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国际联盟(國際聯盟)  拼音:guó jì lián méng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总统威尔逊等倡议,于西元一九二○年成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目的在促进国际合作,维持世界和平。一九四六年该组织解散,由联合国承继其任务。简称为「国联」。
《漢語大詞典》:关税同盟
通过缔结协定,成员国间货物流通免除或基本免除关税的国家集团。有完全的关税同盟和不完全的关税同盟两种,前者订有共同税则、将关税国境合而为一,后者没有订立对外共同税则、只是互相免征关税。
《國語辭典》:海誓山盟  拼音:hǎi shì shān méng
强调誓盟的坚久不变。参见「山盟海誓」条。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想则想于咱不志诚,空说下碜磕磕海誓山盟。」
《漢語大詞典》:海上之盟
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宋朝于1118年和1120年两次遣使渡海赴金,约定:双方联合攻辽,灭辽后,宋收回后晋以后割弃给辽的燕、云诸府州,并将每年给辽的岁币给金国。
《漢語大詞典》:海约山盟(海約山盟)
见“ 海誓山盟 ”。
《國語辭典》:海誓山盟  拼音:hǎi shì shān méng
强调誓盟的坚久不变。参见「山盟海誓」条。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二折:「想则想于咱不志诚,空说下碜磕磕海誓山盟。」
《高级汉语词典》:不结盟国家  拼音:bù jié méng guó jiā
指执行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政策,参加不结盟会议的国家
《国语辞典》: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  拼音:bù jié méng yùn dòng
冷战时期成立的松散国际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埃及、南斯拉夫等新兴国家领袖提出不结盟主义,对外采行中立主义,拒绝加入西方集团与共产集团,其目的是为增加第三世界与西方、共产两集团抗衡的力量,于西元一九六一年九月召开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高峰会。冷战结束后,不结盟运动虽已失去原有目标,但仍持续运作;西元二○一二年时举行第十六次不结盟运动高峰会时,有一百二十国代表团参与。
《漢語大詞典》:兵盟
军事结盟。 郑观应 《盛世危言·交涉》:“其公使俱称全权,可以专制交涉兵盟之政。”
分類:军事结盟
《國語辭典》:澶渊之盟(澶淵之盟)  拼音:chán yuān zhī méng
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1004年),契丹人所建之辽国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汴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宋战胜辽国,并于澶渊定盟和解。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
《漢語大詞典》:钗盒盟(釵盒盟)
传说中 唐明皇 与 杨贵妃 定情之盟约。见 唐 陈鸿 《长恨歌传》
《漢語大詞典》:百岁之盟(百歲之盟)
同“ 百年之约 ”。 清 李渔 《意中缘·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
《漢語大詞典》:喋盟
谓歃血盟誓。 汉 刘向 说苑·权谋:“ 赵简子 使 成何 涉他 与 卫灵公 盟於 鄟泽 , 灵公 未喋盟。”
《漢語大詞典》: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南亚地区性国际组织。1967年8月在泰国曼谷成立。成员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为观察员。宗旨是,协调东盟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军事关系,把东盟建设成和平、自由的中立区和经济集团,在军事上建立双边或多边协作。
《國語辭典》:城下之盟  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敌国军队兵临城下,抵挡不住,被迫与敌人签订和约。语出《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后用以比喻战败屈服的意思。唐。杨炎〈大唐河西平北圣德颂。序〉:「二月乙丑,皇帝以五命之服诏太仆崔称总中权,专上将,誓军前之士,却城下之盟。」《东周列国志》第五五回:「君民效死,与城俱碎,岂肯为城下之盟哉?」
《漢語大詞典》:弃好背盟(棄好背盟)
抛弃友好,违背盟誓。《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环 怙恃其险,负其众庶,弃好背盟,陵虐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