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卢世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卢世登,山西平阳府曲沃县北关厢人。进士出身。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历官夏邑县、滑县知县。

人物简介

维基
马允登(1548年—?),字叔先,号瀛浒,直隶河间府景州东光县民籍山西陵川县人。顺天府乡试第三十九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六十四名,三甲第二百六十六名进士。六年授山东齐河县知县。万历八年(1580年)六月考选福建道监察御史,九年巡按辽东,十五年二月升山东按察司副使。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兴福篇
福登。别号妙峰。山西平阳人。姓续氏。春秋续鞠居之后也。七岁。父母值凶岁死。无敛具。荐席而已。师无依倚。为里中富人牧羊。十二出家。十八携钵至蒲坂。先是。山阴王。建文昌阁于郡之东山。延僧朗公居之。师至。日行乞于市。晚投宿于阁中。适王出游。见之问朗。朗告之故。王曰。当善视此子。他日必成大器。朗遂留为弟子。会地大震。师被压不死。王闻奇之。谓师曰。子幸免大难。何不痛念生死大事乎。遂入中条山。闭关习华严观。取刺棘贴四壁。不设床坐。日夜鹄立棘中。如此三年。稍有开发。乃作偈一首呈山阴。山阴叹曰。此子见处早如是。不折之。他日或狂。因取宫人敝屣。割其底洗净。封寄之。附一偈曰。这片臭鞋底。封将寄与你。并不为别事。专打作诗嘴。师见之。即对佛作礼。以线系于顶上。自此绝无一言矣。三年破关往见王。则具大人相。王甚喜。乃曰。子虽知自己本分事。但未闻佛法。恐堕邪见。时介休山中。有法师讲楞严。促师往听。受具戒。作务而听。年二十七也。时王深敬三宝。居尝自恨不能瓢笠远游。一日谓师。为僧不游方。如井蛙耳。南方多知识。子宜往参。归来可当老夫行脚也。师遂行。遍历丛席。至南京天界。于无极老人座下。作净头。打扫粪秽。洗涤筹杖。众怪其处洁净异尝。知净头有道者。莫知为谁。憨师。时为副讲。侦之累日始得之。与纳交。且期同行参访。不旬日觅之。已潜行矣。师归见王。王喜问所参何人。师具述之。师意在居山。复入中条最深处。诛茆吊影。辟谷饮水者三年。大有开悟。王日重三宝。南山建大梵刹成。强出师居之。且欲求北藏经。欲师亲往。师住山日久。发长未剪。乃俗扮入京。藏板贮大内。非奉旨不可得。且久闭不发。师得之如掇焉。时憨师。先已至都下。听忠法师讲法。师于马上识之。下马相劳苦笑。谓憨曰。视我何如。憨曰。本来面目自在。因拉憨随藏出京。曰。子之宿愿耳。遂入五台龙翻石。冰雪堆中。得老屋数椽。共栖之。师夜游五顶。遣昏散。日刺舌血。书华严经。经完起无遮大会。结文殊万圣缘于塔院寺。凡一百二十日。九边八省缁白。赴会者路踵相继。法筵之盛。前所未有也。两宫贤师德。温旨屡降。私念大名之下难久居。因入芦芽结庵。将终身焉。圣母求师得之。为建大华严寺于芦芽绝顶。命师居之。更造万佛铁塔七成。紫柏尊者。手书法华经一部。安奉其中。寻奉慈圣懿旨。送藏云鸡足山。道出峨眉。礼银色光。密矢铜殿之愿。人弗知也。自滇还山阴。请修万固寺大殿。殿高十三丈。阔九丈。渭河病涉。行者苦之。大中丞李公。请建桥其上。师住二年。修桥十三孔。复受请建宣府大河桥两重。重三十二孔。大河。自胡地入中国。水势汹涌。最难为力。师竟成之。有若神助焉。二桥与殿。所费数百万金。师寔空手无一文。信施云集雨合。莫知所从来。福缘成就。殆不可思议也。既还芦芽。开石窟于宁化所。窟深广高下。各三丈五尺。镌华严世界十方佛刹图。万佛菩萨像。精巧细密。遂成一大道场。沈藩见而喜曰。胜因成就。好息心住山矣。师白峨眉未了之愿。王乃𢌿万金于师。取栈道入蜀。适王中丞象乾。总制其地。迎师问心要。因笑谓师曰。三大士兄弟行也。师于普贤如此。不虑观自在文殊。谓师不平等耶。师曰。贫道不过空拳。效奔走耳。若如所云。自有公等有力大人在。王曰。唯唯。师一言而三铜殿岿然矣。随殿各有渗金诸像。峨眉五台各一。普陀者不果行。安置南京之华山。两宫颁旨。为三山护持。复举七处九会道场。于台山永明寺。庆赞之。嗣后建太原之塔。修阜平之桥。又辟茶药庵于龙龙关。上亲书其额。又修滹沱河大桥。长五里。又修省城大塔寺。寻还台山。料理所建上下道场。立为十方丛林。不留法属一人。万历庚申八月。赐金佛绣冠千佛磨衲紫衣。并真来佛子之号。是冬十二月。示微疾。群鸟悲鸣。异光匝地。师乃集众开示毕。端坐而逝。年七十三。腊五十一。讣闻。两宫遣中尝侍致祭赐葬于永明之西冈。立塔焉。慈宫。别赐举葬之费。师貌不胜衣。语不出口。始以小王助道。终致圣天子圣母诸王为檀越。凡所营建。应念云涌。投足所至。遂成宝坊。动费辄累钜万。悉听能事有实行者主之。师萧远自如。一衲之外无长物。飘然若浮云之聚散。孤鹤之往来。苟非深證唯心。遇缘即宗。其能尔耶。侍御苏云浦。尝问道于师。深有契于心。乃曰。人以妙师。为福田善知识。而实不知其超悟处也。大司马汪伯玉。尝谓憨师。方今无可为公师者。唯妙峰耳。故憨师。倾心服之严事之。亦无两人也。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七
