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69,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寿皇
皇恩
皇上
皇都
文皇
皇州
皇子
张皇
武皇
皇图
皇祖
皇考
皇风
三皇
皇明
《漢語大詞典》:寿皇(壽皇)
宋孝宗 于 淳熙 十六年传位与子 光宗 、 光宗 上 孝宗 尊号为“ 至尊寿皇圣帝 ”,见宋史·孝宗纪。省称“ 寿皇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史丞相 言: 高庙 尝临《兰亭》,赐 寿皇 於 建邸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寿皇 一日言:苑中臺殿,皆太上时为之。”
分類:淳熙传位
《國語辭典》:皇恩  拼音:huáng ēn
皇帝的恩惠或恩宠。《文选。谢朓。敬亭山诗》:「皇恩竟已矣,兹理庶无睽。」
《國語辭典》:皇上  拼音:huáng shang
古代臣民对皇帝的尊称。《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皇上纂隆,经教弘道。」
《國語辭典》:皇都  拼音:huáng dū
京都。《文选。班固。东都赋》:「嘉祥阜兮集皇都,发皓羽兮奋翘英。」
《漢語大詞典》:文皇
(1).指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文皇 誄末,旨言自陈,其乖甚矣。”
(2).指 唐 太宗 李世民 。因 太宗 谥 文武大圣皇帝 故称。 唐 罗隐 《闻大驾巡幸》诗:“静思贵族谋身易,危觉 文皇 创业难。”宋史·寇准传:“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準 ,犹 文皇 之得 魏徵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國語辭典》:皇州  拼音:huáng zhōu
帝都。《文选。谢朓。和徐都曹诗》:「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分類:帝都京城
《漢語大詞典》:皇子
(1).皇帝的儿子。史记·孝文本纪:“﹝ 孝文皇帝 二年﹞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 唐 元稹 《李逢吉等加阶》:“某官 李逢吉 是朕皇子时侍读也。”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成婚先一日,皇子於皇上、皇后前行礼。” 张伯驹 《续洪宪纪事诗》之十四:“双双寳马驾云鑾,皇子金衣绘影看。”
(2). 三国 魏 曹植 所作《皇太子生颂》的简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陈思 所缀,以《皇子》为标。”
(3).复姓。 春秋 齐 有 皇子告敖 。见庄子·达生
《國語辭典》:张皇(張皇)  拼音:zhāng huáng
1.扩大、壮大。《书经。康王之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2.盛大显赫的样子。唐。柳宗元咏三良〉诗:「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
3.惊恐慌乱的样子。《聊斋志异。卷一。画壁》:「女大惧,面如死灰。张皇谓朱曰:『可急匿榻下。』」《文明小史》第四四回:「岂知黄抚台听了,并没有怪他,但是形色甚是张皇。」
《漢語大詞典》:武皇
(1).指 汉武帝 。 汉武 穷兵黩武,后或借指当代黩武的皇帝。 唐 杜甫 《兵车行》:“边庭流血作海水, 武皇 开边意未已。”
(2).凡谥号为“武”的皇帝,亦称武皇。文选·曹植〈责躬诗〉:“於穆显考,时维 武皇 。” 李善 注:“ 武皇 ,谓 曹操 也。”《文选·潘岳〈西征赋〉》:“ 武皇 忽其升遐。” 李善 注引 臧荣绪 晋书·武纪:“帝讳 炎 ,字 世安 。崩,謚曰 武 。”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武皇 大渐,实奉话言。”此谓 齐世祖 武皇帝 萧赜 。
《國語辭典》:皇图(皇圖)  拼音:huáng tú
1.皇帝所统治的版图。唐。李贺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皇图跨四海,百姓拖长绅。」
2.河图。《文选。班固。东都赋》:「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然发愤。」
《國語辭典》:皇祖  拼音:huáng zǔ
1.远祖,高祖以上的祖先。《诗经。小雅。信南山》:「献之皇祖,曾孙寿考。」
2.尊称已逝世的祖父。宋。欧阳修〈泷冈阡表〉:「皇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
《國語辭典》:皇考  拼音:huáng kǎo
1.对亡父的尊称。《楚辞。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2.对亡祖的尊称。《诗经。周颂。雍》:「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漢語大詞典》:皇风(皇風)
皇帝的教化。 汉 班固 《东都赋》:“覲明堂,临辟雍;扬缉熙,宣皇风。” 晋 张协 《七命》:“盖有 晋 之融皇风也,金华启徵,大人有作。” 唐 王昌龄 《放歌行》:“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明 邵璨 《香囊记·授诏》:“凯旋重献中兴颂,遐荒大播皇风。” 清 唐孙华 《观宴高丽使臣》诗:“皇风畅洽覃寰宇,缀舞阶前列干羽。”
分類:教化帝王
《國語辭典》:三皇  拼音:sān huáng
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三位帝王。三皇是哪三位帝王,历来说法不一,比较常见的说法有:天皇、地皇、泰皇;或指天皇、地皇、人皇;或指伏羲、神农、女娲;或指伏羲、神农、黄帝;或指伏羲、神农、燧人;或指伏羲、神农、祝融。也称为「三家」。
《漢語大詞典》:皇明
皇帝的圣明。封建时代臣下对皇帝的谀辞。 汉 班固 《西都赋》:“天人合应,以发皇明。”《南齐书·陆澄传》:“ 澄 謏闻肤见,貽挠后昆,上掩皇明,下笼朝识。” 唐 杜甫 《能画》诗:“政化平如水,皇明断若神。”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之四:“皇明烛九幽,湔祓用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