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98,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6  37  38  3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登手登脚
登孰
登台拜将
登坛拜将
登坛受钺
登堂入室
登鲔
登位太微
登厢
登样
登屿
登云履
登帐
登中天府
登轴
《漢語大詞典》:登手登脚
手脚用力伸缩蹬动。《金瓶梅词话》第五二回:“孩子便倘在蓆上登手登脚的怪哭,并不知 金莲 在那里。”
分類:手脚伸缩
《漢語大詞典》:登孰
同“ 登熟 ”。 《淮南子·览冥训》:“风雨时节,五穀登孰。”
《國語辭典》:登台拜将(登臺拜將)  拼音:dēng tái bài jiàng
任命将帅。参见「登坛拜将」条。《精忠岳传》第四回:「老友!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
《國語辭典》:登坛拜将(登壇拜將)  拼音:dēng tán bài jiàng
古代任命将帅时的隆重仪式。汉萧何推荐韩信给汉王,汉王将拜为大将。萧何说:「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见《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喻指任命将帅。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也作「登台拜将」。
《國語辭典》:登坛拜将(登壇拜將)  拼音:dēng tán bài jiàng
古代任命将帅时的隆重仪式。汉萧何推荐韩信给汉王,汉王将拜为大将。萧何说:「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见《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喻指任命将帅。唐。杨烱〈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贞观八年,诏特进代国公李靖为行军大总管。登坛拜将,授钺行师。」也作「登台拜将」。
《分类字锦》:登坛受钺(登坛受钺)
郑畋授武臣邠宁节度使制:推毂总戎,朝廷之重寄;登坛受钺,将帅之殊荣。
分类:斧钺
《國語辭典》:登堂入室  拼音:dēng táng rù shì
1.比喻学问或技艺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境界。参见「升堂入室」条。宋。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2.未经许可自行进入他人内室。如:「他竟然擅自登堂入室,简直目中无人。」
《國語辭典》:升堂入室  拼音:shēng táng rù shì
语本《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比喻学问或技艺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境界。《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娱心黄老,游志六艺,升堂入室,究其阃奥。」也作「登堂入室」、「入室升堂」。
《分类字锦》:登鲔(登鲔)
礼记:季春之月,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
分类:宗庙
《分类字锦》:登位太微
左贵嫔武帝纳杨皇后颂:登位太微,明德日盛。
分类:
《漢語大詞典》:登厢(登廂)
草名。即东廧,又名沙蓬。生于北方沙地,籽可食。辽史·二国外记传·西夏:“土产大麦、蓽豆……登厢草、沙葱。”《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东蘠彫胡” 清 叶树藩 按:“东蘠,《地里志》云:色青黑,实如穄子,十月始熟,出 幽 凉 乌丸 地,一名登厢。”参见“ 登相 ”。
《漢語大詞典》:登相
进位宰相。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 潞公 自 庆历 八年登相,至七十九岁以太师致仕。”
草名。即东廧,又名沙蓬。生于北方沙地,籽可食。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 六窠沙 ﹞沙深三尺……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國語辭典》:登样(登樣)  拼音:dēng yàng
时髦。如:「她这身打扮,真是登样,令人羡慕不已。」
分類:方言像样
《韵府拾遗 语韵》:登屿(登屿)
续墨客挥犀:有人泛海,风飘至一岛,时月明,见十数人连臂而登屿,俱裸形。舟人鸣锣骇之,复连臂大笑,入海而去。
《漢語大詞典》:登云履(登雲履)
道士作法时所穿的所谓能升入云端的鞋。红楼梦第一○二回:“法师们俱戴上七星冠,披上九宫八卦的法衣,踏着登云履,手执牙笏,便拜表请圣。”
《漢語大詞典》:登帐(登帳)
登记在帐簿上。红楼梦第一一○回:“ 凤姐 一想不差,转身就走,只得到 王夫人 那边找了 玉釧 彩云 ,才拿了一分出来,急忙叫 彩明 登帐,发与众人收管。”如:仓库管理员把各种物品一一登帐。
分類:登记帐簿
《分类字锦》:登中天府
周礼小司寇:岁终则令群士计狱弊讼,登中于天府。疏:必登断狱之书于祖庙。天府者,重其断刑,使神监之。
分类:议谳
《漢語大詞典》:登轴(登軸)
进任要职。 清 杜岕 《东山行》诗:“ 长江 画南北,公志耻登轴。”
分類: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