释福登,字妙峰。姓续氏,平阳人,续鞠居之裔也。生秉奇姿,唇掀齿露,鼻昂喉结。七岁失怙恃,为里人牧羊。年十二祝发,携一瓢至蒲坡,行乞村市,夜栖文昌阁庑下,阁为山阴王所建。一日,王晨出游,值登裴回阶间,见而异之,谓阁僧曰:“是子五官皆露,而神凝骨坚,他日造诣,殊未可量,曷善视之。”顷之,地大震,屋宇倾覆,登压于下,三日不死。王闻,益奇之,因修中条栖岩兰若,使居焉。登乃闭关习禅,取棘剌列四旁,以绝依倚,不设床坐,尽夜鹄立,三年心忽开悟。始至介休山,听讲《楞严》,遂受具戒。策杖南走,遍参知识,浮南海礼普陀而归。复于中条深处,诛茆辟谷,日饮勺水。又三年,大有会心,山阴王建梵宇于南山,延登居之。登每念二亲,幽灵未妥,卜吉迁葬。剌舌血书《华严经》一部,欲报劬劳,藉感人天。复下山设无遮大会,结文殊万圣缘。时明神宗御极,皇储久虚,遣官武当,祷祈请乞,礼视高媒。登闻之乃曰:“吾徒凡所为,皆为国报本,今宜专诚尽忠,为皇上祈子。”乃启会至百二十日,九边八省,缁白奔赴者,道路不辍。事毕,一钵飘然,结庵芦芽。期年,皇长子生。奉敕就芦芽建华严寺,造万佛铁塔于山巅,加赐金帛,命往秦晋中州饭僧已,忽念故山,往修万固寺,三载,塔殿楼阁,焕然一新。渭川河水病涉,宣府西院议建大河桥。登应命至,度之,水阔沙深,乃建桥二十三孔,亦竟成。尝愿范金成三大士像,以铜为殿,送三名山,各就其显化之地祀焉。己亥春,杖锡潞安,谒藩王。王适造渗金普贤像,送峨嵋。登言铜殿事,王问:“费几何?”登曰:“每座须万金。”王欣然,愿造峨嵋者,即具缁重,送登至荆州,听其监制,用取足于王。殿高广丈馀,渗金雕镂,诸佛菩萨像,精妙绝伦,世所未有。殿成,送至峨嵋。大中丞霁宇王公抚蜀,闻登至,请见,问心要有契,公即愿助南海者。乃采铜于蜀,就匠氏于荆门,工成,载至龙江。时普陀僧力拒之,不果往,遂卜地于南都之华山,奏圣母赐建殿宇安置,遂成一大刹。登乃造五台者,所施皆出于民间,未几亦就,乙巳春躬送至五台,议建台怀显通寺。上闻,遣御马太监王忠,圣母遣近待太监陈儒,各赉帑金往视,卜地建殿安奉。以丙午夏五月兴工鼎新,创立大殿,前后六层,周匝楼阁,重重列耸,规模壮丽,赐额“大护国圣光永明寺”。工竣,先事蛾嵋,继事南海。会倭夷搆难,海氛未靖,中途而止。乃三卜三吉,至得宝华山,诣京都奏请,特敕许之,赐予有加,慈圣太后更赐造寺金及藏经、佛像、幢幡之属。落成乃之五台,鸠工庀材。帝与太后复赐内帑建寺赐额,建华严七处九会道场,所费悉出内帑。初五台山路崎岖,行者苦之,至是平铺石片,三百馀里,溪有津梁,道有亭院,以相接待,迄今利赖。造桥于阜平县,赐名曰“普济”。筑庵于龙关外,敕曰“惠济院”。渴饮病医,皇慈施舍,岁费帑金。御书著妙峰额之于院,随颁龙藏,起阁供之。更创七如来殿。又于阜平立长寿庄,为太后祈福,建殿阁七层,赐“慈佑圆明”额,以尊异之。他如修会城道路石桥,皆人力所不能,登一一成之,人服其神。忽以微疾还山。一日,鸟雀翻飞,绕檐喧噪,逐之不去。登曰:“百鸟哀鸣,吾将行矣。”即命治龛,众见红光接引,端然而逝,寿七十有三。帝闻,赐葬祭,建塔于永明之西,御书封号“真正佛子妙峰高僧之塔”。太后赐金千两,布五百匹,供葬事。登起于孤微,刻志苦修,终身胁不著席,一衲外无长物。足迹所至,屡有建立,动费亿万,天子圣母王侯卿相,皆乐助其成,岂偶然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字以登,号文石。年十六从王畿讲学。万历十七年进士。由刑部主事改礼部,与顾宪成等同争神宗并封三王事,贬官,乞假归。生平尚风节,参与东林书院之会。又与同县史孟麟、吴正志为丽泽大会,东南人士争赴之。工画山水竹石。有《易学饮河》。
维基
张纳陛,字以登,号文石,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进士出身。万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主事,敕谕礼部,并封三皇子为王。纳陛谓册立重事,宜属大廷公议,今谕札出元辅一人乎?且创国二百年未有之礼。疏争之。赵南星主计,黜幽忤执政罢官,陛抗疏论救,谪判邓州,告假归。有《云声阁集》,善书画,卒时书「知死知生、何所畏惧」八字,敛手肃恭而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汝登,号泰宁。万历十一年进士。为南京刑部郎,善决狱,每多平反,南都民谣谓:“执法无阿海(瑞)与何。”官至江西布政使参政。有《圣授图理数解》、《孙子解》及《长芦盐法志》。
维基
