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69,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碣石
玉连环
荆庆才疏
经传拱汉皇
骊峰
李斯
马后大练
明皇倚太真
牧童火
七宝车
秦皇东幸
秦冤
三泉
沙邱
上林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旋,遂之琅邪,道上党入。……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
《太平御览》卷五八九
《齐道记》曰:琅邪城,始皇东游至此,立碑铭纪秦功德,云是李斯所刻。

例句

之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 李世民 春日望海

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秦王登碣石,周后袭昆仑。何必在遐远,方称万宇尊。 武平一 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

秦家祖龙还刻石,碣石之罘李斯迹。 韦应物 石鼓歌

典故  
连环结
 
连环解
 
连环玉
 
连环难解
 
连环情未已
 
齐后解环

相关人物
君王后
 
秦始皇


《战国策》卷十三〈齐策六·齐闵王之遇杀〉~472~
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以示群臣,解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例句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李商隐 赠歌妓二首

再三为谢齐皇后,要解连环别与人。 罗虬 比红儿诗之四十一

典故
荆庆才疏

相关人物
秦始皇
 
荆轲


《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荆轲〉~2534~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柙,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典故
经传拱汉皇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
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帝读《老子经》颇好之,敕诸王及大臣皆颂之,有所不解数事,时人莫能道之。闻时皆称河上公解《老子经》义旨,乃使所不决之事以问。公曰:「道尊德贵,非可遥问也。」帝即幸其庵躬问之……公乃授《素书》二卷与帝,曰:「熟研之,此经所疑皆了,不事多言也。余注此经以来一千七百馀年,凡传三人,连子四矣,勿以示非其人。」言毕失其所在。

例句

身退卑周室,经传拱汉皇。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65~
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太子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例句

他年免似骊山鬼,信有蓬莱不可寻。 刘威 感寓

骊山与茂陵,相对秋草绿。 司马扎 感古

茂陵骊岫晚,过者暗伤神。 林宽 寓兴

唯有骊峰在,空闻厚葬余。 沈佺期 咸阳览古

典故
相关人物
李斯
 
秦始皇

参考典故
忆黄犬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拜斯为客卿。」「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二世二年七月,其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例句

傅说版筑臣,李斯鹰犬人。歘起匡社稷,宁复长艰辛。 李白 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李白 行路难三首之三

李斯未相秦,且逐东门兔。 李白 赠溧阳宋少府陟

先生相随去,商岭采紫芝。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 白居易 答四皓庙

典故
相关人物
马皇后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明德马皇后纪》
明德马皇后讳某,伏波将军援之小女也。少丧父母。兄客卿敏惠早夭,母蔺夫人悲伤发疾慌惚。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敕制僮御,内外咨禀,事同成人。……显宗即位,以后为贵人。时后前母姊女贾氏亦以选入,生肃宗。帝以后无子,命令养之。谓曰:「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后于是尽心抚育,劳悴过于所生。肃宗亦孝性淳笃,恩性天至,母子慈爱,始终无纤介之閒。后常以皇嗣未广,每怀忧叹,荐达左右,若恐不及。后宫有进见者,每加慰纳。若数所宠引,辄增隆遇。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长秋宫,帝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马贵人德冠后宫,即其人也。」遂立为皇后。……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朔望诸姬主朝请,望见后袍衣疏粗,反以为绮縠,就视,乃笑。后辞曰:「此缯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宫莫不叹息。

例句

马后大练,孟光荆钗。 李瀚 蒙求

典故
明皇倚太真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开元天宝遗事》卷下〈天宝下·醒酒花〉
明皇与贵妃幸华清宫,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嗅其艳,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艳,尤能醒酒。
典故
牧童火

相关人物
秦始皇


《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列传·刘向〉~954~
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馀年,越人发之。及秦惠文、武、昭、严襄五王,皆大作丘陇,多其瘗臧,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馀丈,周回五里有馀;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臧,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薶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臧椁。

