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3
词典
3
分类词汇
19
其它
1
共19,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廊房
中都城
天安门
撅皇城,挝怨鼓
《漢語大詞典》:
廊房
(1).厅堂周围的房舍。
《再生缘》
第七回:“清幽庭院飞春燕,寂静廊房掛綉帘。”
(2). 明 自 永乐 十八年建都 北京 ,于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修建几千间民房和铺房,召民、商居住或居货,谓之廊房。 明
高明
《琵琶记·两贤相遘》
:“小人管许多廊房,并没有这个人。”参阅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河》
。
分類:
厅堂
周围
房舍
永乐
十八
建都
北京
于皇
皇城
四门
《漢語大詞典》:
中都城
明 中都 皇城。在今 安徽省 凤阳县 , 明太祖 朱元璋 洪武 九年下诏营建。现遗存部分城门、门楼等,残存石雕精细、优美,琉璃制品形象生动。城南有 朱元璋 父母陵墓,陵前尚存精美的石人、石兽雕像和 朱元璋 亲自撰写的
《大明皇陵碑》
。
分類:
中都
皇城
安徽
凤阳县
明太祖
《漢語大詞典》:
天安门(天安門)
原为 明 清 两代皇城的正门。在 北京 市区中心。始建于 明 永乐 十五年,称“承天门”。 清 顺治 八年重修,改称“天安门”。在高大的朱红城墙上开有五个拱形门,城上有九开间的歇山式重檐城楼,红柱黄瓦。前后各立华表一对。门前有金水河,跨河有汉白玉石桥五座。桥前为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壮丽雄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庄严肃穆的图形是我国国徽的主要组成部分。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 主席在此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分類:
天安门
两代
皇城
正门
北京
市区
区中
中心
《國語辭典》:
撅皇城,挝怨鼓(撅皇城,撾怨鼓)
拼音:
juē huáng chéng,zhuā yuàn gǔ
告御状。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我拚的撅皇城,挝怨鼓,插状子。」也作「撅皇城打怨鼓」。
分類:
皇城
击鼓
鸣冤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