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宗贼(宗賊)
以同族人为主而结伙的盗贼。后汉书·刘表传:“ 初平 元年, 长沙 太守 孙坚 杀 荆州 刺史 王叡 ,詔书以 表 为 荆州 刺史。时 江 南宗贼大盛,又 袁术 阻兵屯 鲁阳 , 表 不能得至,乃单马入 宜城 。” 李贤 注:“宗党共为贼。”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三节:“所谓宗贼,就是土霸豪酋胁迫同姓人及附近农民据地做盗贼。”
《国语辞典》:密捉  拼音:mì zhuō
秘密捉拿盗贼、犯人。如:「刑警接获情报,正准备动身去密捉枪击要犯。」
《国语辞典》:逼民为盗(逼民为盗)  拼音:bī mín wéi dào
逼迫良民成为盗贼。《老残游记》第七回:「若求在上官面上讨好,做得烈烈轰轰,有声有色,则只有依玉公办法,所谓逼民为盗也。」
《国语辞典》:贼窝子(贼窝子)  拼音:zéi wō zi
盗贼的巢穴。如:「咱们捣烂贼窝子。」、「误闯贼窝子」。也称为「贼巢」。
分类:盗贼巢穴
《国语辞典》:盗贼蜂起(盗贼蜂起)  拼音:dào zéi fēng qǐ
形容国家内政败坏,强盗贼匪纷纷兴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一向与妃子游荡忘返,便饥馑荐臻,盗贼蜂起,都不顾著。」《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天文变于上,人心怨于下,边疆不宁,盗贼蜂起。」也作「盗贼四起」。
《国语辞典》:盗贼四起(盗贼四起)  拼音:dào zéi sì qǐ
形容国家内政败坏,强盗贼匪纷纷兴起。参见「盗贼蜂起」条。
《国语辞典》:财多命殆(财多命殆)  拼音:cái duō mìng dài
钱财太多易招盗贼觊觎,危及生命。《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况今位尊身危,财多命殆,鄙人知之,何疑君子?」
《国语辞典》:残民害物(残民害物)  拼音:cán mín hài wù
摧残百姓,妨害事物。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政,而州不敢问。」清。黄宗羲〈诸敬槐先生八十寿序〉:「而上之所用者,莫非残民害物之人矣。」
《國語辭典》:府快  拼音:fǔ kuài
捕班衙役。《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次早,众府快都至杨洪家里,写了一张解呈,拿了赃物。府快解了强盗来到总捕厅前伺候。」
《國語辭典》:狗盗鼠窃(狗盜鼠竊)  拼音:gǒu dào shǔ qiè
比喻行为偷偷摸摸、盗窃小利的人。《周书。卷四八。萧察传》:「加以狗盗鼠窃,蜂虿狐狸。群圉隶而为寇,聚臧获而成师。」也作「鼠窃狗盗」。
《國語辭典》:番子手  拼音:fān zi shǒu
明清时稽查缉捕罪犯的差役。《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江南人说阴捕,就是北方叫番子手一般。」《醒世姻缘传》第六七回:「你穿著又不厮称,还叫番子手当贼拿哩!」也称为「番子」、「番役」。
《國語辭典》:番子  拼音:fān zi
1.旧日用来称呼外国人。《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
2.明清时稽查缉捕罪犯的差役。《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番子即突入执讯之,无有左證符牒,贿如数,径去。」也称为「番子手」、「番役」。
《國語辭典》:虎剌孩  拼音:hǔ là hái
1.强盗。译自蒙古语。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三折:「看了这虎剌孩的武艺委实高强,俺两个夹著马跑了吧。」
2.辱骂别人的话。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你这个虎剌孩作死也!你的银子又少,怎敢骂我!」
《漢語大詞典》:伙贼(夥賊)
结成伙的盗贼。红楼梦第一一二回:“ 林之孝 又将 包勇 打死的伙贼似 周瑞 的乾儿子的话回了 贾璉 。”
分類:盗贼
《漢語大詞典》:害寇
为害的盗贼。 汉 焦赣 《易林·豫之大畜》:“住车醊酒,疾风暴起,泛乱福器,飞扬位草,明神降禄,道无害寇。”
分類:为害盗贼
《漢語大詞典》:策贼(策賊)
谓根据迹象推测,查获盗贼。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董行成》:“ 唐 怀州 河内县 董行成 ,能策贼。有一人从 河阳 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 怀州 。 行成 至街中,一见呵之曰:‘箇贼住!’即下驴承快。人问何以知之, 行成 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驴远过,怯也。以此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