例句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杜牧 过骊山作

典故
相关人物
穆皇后
 
齐后主


《北史》卷十四〈后妃列传下·齐·后主皇后穆氏〉~525~
武成为胡后造真珠裙裤,所费不可称计,被火烧。后主既立穆皇后,复为营之。属周武遭太后丧,诏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遣商胡赍锦䌽三万疋与吊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周人不与交易,然而竟造焉。先是,童谣曰:「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言黄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饮无度,故云「清觞满杯酌」。陆息骆提婆,诏改姓为穆;陆,太姬。皆以皇后故也。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轻霄后自疗面,欲求见,为太姬陆媪使禁掌之,竟不得见。
《北史》卷十四〈后妃列传下·隋·文献皇后独孤氏〉~532~
隋文献皇后独孤氏,讳伽罗,河南洛阳人,周大司马、卫公信之女也。信见文帝有奇表,故以后妻焉,时年十四。帝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后姊为周明帝后,长女为周宣帝后,贵戚之盛,莫与为比,而后每谦卑自守。及周宣帝崩,隋文居禁中,总百揆。后使李圆通谓文帝曰:「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及帝受禅,立为皇后。突厥尝与中国交市,有明珠一箧,价直八百万;幽州总管阴寿白后市之。后曰:「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百寮闻而毕贺。文帝甚宠惮之。帝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宫官伺帝,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帝退朝而同反宴寝,相顾欣然。后早失二亲,常怀感慕,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有司奏曰:「《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宪章在昔,请依古制。」后曰:「以妇人与政,或从此渐,不可开其源也。」不许。后每谓诸公主曰:「周家公主类无妇德,失礼于舅姑,离薄人骨肉,此不顺事,尔等当诫之。」后姑子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文帝以后故免之。后曰:「国家之事,焉可顾私!」长仁竟坐死。异母弟陀以猫鬼巫蛊咒诅于后,坐当死。后三日不食,为之请命曰:「陀若蠹政害民者,不敢言。今坐为妾身,请其命。」陀于是减死一等。后雅性俭约,帝常合止利药,须胡粉一两,宫内不用,求之竟不得。又欲赐柱国刘嵩妻织成衣领,宫内亦无。上以后不好华丽,时齐七宝车及镜台绝巧丽,使毁车而以镜台赐后。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凡言事皆与上意合,宫中称为二圣。尝梦周阿史那后,言受罪辛苦,求营功德。明日言之,上为立寺追福焉。后兄女,夫死于并州,后嫂以女有娠,请不赴葬。后曰:「妇人事夫,何容不往!其姑在,宜自咨之。」姑不许,女遂行。
典故
秦皇东幸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42~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脩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圣志。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诏,永承重戒。」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

例句

北巡非汉后,东幸异秦皇。 杨师道 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典故 
秦牢冤

相关人物
东方朔
 
秦始皇


《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三〈刑法部九·狱 〉~302~
旧题汉·郭宪《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幸甘泉,至长平阪上,驰道中央有虫复而赤如生肝状……土召朔使驰往视之。还对曰:『怪哉!」上曰:『何谓也?』朔对曰:『秦始皇时拘系无罪,幽杀无辜,众庶怨恨,无所告诉,仰天而叹曰:「怪哉!」感动皇天。此愤气之所生也。故名之曰「怪哉」。是地必秦之狱处也。」上有诏,使丞相公孙宏按地图,果秦之狱处也。」

例句

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汲冢宁详蠹,秦牢讵辨冤。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65~
「秦二世葬始皇骊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正。」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云:『三重之泉,言至水也而。』」

例句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李白 古风

典故
沙邱
 
相关人物
秦始皇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沙丘台在邢州平乡县东北二十里。又云平乡县东北四十里。』按:始皇崩在沙丘之宫,平台之中。邢州去京一千六百五十里。」

