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疟疠(瘧癘)
疟疾;疟疫。 唐 杜甫 《病后遇王倚饮赠歌》:“疟癘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清 孙枝蔚 《忆十三弟议诸商助饷闻已入城》诗:“八月湖风大,飢儿疟癘加。”
分類:疟疾
《漢語大詞典》:痎疟(痎瘧)
疟疾的通称。亦指经年不愈的老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张隐庵 集注引 马莳 曰:“痎疟者,疟之总称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痎疟疟母》:“痎疟经年久不愈,疟母成块结癖癥。”注:“痎疟,经年不愈之老疟也。”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七:“然自去冬得痎疟疾,辗转至今,屡愈屡作。”
《漢語大詞典》:痁疾
(1).疟疾。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年在中身,疢维痁疾。” 宋 钱愐 钱氏私志:“明节 刘后 ,一时遭遇,宠倾六宫,忽苦痁疾。”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去年冬末得痁疾,绵歷三时。” 清 唐孙华 《余与匪莪侍御同日病疟戏简》诗:“胡为八月朔,痁疾并时作。”原注:“痁,疟也。”
(2).患疟疾。旧唐书·高宗纪下:“八月辛丑,上痁疾,令太子受诸司启事。”
《漢語大詞典》:鬼疟(鬼瘧)
疟疾。古时迷信以为此病是疟鬼作祟所致,故称。 唐 李商隐 《异俗》诗之一:“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参见“ 疟鬼 ”。
《漢語大詞典》:疟鬼(瘧鬼)
旧时迷信,谓疟疾为鬼作祟,称“疟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昔 顓頊氏 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 江水 ,为疟鬼;一居 若水 ,为魍魎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 唐 韩愈 《谴疟鬼》诗:“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宋 陆游 《病疟两作而愈》诗:“久出天魔境,胡为疟鬼来。”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到 药王庙 去烧股香,省得疟子鬼儿老跟着您!”
《國語辭典》:摆子(擺子)  拼音:bǎi zi
疟疾的别名。参见「疟疾」条。
分類:疟疾
《漢語大詞典》:寒热病(寒熱病)
即疟疾。 方光焘 《疟疾》:“初起的时候不过头痛,怕冷,怕热,倒也不十分在意;以为大约受了点外感,不久便可痊愈,后来那寒热竟是间日一发,她才明白她得了寒热病了。”《花城》1981年第1期:“他茫然、惶恐,象得寒热病一样颤抖。”参见“ 疟疾 ”。
分類:疟疾
《國語辭典》:疟疾(瘧疾)  拼音:nüè jí
病名。是以疟蚊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其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及溶血等。因疟原虫之种类不同,及人体抵抗力强弱有别,患者会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状发作。也称为「打摆子」、「冷热病」。
《漢語大詞典》:疟病(瘧病)
疟疾。 唐 杜甫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疟病餐 巴 水,疮痍老 蜀 都。”参见“ 疟疾 ”。
分類:疟疾
《國語辭典》:疟疾(瘧疾)  拼音:nüè jí
病名。是以疟蚊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其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及溶血等。因疟原虫之种类不同,及人体抵抗力强弱有别,患者会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状发作。也称为「打摆子」、「冷热病」。
《漢語大詞典》:疾疟(疾瘧)
指疟疾。左传·定公四年:“水潦方降,疾疟方起。”
分類:疟疾
《漢語大詞典》:半更子
疟疾。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三:“一色的病:寒热不分清,烧黄了眼珠。说是‘半更子’,不是;说是‘伤寒’,也不是。”
分類:疟疾
《漢語大詞典》:疟子(瘧子)
疟疾。用于口语。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蚊子叮了才发疟子呢。看咱们这儿,蚊子打成团。” 张天翼 《最后列车》:“他腿子像发疟子似地抖索。”
分類:疟疾口语
《漢語大詞典》:痁病
疟疾。 南朝 齐 谢朓 《酬德赋》:“昔痁病於 漳 滨,思继歌而莫写。”
分類:疟疾
《國語辭典》:冷热病(冷熱病)  拼音:lěng rè bìng
1.疟疾的别名。参见「疟疾」条。
2.比喻情绪起伏不定、变化极大。如:「她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真像得了冷热病。」
分類:疟疾情绪
《國語辭典》:瘴疠(瘴癘)  拼音:zhàng lì
人因接触到山林间湿热蒸发毒气所生的疾病。唐。沈佺期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诗:「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唐。杜甫梦李白〉诗:「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漢語大詞典》:疾作
(1).努力劳作。庄子·至乐:“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韩非子·显学:“耕者则重税,学士则多赏,而索民之疾作而少言谈,不可得也。”艺文类聚卷三五引 汉 王褒 《僮约》:“勤心疾作,不得遨游。”
(2).谓疟疾发作。孟子·离娄下:“ 子濯孺子 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 孙奭 疏:“今日我疟疾发作,不可以执弓而敌之,我必死矣。”
《漢語大詞典》:疟鬼(瘧鬼)
旧时迷信,谓疟疾为鬼作祟,称“疟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昔 顓頊氏 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 江水 ,为疟鬼;一居 若水 ,为魍魎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 唐 韩愈 《谴疟鬼》诗:“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宋 陆游 《病疟两作而愈》诗:“久出天魔境,胡为疟鬼来。”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到 药王庙 去烧股香,省得疟子鬼儿老跟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