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8,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白蚁
素帷
素鳞
罂粟
朱槿
白拂
黑色
曳练
白毛
素羽
水马
青凫
霜木
白狐
素缣
《國語辭典》:白蚁(白蟻)  拼音:bái yǐ
动物名。昆虫纲等翅目。已知者约一千九百种,产于热带及亚热带。外形似蚂蚁,但体色较浅,身体较柔软。其社会结构极为一致,不像蚂蚁常因种别而异,多以木质为食。
《漢語大詞典》:素帷
丧事用的白色帷幕。文选·潘岳〈寡妇赋〉:“易锦茵以苫席兮,代罗幬以素帷。” 刘良 注:“居丧者寝苫张素帷。” 唐 于鹄 《哭凌霄山光上人》诗:“鬼火穿空院,秋萤入素帷。” 明 何景明 《除夕述哀》诗之二:“徒蹇素帷泣,奈此元室扃。”
《漢語大詞典》:素鳞(素鱗)
白色的鱼。亦用作鱼的泛称。 晋 王廙 《笙赋》:“厌瑶口之陆离,舞灵蛟之素鳞。” 唐 杜甫 《丽人行》:“紫驼之峯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 宋 刘仙伦 《鼓瑟》诗:“彩凤拂衣鸣翠竹,素鳞鼓鬣出寒波。”
分類:白色
《國語辭典》:罂粟(罌粟)  拼音:yīng sù
植物名。罂粟科罂粟属,二年生草本。叶椭圆形,互生,粗锯齿缘或具不整齐缺刻。夏季开花,花单生枝顶,花蕾向下,有红、紫、白等色。蒴果球形,孔裂,种子如粟粒,未熟时中有白浆,为制鸦片的原料。也称为「罂子粟」、「鸦片花」。
《國語辭典》:朱槿  拼音:zhū jǐn
植物名。锦葵科木槿属,常绿灌木。原产华西、华南。叶有柄,卵形,互生,粗锯齿缘或缺刻缘。花大,腋出,有朱红、黄、白或桃红色,雄蕊柱平滑无毛。蒴果阔卵形。易于栽植,供观赏,或种植作为绿篱之用。也称为「佛桑」、「扶桑」。
《漢語大詞典》:白拂
白色的拂尘。 晋 法显 佛国记:“在右边执白拂而侍。”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闍国:“ 拘摩罗王 作 梵王 之仪,执白拂而右侍。” 唐 李白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诗:“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宋 陆游 《余得木杖于秦望山中今三十年矣陇蜀万里未尝相舍戏赋长句赠之》:“青鞋白拂真相称, 湘 竹溪藤误得名。”
分類:白色拂尘
《國語辭典》:黑色  拼音:hēi sè
1.像煤或墨一样深暗的颜色。
2.恐怖的情境。如:「这位剧作家,善于在作品中制造黑色气氛。」
《漢語大詞典》:曳练(曳練)
铺开的白绢。常用以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 宋 司马光 《和王介甫巫山高》:“ 巫山 高, 巫山 之高高不极,寒江西来曳练长。”
《漢語大詞典》:白毛
(1).白色的毛。《诗·秦风·东邻》“有马白颠” 宋 朱熹 集传:“白颠,额有白毛,今谓之的顙。”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乡里为之谚曰:‘ 马氏 五常,白眉最良。’ 良 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 唐 骆宾王 《咏鹅》:“白毛浮緑水,红掌拨清波。”
(2).指白发。 唐 贾岛 《送路》诗:“叹命无知己,梳头落白毛。”
(3).指白色霉菌。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土木之败:“丁卯、戊辰年, 浙江 绍兴 ,山移地动,白毛遍生。” 闻捷 《海燕》:“我住的房子里,墙角、桌腿、箱盖、鞋帮,都长出了一层白毛,间或也杂有铜绿的斑点,散发着浓重的霉烂气息。” 何永鳌 《火焰山上四十天》:“两边的石墙上长满了白毛,一股呛人的霉气直往鼻子里钻。”
(4).茶名。 清 周亮工 《六安梅花片》诗:“緑舌遥从云际剪,白毛疑是雨前敷。”
《漢語大詞典》:素羽
白色羽毛。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中校之军,皆白裳、白髦、素甲、素羽之矰,望之若荼。” 晋 张华 《白鸠篇》:“白雀呈瑞,素羽明鲜,翔庭舞翼,以应仁乾。”
《漢語大詞典》:水马(水馬)
(1).古代传说中一种生在水中的怪兽。山海经·北山经:“﹝ 求如之山 ﹞ 滑水 出焉……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牛尾,其音如呼。”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神霄宫》:“泥牛吼月空长叹,水马嘶风漫可怜。”
(2).水黾的一种。身褐色,腹白色,两鬓,四足;常逆流疾步,轻快如飞。俗称水划虫。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将适江陵四十韵》:“雁儿争水马,燕子逐檣乌。” 仇兆鳌 注:“﹝水马﹞盖虾虫之类。” 宋 韩琦 《凉榭池上》诗:“游鳞惊触緑荷香,水马成羣股脚长。”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水黾
(3).海马的别名。见本草纲目·鳞四·海马
(4).一种轻快的船。多供竞渡用。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鳬,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全唐诗》卷七九六载《午日诗》:“兰汤备浴传 荆 俗,水马浮 江 弔 屈 魂。”
《漢語大詞典》:青凫
亦作“ 青鳧 ”。
(1).即野鸭。状似鸭而小,杂青白色,尤以绿头者为上品。太平御览卷九四八引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羽人﹞语毕,化为青鳧入天际。”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黄甲紫鳞,出没於繁藻;青鳬白雁,浮沉於緑水。” 唐 卢照邻 《和夏日幽庄》:“钓渚青鳧没,村田白鷺翔。”
(2).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卷四:“帝昇 望月臺 ,时暝望南端,有三青鸭羣飞,俄而止於臺……青鸭化为三小童,皆著青綺文繻,各握鲸文大钱五枚,置帝几前。身止影动,因名轻影钱。”后因以“青鳧”指钱。 南朝 梁元帝 《与诸藩令》:“即日青鳧朽贯,红粟盈仓。”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况復全抽素茧,雪板疑倾;併落青鳧,银山或动。”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一折:“倘或间少下青鳧,也强如凤城春色典琴沽。”
《漢語大詞典》:霜木
指树身白色如霜的古木。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天目山 ﹞山上有霜木,皆是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
《國語辭典》:白狐  拼音:bái hú
动物名。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分布于北极附近,是一种体形小、毛色白的狐类。以捕食小动物为生。也称为「北极狐」。
《漢語大詞典》:素缣(素縑)
白色的绢帛。宋书·恩倖传论:“素縑丹珀,至皆兼两。”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请以素縑,著之盟约。”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逸文:“ 巨济 先唱云:‘凭谁妙笔,横扫素縑三百尺;天下应无,此是 钱塘 湖上图。’”
分類:白色绢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