例句

牢落沙丘终古恨,寂寥函谷万年春。 李咸用 喻道

若使威可以制,力可以止,则秦皇不肯敛手下沙丘,孟贲不合低头入蒿里。 罗隐 芳树

典故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秦始皇


《三辅黄图》
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汉书云武帝建元三年开上林苑。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56~
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閒,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3540~
其十二月羽猎,雄从。以为昔在二帝三王,宫馆台榭沼池苑囿林麓薮泽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不夺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女有馀布,男有馀粟,国家殷富,上下交足,故甘露零其庭,醴泉流其唐,凤皇巢其树,黄龙游其沼,麒麟臻其囿,神爵栖其林。昔者禹任益虞而上下和,木茂;成汤好田而天下用足;文王囿百里,民以为尚小;齐宣王囿四十里,民以为大:裕民之与夺民也。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而东,周袤数百里。穿昆明象滇河,营建章、凤阙、神明、馺娑,渐台、泰液象海水周流方丈、瀛洲、蓬莱。游观侈靡,穷妙极丽。虽颇割其三垂以赡齐民,然至羽猎田车戎马器械储偫禁禦所营,尚泰奢丽誇诩,非尧、舜、成汤、文王三驱之意也。又恐后世复修前好,不折中以泉台,故聊因校猎赋以风。
《新唐书》卷二〈太宗皇帝李世民本纪·贞观十八年〉~43~
十月辛丑朔,日有食之。癸卯,宴雍州父老于上林苑,赐粟帛。甲寅,如洛阳宫。己巳,猎于天池。
《漢語大詞典》:碣石
(1).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县 北。 碣石山 馀脉的柱状石亦称 碣石 ,该石自 汉 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 太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汉书·武帝纪:“行自 泰山 ,復东巡海上,至 碣石 。” 唐 韦应物 《弹棋歌》:“岂如 昆明 与 碣石 ,一箭飞中隔远天。” 明 王錂《春芜记·献赋》:“似迢遥乘槎海畔,把 碣石 相望。”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东临 碣石 有遗篇。”
(2).指墓碑。 唐 司空图 《偶诗》之三:“一掬 信陵 坟上土,便如碣石累千金。”
《漢語大詞典》:玉连环(玉連環)
套连在一起的玉环。战国策·齐策六:“ 秦始皇 甞使使者,遗 君王后 玉连环,曰:‘ 齐 多知,而解此环不?’” 鲍彪 注:“两环相贯。” 唐 李商隐 《赠歌妓》诗之一:“水精如意玉连环, 下蔡 城危莫破颜。”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舅太太﹞説着,把自己胸坎儿上带的一个玉连环,拴着一个怀镜儿,解下来给姑娘带上。”
分類:玉环
《漢語大詞典》:解连环(解連環)
(1).战国策·齐策六:“ 秦始皇 尝使使者遗 君王后 玉连环,曰:‘ 齐 多智,而解此环不?’ 君王后 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 君王后 引椎椎破之,谢 秦 使曰:‘谨以解矣!’”后以“解连环”比喻解决难题。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立春日》词:“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清 郑燮 《与丹翁书》:“此等辞令,固非庸手所能,亦非狠手所办,真是解连环妙手。”亦省作“ 解环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酷儒莠书:“其意盖倣 齐 君王后 以椎解环,不知环破即解,乱丝斩之仍不治也。”
(2).词牌名。又名《望梅》《杏梁燕》。双调一百零六字,仄韵。《词谱》卷三四:“此调始自 柳永 ,以词有‘信早梅偏占阳和’,及‘时有香来,望明艷遥知非雪’句,名《望梅》。后因 周邦彦 词有‘妙手能解连环’句,更名《解连环》。 张辑 词有‘把千种旧愁,付与杏梁语燕’句,又名《杏梁燕》。”
