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浑脱(渾脫) 拼音:hún tuō
1.自然完美没有雕琢的痕迹。如:「他的作品越到晚期越显浑脱圆成。」
2.将动物的皮整张剥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以盛装物品、饮料,吹气后可为渡河的浮囊。《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
3.用整张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
4.流行于蒙古、中亚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头戴浑脱毡帽表演。《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新唐书。卷一一八。宋务光传》:「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
2.将动物的皮整张剥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以盛装物品、饮料,吹气后可为渡河的浮囊。《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
3.用整张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
4.流行于蒙古、中亚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头戴浑脱毡帽表演。《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新唐书。卷一一八。宋务光传》:「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
《漢語大詞典》:涂辙(塗轍)
(1).车轮的痕迹。比喻行事的途径。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置良田以廪生徒,储典籍以馈孤陋,宽其涂辙,而严其教条。”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序》:“ 宋 、 元 、 明 以来,品藻诗文,或加丹黄,判别高下,於是有评点之学;本朝以经艺试士,科场定例,又有点句勾股之学:皆因时适变,涂辙百出不穷。”
(2).车轮的痕迹。犹踪迹。 清 吴汝纶 《答严几道》:“但此诸书,必高材秀杰之士,乃能治之,若资性平钝,虽无西学,亦未能追其涂辙。”
(1).路中的轮迹。引申为途径,道路。 宋 欧阳修 《与大寺丞书》:“汝昨寄文字,比旧甚进,可惜中止,已得涂辙,可以力进也。”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诗文诸体,咸依草附木,未能自闢涂辙,故无派别之可言。”
(2).犹故辙。比喻常规,老路。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絶去故常,剗除涂辙,得意一往,乃佳。”
(2).车轮的痕迹。犹踪迹。 清 吴汝纶 《答严几道》:“但此诸书,必高材秀杰之士,乃能治之,若资性平钝,虽无西学,亦未能追其涂辙。”
(1).路中的轮迹。引申为途径,道路。 宋 欧阳修 《与大寺丞书》:“汝昨寄文字,比旧甚进,可惜中止,已得涂辙,可以力进也。”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诗文诸体,咸依草附木,未能自闢涂辙,故无派别之可言。”
(2).犹故辙。比喻常规,老路。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絶去故常,剗除涂辙,得意一往,乃佳。”
《漢語大詞典》:泥鸿(泥鴻)
《國語辭典》:脚手(腳手) 拼音:jiǎo shǒu
1.桌椅器物。《金瓶梅》第一三回:「见这边无人,方才上墙叫他,西门庆便用梯凳扒过墙来,这边早安下脚手接他。」《水浒后传》第一一回:「艄公水手共有百馀人,都乱鬨鬨收拾脚手、家伙。」
2.听候差遣的助手。《水浒传》第六六回:「因此累累寄书与梁中书,教道且留卢俊义、石秀性命,好做脚手。」《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到坟边把刀拨开雪地,俱是日间安排下脚手,下刀挑开石板下去。」
3.根底。《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论本朝人物》:「今人容易为异说引去者,只是见识低,只要鹘突包藏,不敢说破。才说破,便露脚手。」
4.诡计,暗中所采取的行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出》:「前日不是我走得疾,险些个遭小孙屠脚手。」也作「手脚」。
2.听候差遣的助手。《水浒传》第六六回:「因此累累寄书与梁中书,教道且留卢俊义、石秀性命,好做脚手。」《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到坟边把刀拨开雪地,俱是日间安排下脚手,下刀挑开石板下去。」
3.根底。《朱子语类辑略。卷八。论本朝人物》:「今人容易为异说引去者,只是见识低,只要鹘突包藏,不敢说破。才说破,便露脚手。」
4.诡计,暗中所采取的行动。《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出》:「前日不是我走得疾,险些个遭小孙屠脚手。」也作「手脚」。
《漢語大詞典》:纵迹(縱跡)
亦作“ 纵跡 ”。
(1).纵,通“ 踪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史记·酷吏列传》:“上问曰:‘言变事纵跡安起?’”《汉武故事》:“ 文成 诛月餘日,使者籍货 关 东还,逢之於漕亭。还言见之,上乃疑;发其棺,无所见,唯有竹筒一枚,捕验间无纵跡也。”《汉书·张敞传》:“吏逐捕穷窘,纵迹皆入王宫。” 王先谦 补注:“ 周寿昌 曰:‘纵即踪,谓踪跡也。’官本纵作踪。”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孙一元》:“盖其纵迹诡异,当时即莫之详也。”
(2).纵,通“ 踪 ”。追踪;跟踪。《明史·孝义传二·俞孜》:“ 孜 扶櫬归,誓必报讐,纵跡数十郡不可得。”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政事二》:“每旗以一户驻 英格 地方,巡缉纵跡。”
(1).纵,通“ 踪 ”。踪迹,行动所留下的痕迹。《史记·酷吏列传》:“上问曰:‘言变事纵跡安起?’”《汉武故事》:“ 文成 诛月餘日,使者籍货 关 东还,逢之於漕亭。还言见之,上乃疑;发其棺,无所见,唯有竹筒一枚,捕验间无纵跡也。”《汉书·张敞传》:“吏逐捕穷窘,纵迹皆入王宫。” 王先谦 补注:“ 周寿昌 曰:‘纵即踪,谓踪跡也。’官本纵作踪。”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孙一元》:“盖其纵迹诡异,当时即莫之详也。”
(2).纵,通“ 踪 ”。追踪;跟踪。《明史·孝义传二·俞孜》:“ 孜 扶櫬归,誓必报讐,纵跡数十郡不可得。” 清 梁章钜 《退庵随笔·政事二》:“每旗以一户驻 英格 地方,巡缉纵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