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皈依  拼音:guī yī
归信佛教。唐。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高级汉语词典》:皈依佛法
身心归附佛教;亦称皈依释教
分类:皈依佛法
《漢語大詞典》:依皈
皈依。佛教谓身心归向佛门。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大聚僧伽,广宣接引。使长往幽魂,悟真空而解脱;含冤滞魄,识业报而依皈。”参见“ 皈依 ”。
《國語辭典》:皈依  拼音:guī yī
归信佛教。唐。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诗:「始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
《國語辭典》:入道  拼音:rù dào
1.领悟真理。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三则之三》:「此乐非但忘贫,兼可入道。」
2.出家,皈依宗教。《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高阳王寺》:「及雍薨后,诸妓悉令入道,或有嫁者。」
《漢語大詞典》:依佛
皈依佛门。 唐 卢纶 《送恒操上人归江外觐省》诗:“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唐 姚合 《送文著上人游越》诗:“念我为官应易老,羡师依佛学无生。”
《國語辭典》:三归(三歸)  拼音:sān guī
1.《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三归说法不一,有三种:(1)娶三姓的女子。《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句下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三归,娶三姓女。妇人谓嫁曰归。」(2)三归台。汉。刘向《说苑。善说》:「管仲故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3)地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
2.佛教上指三归依。参见「三归依」条。《水浒传》第四回:「长老用手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皈依三宝,二要归奉佛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
《國語辭典》:法名  拼音:fǎ míng
出家为僧、道时另取的名字。《西游记》第一回:「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也称为「法号」、「戒名」。
《漢語大詞典》:再来人(再來人)
(1).佛教称再度转世皈依佛门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 唐 朝侍郎 白乐天 ,号 香山居士 ,他是个佛门中再来人,专一精心内典,勤修上乘。”
(2).犹某某再世。多指后起之秀。 清 沈涛 交翠轩笔记卷二:“余髫年应童子试,中丞命背诵十三经……补博士弟子员,延誉公卿,有再来人之目。”
《國語辭典》:法缘(法緣)  拼音:fǎ yuán
与佛结缘,即皈依三宝之意。
《漢語大詞典》:佛弟子
皈依佛门的信徒的通称。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不畏苦果,即是不信因,不信果,与无施无报者復何以异?”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 释迦 本人曾劝导一个掏粪人(社会地位最低的人)出家,与其他人同为佛弟子。”
《漢語大詞典》:出家归道(出家歸道)
离开家庭,皈依佛门。 唐 陈子昂 《为人请子弟出家表》:“请以当家子弟三两人奉为高宗大帝,出家归道。”
《漢語大詞典》:出家入道
离弃家庭,皈依佛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发菩提心,捨离父母,出家入道。”后亦分称入寺为僧曰“出家”,在家剃头穿僧衣奉教为“入道”。
皈依
【佛学常见辞汇】
皈向、依靠、救度之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叫做皈依三宝,也叫做三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