进行爆破的工作。
《國語辭典》:有效射程  拼音:yǒu xiào shè chéng
武器能准确命中目标的距离。
《漢語大詞典》:鱼雷艇(魚雷艇)
对敌实施鱼雷攻击的快艇。能迅速灵活地逼近敌方舰船或其他目标,发射鱼雷。 徐珂 《清稗类钞·舟车·鱼雷艇》:“鱼雷艇者,驶行轻疾之小艇,以薄钢板製之,中装鱼雷发射管,专於暗夜雨雪中或战鬭时礮烟之下,驶近敌舰,发射鱼雷以轰沉之。”
《國語辭典》:原点(原點)  拼音:yuán diǎn
解析几何学上,坐标系的中心,即所有坐标轴的交点。
《漢語大詞典》:预警机
用于搜索和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的军用飞机。机顶上撑着一顶蘑菇状的雷达天线,舱内装有先进的电子设备,相当于将地面雷达站搬到机上,载至高空,以克服地面雷达站难以截获和监视低空入侵目标的缺陷,并扩大监视范围。
《國語辭典》:有的放矢  拼音:yǒu dì fàng shǐ
瞄准箭靶的中心射箭。比喻能对准目标做事。如:「你必须先做市场调查,再促销你的新产品,有的放矢,便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