何继高(1549年—?),字汝登,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顺天府乡试第五十一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二甲十九名进士。万历二十年(1592年)知福州府。时倭寇蹂躏潮、赣,闽海震动,继高练兵、措饷、筑城、侦谍,规画井然。甲午夏,米价骤涌,市民乘机聚掠,继高急发卫卒守军器局,分兵屯诸巷口,挺身抚谕,乱乃定。仍设策转粟潮、赣间,连岁饥而不害。寻迁长芦转运使,赴任日,军民遮留。万历三十年累官江西右参政兼佥事、分巡湖西道兼理袁州兵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应元,号海翁,晚号鹅池生。少能诗,善画。嗜酒慕侠,能骑射。年三十,以妻子儿女五人皆死,弃家远游。晚居江陵,知府徐学谟甚敬礼之。后游石首受辱,遂披发为头陀,不知所终。一说于万历十七年离徐学谟家,泛舟钱塘,投江死。有《鹅池集》、《燕石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应元,新河人。有鹅池生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孙成名(1549年—?),字登甫,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人,民籍。浙江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二十名,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进士。改庶吉士,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授福建道监察御史,九月奉差巡视凤阳等处仓粮,又查点坝上等仓,三年十二月条陈马政五事,四年巡按直隶,六年八月升江西按察司副使,以事贬青阳县知县,十二年擢礼部主客司主事,十三年七月与兵科左给事中王三馀担任山东乡试考试官,升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十月升湖广提学佥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保定府安肃人,字士登。万历八年进士,历河南佥事,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通历法,屡疏陈大统历之误,颇有所见。有《古今律历考》、《太乙书》、《山塞吟》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登,安肃人。万历庚辰进士,知繁昌县历汲县临汾升兵部主事累官按察使
维基
邢云路(1549年—?),字士登,直隶保定府安肃县(今河北省徐水县)龙山里人,民籍,天文学家。万历庚辰进士,官至陕西按察使。万历四年(1576年)顺天府乡试举人。万历八年(1580年),登进士第三甲第六十二名。初授山西繁峙县知县,母丧丁忧去职。服阙,补河南汲县,又遭父丧。补山西临汾县知县,历升河南佥事。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上言《大统历》得失。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被给事中曹于汴、御史孔贞一等拾遗参奏,冠带閒住。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礼部建议改历,留中不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邢云路献《七政真数》予朝廷。天启元年(1621年),治历有成,向朝廷详述日月交食分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597 【介绍】: 明顺德府唐山人,字从龙,号南滨。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山西。还朝。以立太子事不早决,阻力在郑贵妃,乃抗疏劾贵妃父郑承宪,朝士皆为之危,疏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大臣多人。旋出按河南。还,以次序当升京卿,而久无任命,乃移疾归。
维基
陈登云(1550年—1597年),字从龙,号南滨,直隶顺德府唐山县(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顺天府乡试第六十名,万历五年(157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八十名,登三甲第二百零八名进士。六年除河南鄢陵县知县,十一年征授河南道监察御史,初按辽左,次按山西,后按河南,直言敢谏,风裁峻厉。移疾归,不久卒。《明史》有传。
