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口服疫苗  拼音:kǒu fú yì miáo
经口服用,预防疾病感染的疫苗,效力稳定。如小儿麻痹沙宾疫苗。
《国语辞典》:寄生虫病(寄生虫病)  拼音:jì shēng chóng bìng
由寄生虫感染所引起的疾病。
《国语辞典》:环境卫生(环境卫生)  拼音:huán jìng wèi shēng
人类生活环境周围的整洁。注重环境卫生可保护身体的健康和预防疾病的发生,其范围可广及影响人类身心及社会全体健康的物质环境因素。
《国语辞典》:健儿门诊(健儿门诊)  拼音:jiàn ér mén zhěn
为使儿童能有正常的生长和发育,避免疾病和死亡发生,卫生机构及医疗院所皆设有门诊,定期检视儿童,并给予预防注射及营养指导。
《国语辞典》:幽门狭窄症(幽门狭窄症)  拼音:yōu mén xiá zhǎi zhèng
病名。因胃幽门肌肉肥厚妨碍食物通过所引起的疾病。一般在婴儿出生二周后才发病,症状为吸吮母奶之后出现喷水状的呕吐,使病儿无法摄取充足的营养,体重有减无增。正式名称为「乳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症」。
《国语辞典》:医学检验所(医学检验所)  拼音:yī xué jiǎn yàn suǒ
以各种实验方法检查病人,提供医师疾病资料的地方。
《国语辞典》:眼球乾燥症  拼音:yǎn qiú gān zào zhèng
病名。人体因缺乏维他命A,而造成巩膜结膜发生乾燥鳞片状变化的疾病。
《国语辞典》:报告传染病(报告传染病)  拼音:bào gào chuán rǎn bìng
有显著的染疾病数及死亡数,必须纳入常规监视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报告传染病的层次低于法定传染病,得病的人通常必须自费医疗。如日本脑炎、小儿麻痹症、疟疾、百日咳、破伤风、开放性结核病、恙虫病、癞病等。
《国语辞典》:巴金森氏症  拼音:bā jīn sēn shì zhèng
病名。因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化而引起的疾病,由英人巴金松(Parkinson)发现。主要特徵为弯腰曲背、行动缓慢、面部呆板、言语含糊不清及双手震颤。也称为「柏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症」、「颤瘫」、「震颤麻痹」。
《国语辞典》:巴斯德菌症  拼音:bā sī dé jùn zhèng
一种动物疾病。由巴斯德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内脏的出血性炎症或肺炎为特徵。
《国语辞典》:败血脓毒症(败血脓毒症)  拼音:bài xiě nóng dú zhèng
病名。血液或淋巴系统遭受细菌感染引发全身菌毒各脏器化脓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忽冷忽热、食欲不振、头重及头痛等。衰弱甚者则呼吸促迫,非常危险。
《国语辞典》:柏金森氏病  拼音:bó jīn sēn shì bìng
病名。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西元一八一七年由英国医师柏金森提出,主要病症为弯腰曲背、行动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四肢颤抖、麻痹等。病因迄今未明,医学界仅知其病理及生理变化,患者年龄多在五、六十岁以上。也称为「震颤麻痹症」。
《国语辞典》:红斑性狼疮(红斑性狼疮)  拼音:hóng bān xìng láng chuāng
病名。一种自体免疫性结缔组织的疾病,可分为圆板状与全身性红斑性狼疮两种。圆板状红斑性狼疮是一种良性皮肤病,好发于脸部。全身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侵犯全身任何器官组织的疾病,病人血清内可发现多种自体抗体,多发生于年轻女性。主要症状有皮疹、脸颊出现典型蝶形红斑、皮肤对日光过敏,并以被侵犯的器官组织为临床表现,如关节痛、肝脾肿大等。治疗方面可用副肾皮质类固醇长期服药控制。目前的五年生存率已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国语辞典》:精神官能症  拼音:jīng shén guān néng zhèng
病名。一种轻度的机能性心理疾病。患者多因遭受挫折和冲突,过度防卫,而导致不适应的结果。主要症状有焦虑、紧张、恐惧、忧郁、逃避等。
《国语辞典》:动物传染病(动物传染病)  拼音:dòng wù chuán rǎn bìng
原指可由家禽、家畜传染给人的疾病;现指人与其他脊椎动物均可互相传染的疾病。如狂犬病、日本脑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