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肤觉(膚覺)
皮肤感觉的简称。皮肤受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感觉,包括触觉、温度觉、痛觉等。
《漢語大詞典》:肤粟股栗(膚粟股栗)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八节二:“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漢語大詞典》:肤札(膚劄)
文身,在皮肤上刺出各种图形。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黥:“上都街肆恶少,率髠而肤札,备众物形状。”
《漢語大詞典》:圪塔
亦作“ 圪墶 ”。亦作“ 圪瘩 ”。
(1).皮肤上突起的或肌肉上结成的硬块。 王汶石 《风雪之夜》:“他拉着衣襟……果然满胸膛上的圪塔肉都露在外面。”
(2).线、绳或布条的结。
(3).比喻不易解决的问题。
(4).方言。量词。犹块。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二:“一圪瘩石头两圪瘩砖,你不知道妹妹怎么难!”
(5).方言。坷垃,土块。 丁玲 《粮秣主任》:“后来才知道,人家已经自己找下‘对象’了,还不是一个耍土圪塔的。”
(6).方言。指性情固执的人。 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一:“家在边区不象个边区人,我爹爹也是个顽固圪墶。”
(7).方言。地方。 高玉宝 《高玉宝》第十三章:“他一个孩子,又没出过远门,下了船知道往哪圪墶去?”
(8).形容动作急骤。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那汉酒中劣性显英豪,圪塔的揪住寳带,没揣的举起钢刀。”
(9).小丘,矮冈。
《國語辭典》:耳屏  拼音:ěr píng
位于外耳门前面突起处的组织。由软骨和皮肤构成,能遮住外耳门。
《國語辭典》:冻疮(凍瘡)  拼音:dòng chuāng
病名。指因未达冰点所引起之局部皮肤血管异常收缩,产生之组织红肿,所形成的疮。
《國語辭典》:痱子  拼音:fèi zi
常在夏天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而蒸发不畅,导致汗孔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引起浅表性炎症反应而发出很痒的小红疹,也称为「痱」。
《國語辭典》:番鸭(番鴨)  拼音:fān yā
动物名。雁鸭目。原产于秘鲁,嘴脚呈红色或黑色,外形上与普通本地鸭相似,但体形较大。可分为正番鸭与土番鸭两种。
《國語辭典》:瘊子  拼音:hóu zi
皮肤上所生的小赘肉。
分類:皮肤上长
《國語辭典》:鸡皮鹤发(雞皮鶴髮)  拼音:jī pí hè fǎ
白发皱皮。形容老人的形貌。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也作「鹤发鸡皮」、「鸡肤鹤发」。
《漢語大詞典》:肌衄
皮肤出血。《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失血总括》:“九窍出血名大衄,鼻出鼻衄脑如泉,耳目出血耳目衄,肤出肌衄齿牙宣。”注:“皮肤出血曰肌衄。”
分類:皮肤出血
《漢語大詞典》:黑糁糁(黑糝糝)
形容皮肤黧黑。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一个高挑身子,生得黑糝糝儿的一个圆脸盘儿。”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二章:“ 刘阴西 不由笑了起来,黑糁糁的宽皮大脸上显得满是皱纹。” 康濯 《东方红》第二章:“这刚来的人三十多岁,光头,笨脸,大手大脚,脑门子又短又窄,皮肉黑糁糁的。”
分類:皮肤黧黑
《國語辭典》:黑色素  拼音:hēi sè sù
黑色素是一种生物色素,存在人体的皮肤、毛发与组织等。它先由酪胺酸经氧化反应形成单体,再聚合成黑色素聚合物。阳光能增加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合成量,藉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漢語大詞典》:鹤骨鸡肤(鶴骨雞膚,鶴骨鷄膚)
伶仃瘦骨,多皱的皮肤。形容年老。 宋 王炎 《病中书怀》诗:“鹤骨鸡肤不耐寒,那堪癣疥更斑烂。”亦作“ 鹤骨鷄肤 ”。《小说月报》1984年第10期:“你看这位鹤骨鸡肤,腰弯背驼,其貌不扬吧,那唱的可是正经的‘杨派’。”
《國語辭典》:红药水(紅藥水)  拼音:hóng yào shuǐ
一种红色消毒药水。参见「汞溴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