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瘢痍
(1).疤痕;伤痕。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上尝谓 敬德 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鏑之餘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 清 唐孙华 《种树》诗:“一朝触头面,殷朱血淋漓。困甚据蒺藜,生痏成瘢痍。”
(2).比喻过失,缺点。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怜我枯槁质,借润生华滋。肯效世俗人,洗刮求瘢痍。”
《國語辭典》:瘢痆  拼音:bān niè
疮痕。唐。韩愈、孟郊〈征蜀联句〉:「念齿慰黴黧,视伤悼瘢痆。」
分類:疤痕
《國語辭典》:麻点(麻點)  拼音:má diǎn
似麻子的斑点。
《漢語大詞典》:疤瘢
犹疤痕。《元典章新集·刑部·偷盗》:“ 王万四 将先犯刺字用火炙去,刺成人头龙形,遮盖疤瘢。”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仿佛蓦然瞥见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个疤瘢,因此引起震撼、颤栗和警惕。”
分類:疤痕
《漢語大詞典》:疤瘌
疤痕。参见"疤瘌流星"。
分類:疤痕流星
《國語辭典》:疤痆  拼音:bā niè
疤痕。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比似你悬了梁,损头发;刺了股,添疤痆。有甚光华?」
分類:疤痕
《國語辭典》:花面  拼音:huā miàn
1.形容女子貌美如花。唐。刘禹锡〈寄赠小樊〉诗:「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也作「花颜」。
2.形容女子的化妆。唐。徐昌图 木兰花诗:「汉宫花面学梅妆,谢女雪诗栽柳絮。」
3.传统戏曲人物角色行当中净角的俗称。参见「花脸」条。
《國語辭典》:花脸(花臉)  拼音:huā liǎn
传统戏曲人物角色行当中净角的俗称。包括:(1)地位较高、著重唱功的正净,称为「大花脸」。(2)注重功架、念白和做功,大多性格豪迈爽直,或有特殊性格的副净,称为「二花脸」。(3)扮演丑角的称为「小花脸」。另以粉饰及唱做的不同,而有铜锤花脸、架子花脸等。也称为「花面」。
《國語辭典》:小节(小節)  拼音:xiǎo jié
1.细微琐碎的事情或行为。如:「不拘小节」。《荀子。王制》:「大节是也,小节是也,上君也;大节是也,小节一出焉,一入焉,中君也。」
2.计算音乐最基本、有规律的节奏单位。表示乐曲强弱起伏的基本结构,每个小节内含有和拍号标明的拍子数相同的节拍。bar、measure中译名。
3.手指、足趾的首节。《黄帝素问灵枢经。卷一○。邪客》:「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
《國語辭典》:云翳(雲翳)  拼音:yún yì
1.阴暗的云。如:「碧蓝的天空里,没有一点云翳。」
2.眼球角膜因患凝脂翳等一类疾病而留下的一层薄的不透明组织。因如云如雾,故称为「云翳」。
《漢語大詞典》:獭髓(獺髓)
獭的骨髓。相传与玉屑、琥珀和合,可作灭疤痕的贵重药物。 晋 王嘉 拾遗记·吴:“﹝ 孙和 ﹞舞水精如意,误伤夫人( 邓夫人 )颊,血流污袴……﹝太医﹞曰:‘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此痕。’” 唐 吴融 《和韩致光侍郎》之二:“獭髓求鱼客,鮫綃托海人。” 元 张可久 《一枝花·牵挂》套曲:“猫眼嵌双转轴乌金戒指,獭髓调百和香紫蜡胭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花含葱靨,翠联珠串,金妆獭髓霞絃,玉铸鱼纹云輦。”
《國語辭典》:疮瘢(瘡瘢)  拼音:chuāng bān
疮伤瘉合后留下的痕迹。
《漢語大詞典》:瘢胝
疤痕和趼子。 宋 苏轼 《石鼓歌》:“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模糊半已似瘢胝,詰曲犹能辨跟肘。”
分類:疤痕趼子
《漢語大詞典》:战瘢(戰瘢)
作战受伤所留下的疤痕。
《國語辭典》:疮痕(瘡痕)  拼音:chuāng hén
创伤。《三国演义》第八七回:「每要赴川见先帝报雠,疮痕未合,不能起行。」《红楼梦》第四九回:「忙赶来瞧薛蟠时,见脸上身上虽有疮痕,并未伤筋动骨。」
《漢語大詞典》:节子(節子)
木材上的疤痕。是树木的分枝在干枝上留下的节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