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39
典故
9
词典
205
其它
25
共239,分1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饮盟
正义者同盟
证盟师
执盟
唐蕃会盟碑
斯巴达克同盟
松柏寒盟
同盟军
衣裳盟会
普奥同盟
盟旗制度
神圣同盟
歃血而盟
歃血为盟
侯马盟书
《漢語大詞典》:
饮盟(飲盟)
饮酒盟誓。
《
汉书·匈奴传上
》
:“ 卫律 等与 顓渠閼氏 谋,匿单于死,诈撟单于令,与贵人饮盟,更立子左谷蠡王为 壶衍鞮单于 。”
分類:
饮酒
盟誓
《漢語大詞典》:
正义者同盟
1836年由德国流亡者同盟中分裂出来的左翼激进分子在巴黎成立的秘密革命组织。领导人有魏特林等。1839年在巴黎参加了布朗基领导的四季社发动的起义。失败后,许多领导人被捕和被驱逐。1840年在伦敦恢复组织,并发展成国际性工人组织。后在马克思、恩格斯帮助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1847年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分類:
德国
流亡
亡者
同盟
中分
分裂
左翼
激进
巴黎
成立
秘密
革命
组织
《漢語大詞典》:
证盟师(證盟師)
证人。 元
无名氏
《抱妆盒》
第三折:“今日箇,指,指,指,道 陈琳 便是箇证盟师。”参见“ 证明师 ”。
分類:
证人
《漢語大詞典》:
证明师(證明師)
证人。 元
无名氏
《百花亭》
第四折:“这的是证明师,决撒了也春风骄马 王陵 儿,可不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则索退而自省其私。”
分類:
证人
《漢語大詞典》:
执盟(執盟)
谓充当盟主;领导。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杨慎》
:“前后七子执盟骚坛,海内附和,翕翕成风。”参见“ 执牛耳 ”。
分類:
充当
盟主
领导
《國語辭典》:
执牛耳(執牛耳)
拼音:
zhí niú ěr
古代诸侯割牛耳歃血为盟,由主盟者执珠盘盛牛耳,故称盟主为「执牛耳」。《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晋。杜预。注:「执牛耳,尸盟者。」后泛指人在某方面居领导地位。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出:「论文采,天仙吏,谪人间。好教执牛耳,主骚坛。」
分類:
主持
盟会
人
诸侯
领导
地位
会盟
《漢語大詞典》:
唐蕃会盟碑(唐蕃會盟碑)
碑名。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和盟碑”。 唐 长庆 三年(公元823年) 吐蕃 赞普 可黎可足 为纪念 唐 蕃 会盟所建。在今 西藏 拉萨市 大昭寺 前。碑上以 藏 汉 两种文字铭刻盟文及 唐 蕃 参加会盟人员的职衔、姓名。
分類:
长庆
会盟
三年
《漢語大詞典》:
斯巴达克同盟
德国左派社会民主党人的革命组织。原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斯巴达克派”,以古罗马奴隶起义首领斯巴达克的名字命名。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后,正式建立这一同盟,领导人有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反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叛卖行为,提出“一切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12月底改组为德国共产党。
分類:
德国
左派
社会
民主
主党
党人
革命
组织
《漢語大詞典》:
松柏寒盟
比喻患难之交。 清
李渔
《怜香伴·斋访》
:“虽则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
《漢語大詞典》:
同盟军(同盟軍)
原指结成同盟的军队,后泛指为共同目标斗争的友军或友好力量。 毛泽东
《将革命进行到底》
:“ 中国 人民的革命事业需要有主力军,也需要有同盟军,没有同盟军的军队是打不胜敌人的。” 毛泽东
《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
:“农民是无产阶级最主要的同盟军。”
分類:
同盟
军队
共同
目标
斗争
友军
友好
力量
《漢語大詞典》:
衣裳盟会(衣裳盟會)
同“ 衣裳之会 ”。 南朝 梁
江淹
《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
:“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慙德斯礼也。”
《国语辞典》:
普奥同盟(普奥同盟)
拼音:
pǔ ào tóng méng
西元一八七一年普奥所签立的秘密军事同盟。为普法战争后,普惧法复仇,所采行的一种外交措施。
分类:
秘密
军事
事同
同盟
公元
《国语辞典》:
盟旗制度
拼音:
méng qí zhì dù
大陆边疆地区的特殊政治制度。仿照满洲八旗制度,在蒙古人的居地,以旗不同颜色(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作为部勒部众的兵制,逐渐成为寓户籍于军籍的政制。
分类:
大陆
边疆
地区
特殊
政治
治制
制度
仿照
《国语辞典》:
神圣同盟(神圣同盟)
拼音:
shén shèng tóng méng
西元一八一五年拿破崙战败后,俄、普、奥三国君主所缔结的盟约,意在镇压当时欧洲各国人民的革命势力。
分类:
拿破崙
战败
国君
缔结
盟约
帝王
公元
《国语辞典》:
歃血而盟
拼音:
shà xuè ér méng
古代盟誓时,用牲血涂在嘴边,表示诚信不渝。《旧唐书。卷六○。宗室传。淮安王神通传》:「诸将与之歃血而盟,赤辞信之。」也作「歃血为盟」。
分类:
盟誓
诚信
不渝
《国语辞典》:
歃血为盟(歃血为盟)
拼音:
shà xuè wéi méng
古代盟誓时,用牲血涂在嘴边,表示诚信不渝。唐。苏安恒〈请复位皇太子第二疏〉:「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幽州刺史乌桓触,聚幽州众官,歃血为盟,共议背袁向曹之事。」也作「歃血而盟」。
分类:
歃血为盟
盟誓
诚信
不渝
《国语辞典》:
侯马盟书(侯马盟书)
拼音:
hóu mǎ méng shū
在山西侯马出土的盟誓书。据考订,制作时间约当周敬王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间。盟词用毛笔写在玉石上,大部分为朱书,少数用墨书。结体方扁,用笔生动老练;起笔多取侧势,笔处多尖笔出锋,变化多端。
分类:
出土
盟誓
考订
时间
年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