《國語辭典》:骊山(驪山)  拼音:lí shān
山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的东南。周幽王死于山下,秦始皇葬于此,山下有温泉,唐明皇置温泉宫,后改名为华清宫。也称为「丽山」、「丽戎之山」。
《漢語大詞典》:骊岫(驪岫)
指 骊山 。 唐 沈亚之 《宿后自华阳行次昭应寄王直方》诗:“暖色鲜 驪 岫,寒声别雁羣。” 唐 林宽 《寓兴》诗:“ 茂陵 驪 岫暗,过者暗伤神。”
分類:骊山
《漢語大詞典》:骊峰(驪峯)
指 骊山 。 唐 沈佺期 《咸阳览古》诗:“唯有 驪峯 在,空闻厚葬餘。”
分類:骊山
《国语辞典》:李斯  拼音:lǐ sī
人名。(?~西元前208)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人。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后受秦始皇重用,入秦为相。主张废封建,定郡县,行禁书令,统一文字,变籀文为小篆。并曾与赵高、胡母敬等,整理当时通行的秦文,写成《仓颉篇》七章。后为赵高所害,腰斩于咸阳市。
《漢語大詞典》:马后大练(馬后大練)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 马皇后 ﹞既正位宫闈,愈自谦肃……常衣大练,裙不加缘。” 李贤 注:“大练,大帛也。”后因以“马后大练”用作后妃俭朴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马后 大练, 孟光 荆釵。”亦作“ 马家大练 ”。 明 李东阳 《深宫美人图》诗:“ 马家 大练长作裙,沉香锦袜随风尘。”
分類:后妃俭朴
《漢語大詞典》:七宝车(七寶車)
用多种珍宝装饰的车。亦泛指华贵的车子。北齐书·后主穆后传:“属 周武 遭太后丧,詔侍中 薛孤 、 康买 等为弔使,又遣商胡齎锦綵三万疋与弔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 明 高瑞南 《新水令·悼内》套曲:“月暗双鸞镜,香分七宝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沉荔香》:“掷果争看七宝车,停踪墙畔乞桃花。”亦作“ 七宝高车 ”。 明 梅鼎祚 《崑崙奴》第二折:“也不须白鼻小騧,也不须七宝高车,我则向空中往来寻空罅。”
《漢語大詞典》:秦冤
秦始皇 时,无辜之人辄遭冤屈。后因称无辜获罪为“秦冤”。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 秦 冤痛,谁怜 楚 奏哀?”
《國語辭典》:三泉  拼音:sān quán
深泉,地下深处。比喻人死后的葬处,犹言九泉。《后汉书。卷六一。黄琼传》:「敢以垂绝之日,陈不讳之言,庶有万分,无恨三泉。」
《國語辭典》:沙丘  拼音:shā qiū
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地形,有时呈孤丘状,有时可延展如丘陵,最常见于沙漠、海岸或河边等多沙源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上林
(1).古宫苑名。 秦 旧苑, 汉 初荒废,至 汉武帝 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 、 户县 界。三辅黄图·苑囿:“ 汉 上林苑 ,即 秦 之旧苑也。汉书云:‘ 武帝 建元 三年,开 上林苑 ,东南至 蓝田 宜春 、 鼎湖 、 御宿 、 昆吾 ,旁 南山 而西,至 长杨 、 五柞 ,北绕 黄山 ,濒 渭水 而东,周袤三百果。’离宫七十所,皆容千乘万骑。”
(2).古宫苑名。 东汉 光武帝 时建造。故址在今 河南 洛阳市 东, 汉 魏 洛阳 故城西。 东汉 永平 十五年冬,车骑校猎 上林苑 ,即此。
(3).古宫苑名。 南朝 宋 大明 三年建造。故址在今 江苏 南京市 玄武湖 北。见宋书·孝武帝纪
(4).泛指帝王的园囿。 宋 岳飞 《从驾游内苑应制》诗:“勒报游西内,春光靄上林。”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何处家山,回首上林春老, 秣陵 城烟雨萧条。”
(5).指 司马相如 的《上林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相如 《上林》,繁类以成艳。” 唐 李白 《大猎赋》:“《上林》云:左 苍梧 ,右 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