胡登明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胡登明,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江西乡试举人,二十二年任浙江兰溪儒学教谕,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官温州府太平县知县。
李应选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应选(1550年—?),字子登,山西平阳府赵城县人,军籍。万历元年山西乡试第十八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百四十七名,登三甲第一百四十六名进士。任河南西华县知县,调陕西韩城县。起补直隶大名府清丰县知县,行取户部员外郎,历升郎中,出为淮安府知府。
李登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李登,字伯庸,湖广承天府沔阳州景陵县人,官籍,万历初年解元,同进士出身。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湖广乡试第一名。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十六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二百零五名。官至大理寺评事。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景登,号泷川,广宁卫籍,山东益都人。山东辛卯科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登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十四名进士,历任猗氏县、宝坻县知县,仕至户部郎中,出为汉中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易登瀛(1552年—?),字君选,直隶河间府肃宁县人,民籍。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科顺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七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五十四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二百四十一名。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历官山东兖州府知府,二十年七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二十四年二月升本省布政司参政,复除湖广参政,二十六年十月升贵州按察使,升河南右布政使,三十三年八月升左布政使,三十四年七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万历三十五年六年被南京科道紏劾冒滥京堂,遂致仕归。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士登(1553年—1628年),字联之,号瀛阳,道号溟屿,河南河南府洛阳县人。原籍陕西咸宁,先祖客商于洛阳,遂定居。父李云,母张氏,生三子:李士名、李士登、李士其。李士登于隆庆元年丁卯(1567年)考取入府庠,万历元年癸酉副榜中秀才,万历七年(1579年)中己卯科河南乡试举人,万历八年(1580年)联捷庚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九名进士。初授陵川县知县。改任归德府教授,丁父忧。服阕,起补顺天府教授,又丁母忧去职。服除,起补顺天府教授,升国子助教,有学生顾起元、朱之蕃二人,后为名臣。升户部主事、员外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出任山东东昌府知府,期间发生临清民变,三年考绩,留升兖东道兵备副使,再升兖东道参政,改广西苍梧道参政兼佥事,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挂冠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