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监临自盗(監臨自盜)  拼音:jiān lín zì dào
窃取公务或业务上自己所主管保护的财物。《宋史。卷三二八。薛向传》:「监公使库皇寘坐狱,嗣昌奏请之,遂以监临自盗责安化军节度副使,安置郢州。」也作「监主自盗」、「监守自盗」。
《國語辭典》:监主自盗(監主自盜)  拼音:jiān zhǔ zì dào
窃取公务或业务上自己所主管保护的财物。《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杞怒,谪晋衡州司马。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也作「监临自盗」、「监守自盗」。
《國語辭典》:监守自盗(監守自盜)  拼音:jiān shǒu zì dào
窃取公务或业务上自己所主管保护的财物。《歧路灯》第九回:「总之少了谷石,却无案卷可凭,这就是监守自盗的匮空。」也作「监临自盗」、「监主自盗」。
《國語辭典》:监主自盗(監主自盜)  拼音:jiān zhǔ zì dào
窃取公务或业务上自己所主管保护的财物。《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杞怒,谪晋衡州司马。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也作「监临自盗」、「监守自盗」。
《國語辭典》:监主自盗(監主自盜)  拼音:jiān zhǔ zì dào
窃取公务或业务上自己所主管保护的财物。《旧唐书。卷一一八。杨炎传》:「杞怒,谪晋衡州司马。更召他吏绳之,曰:『监主自盗,罪绞。』」也作「监临自盗」、「监守自盗」。
《分类字锦》:进盗(进盗)
史记叔孙通传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馀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窃骂叔孙通闻之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
分类:选举
《國語辭典》:慢藏诲盗(慢藏誨盜)  拼音:màn cáng huì dào
收藏财物不谨慎,以致引起盗贼偷窃。《易经。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旧五代史。卷八九。晋书。列传。桑维翰》:「即今主帅赴阙,军府无人,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恐非勇夫重闭之意。」
《漢語大詞典》:谩藏诲盗(謾藏誨盜)
谓收藏东西不谨慎而招致盗贼。谩,通“ 慢 ”。语出易·繫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冷眼观》第十七回:“俗语説,财勿露白,要到子尴尬个时候,倒説伲是谩藏诲盗。” 王统照 《五十元》:“事情过后,镇上出了不少的议论:有人说 老蒲 确是‘谩藏诲盗’,不要看他自己装穷。”
《漢語大詞典》:命盗案(命盜案)
命案与盗案。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若命盗重案,宜将六房三班中预择老成小心者识之。” 何刚德 《春明梦录》卷下:“从前命盗案处分极严,命案限六个月,盗案限四个月,为初参。”
分類:命案
《高级汉语词典》:弭盗无方
除盗无方
《國語辭典》:绿林大盗(綠林大盜)  拼音:lǜ lín dà dào
藏匿于山林中的大盗匪。《六部成语注解。刑部》:「绿林大盗:山林中伏藏之巨寇也。」
《漢語大詞典》:绿林强盗
见“ 緑林大盗 ”。
《國語辭典》:绿林大盗(綠林大盜)  拼音:lǜ lín dà dào
藏匿于山林中的大盗匪。《六部成语注解。刑部》:「绿林大盗:山林中伏藏之巨寇也。」
不盗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与不偷盗戒同。
【三藏法数】
不盗戒者,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是波罗夷罪。
【三藏法数】
谓物各有主,虽一针一草,亦不当攘窃,是名不盗戒。
果盗见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三烦恼之一。(参见:烦恼)
【三藏法数】
谓不知正因正果,于不善事生妙善想,勤加精进,如以寒热涂灰卧棘等事,执为正行。小有所得,私窃邪计,以为极果,是为果盗见。(寒热涂灰卧棘者,谓外道寒则裸形自冻,热则五热炙身,或以灰涂身,或眠卧荆棘,自以为苦行,而求得果也。五热者,谓四方是火,上则日也。)
偷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恶业之一,新译作不与取,他人不与而自取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盗取他财物,故名为偷盗。」俱舍论十六曰:「要先发欲盗故思,于他物中起他物想,或力或窃起盗加行,不误而取,令属己身。齐此名为不与取罪。」
【佛学常见辞汇】
十恶业之一,即不与而取。
【三藏法数】
谓潜起恶心,取他财物,故名偷盗。
【三藏法数】
偷盗者,谓窃取他人一切财物也。
盗牛
【佛学大辞典】
(譬喻)盗他之牛不知其方法,则不能得醍醐味,以喻外人之剽窃佛教之文句,不能得解脱之益者。涅槃经三曰:「世尊入涅槃后,盗窃如来遗馀善法若戒定慧,如彼诸贼劫掠诸牛。诸凡夫人虽复是戒定慧不能解脱。以是义故,不能获得常定常慧解脱,如彼群贼不知方便已失醍醐。」三论玄义曰:「若言老教亦辨双非,盖以沙糅金,同盗牛之论。」
盗贪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窃盗业之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