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8,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黝垩
真白
曳白
轻粉
白帻
的卢
雪滩
含素
白质
白狗
雪丝
白浩浩
白题
泛白
信天翁
《國語辭典》:黝垩(黝堊)  拼音:yǒu è
1.用黑白色颜料涂饰。《周礼。春官。守祧》:「其庙则有司脩除之,其祧则守祧黝垩之。」《礼记。丧大记》:「既练居垩室,不与人居,君谋国政,大夫士谋家事,既祥黝垩。」唐。孔颖达。正义:「黝,黑也。平治其地,令黑也。垩,白也。新涂垩于墙壁,令白,稍饰故也。」
2.黑柱白壁。《谷梁传。庄公二十三年》:「天子诸侯黝垩。」唐。杨士勋。疏:「释曰,徐邈云,黝,黑柱也;垩,白壁也。谓白壁而黑柱。」
《漢語大詞典》:真白
纯白色。 北周 庾信 《咏园花》诗:“自红无假染,真白不须妆。”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有甚颜色的?’﹝丑白﹞:‘布汗、论圣……枣騮、栗色、燕色、兔黄、真白、玉面、银鬃、秀膊、青花。’”
分類:纯白白色
《國語辭典》:曳白  拼音:yì bái
考试时交白卷。语出《旧唐书。卷一一三。苗晋卿传》:「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谓之『曳白』。」
《漢語大詞典》:曳练(曳練)
铺开的白绢。常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 宋 司马光 《和王介甫巫山高》:“ 巫山 高, 巫山 之高高不极,寒江西来曳练长。”
《漢語大詞典》:轻粉(輕粉)
(1).无机化合物,成分是氯化亚汞,白色粉末。 唐 王贞白 《白牡丹》诗:“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冠冕首饰·轻粉:“《实録》: 萧史 与 秦穆公 鍊飞云丹,第一转与 弄玉 涂之名曰粉,即轻粉也,此盖其始也。”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二·水银粉:“水银乃至阴毒物,因火煅丹砂而出,加以盐、矾炼而为轻粉。”
(2).略施粉黛。谓淡妆。 宋 欧阳修 《玉楼春》词:“杏腮轻粉日催红,池面緑罗风卷皱。”
《漢語大詞典》:白帻(白幘)
白色的裹发巾。后汉书·礼仪志下:“百官皆衣白单衣,白幘不冠。” 唐 杜甫 《北邻》诗:“青钱买野竹,白幘岸江皋。” 唐 皮日休 《临顿为吴中偏胜之地陆鲁望居之不出因成五言十首奉题屋壁》之六:“知君秋晚事,白幘刈胡麻。”
分類:白色
《國語辭典》:的卢(的盧)  拼音:dì lú
一种烈性快马。额有白毛或白斑,一般认为是不祥之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刘孝标注引《相马经》:「马白额入口至齿者,名曰榆雁,一名的卢。奴乘客死,主乘弃市,凶马也。」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也作「的颅」。
《漢語大詞典》:雪滩(雪灘)
水中砂石堆。因呈白色,故称。 宋 陆游 《感旧》诗:“忆昔初乘上峡船,雪滩云岫过联翩。” 宋 陆游 《南歌子·送周机宜之益昌》词:“瘦马行霜栈,轻舟下雪滩。”
《漢語大詞典》:含素
(1).谓内含白色。 晋 孙绰 《望海赋》:“虚贝含素而表紫,蠳螺络丹而带緗。”
(2).谓禀性质朴。晋书·王祥郑冲等传赞:“ 郑冲 含素, 王祥 迟暮。百行斯融,双飞天路。”
《國語辭典》:白质(白質)  拼音:bái zhí
1.组成脑与脊髓的传导部分。色白,成分大部分为神经纤维,可传递神经冲动的讯息。
2.白色质地。《仪礼。乡射礼》:「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白质黑章,其仪可嘉。」
《漢語大詞典》:白狗
(1).白色的狗。山海经·南山经:“自 天虞之山 以至 南禺之山 ,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其祠皆一白狗祈,糈用稌。”三国志·魏志·朱建平传:“﹝ 建平 ﹞善相术……谓 应璩 曰:‘君六十二位为常伯,而当有厄,先此一年,独见一白狗,而旁人不见也。’”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白狗苍鹰,公子王孙来打猎。”
(2).峡名。在 湖北省 秭归县 。 唐 杜甫 《独坐》诗之二:“ 白狗 斜临北, 黄牛 更在东。” 唐 白居易 《发白狗峡次黄牛峡登高寺却望忠州》诗:“ 白狗 次 黄牛 ,滩如竹节稠。”
(3).见“ 白狗子 ”。
《漢語大詞典》:白狗子
(1).小白狗。晋书·郭璞传:“后 冰 子 藴 为 广州 刺史,妾房内忽有一新生白狗子,莫知所由来。”
(2).解放前群众对国民党军队的憎称。 蓝田 《朱德的故事》:“有一回, 朱总司令 带了一连人,在 湖南 行军。天黑了,队伍便在一个地方宿营。那地方藏着白狗子的奸细。” 范自爱 《采药》:“我们听说能够采药给同志们治病,谁不高兴!说干就干,就像又接到出发打‘白狗子’的命令似的,大家磨拳擦掌,准备上山。”亦省作“ 白狗 ”。 萧三 《井冈山四大哨口·八面山》:“ 八面山 啊山坐山,哨口设在山上山,反动白狗来进攻,有命来哩没命还。” 李季 《沙梁上的战斗》诗:“班长命令快隐蔽,等白狗走过去再把路赶。谁知道白狗们早发现,从四面把他们包围中间。”
《漢語大詞典》:雪丝(雪絲)
(1).白色丝头。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古绢自然破者,必有鯽鱼口与雪丝,伪作者则否。”
(2).比喻白发。 宋 范成大 《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诗:“后日还朝饱风露,黑头应有雪丝侵。”
《漢語大詞典》:白浩浩
形容一望无际的白色。 元 陈孚 《江天暮雪》诗:“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晤张蔚生先生喜而有赋》诗之二:“边沙白浩浩,百里人烟无。”
《國語辭典》:白题(白題)  拼音:bái tí
1.匈奴种族的一支。《史记。卷九五。灌婴传》:「复从击韩信胡骑晋阳下,所将卒斩胡白题将一人。」
2.胡人所戴的笠帽。唐。杜甫〈秦州杂诗〉二○首之三:「马骄朱汗落,胡舞白题斜。」也称为「白蹄」。
《漢語大詞典》:泛白(汎白)
亦作“泛白”。
(1).谓满饮一大杯酒。 清 钮琇 觚賸·酒芝:“﹝ 李太虚 家﹞罌内产一芝如盘,紫光煜煜,喜且愕曰:‘此瑞徵也。顾酒败不可饮奈何!’挹之则清冽异常,乃泛白独斟。”
(2).浮现白色。 清 沈曰霖 《晋人麈·异闻》:“见其囚眼光泛白,身冷如冰。” 贺敬之 《重回延安--母亲的怀抱》:“高原的夜空渐渐地在泛白。”
《國語辭典》:信天翁  拼音:xìn tiān wēng
泛指鹱形目信天翁科的大型海鸟。特点为体大、嘴钩曲、鼻管状,飞翔力强。常立于水际,以乌贼或船上的剩食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