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疟鬼(瘧鬼)
旧时迷信,谓疟疾为鬼作祟,称“疟鬼”。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昔 顓頊氏 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 江水 ,为疟鬼;一居 若水 ,为魍魎鬼;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 唐 韩愈 《谴疟鬼》诗:“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宋 陆游 《病疟两作而愈》诗:“久出天魔境,胡为疟鬼来。” 老舍 《龙须沟》第一幕:“到 药王庙 去烧股香,省得疟子鬼儿老跟着您!”
《漢語大詞典》:驱疟(驅瘧)
祛除疟疾。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杜甫:“《诗话》云:有病疟者, 子美 曰:‘吾诗可以疗之。’病者曰:‘云何?’曰:‘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其人诵之,疟犹是也。 杜 曰:‘更诵吾诗云: 子章 髑髏血模糊,手提掷还 崔大夫 。’其人诵之,果愈。” 宋 杨万里 《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之八:“不须 杜 句能驱疟,只诵 长峯 遣闷诗。”本此。
分類:祛除疟疾
《國語辭典》:蚊子  拼音:wén zi
动物名。双翅目蚊科。形体细长,胸部有一对翅膀和三对细长的脚。雄蚊主食花蜜和植物汁液,雌蚊则多数以人畜的血液为食。卵产于水面,孵化为水生幼虫孑孓。能传染黄热病、疟疾、丝虫病和登革热。也称为「白鸟」、「豹脚」、「蚊虫」。
《漢語大詞典》:蚊子船
即小炮艇。船身极小,故称。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闰二月二十日》:“西国巡海快船而外,另有砲船一类,其大者亦能行远;小者专以往来浅水,扼守口隘, 英国 号曰蚊子船。” 郑观应 《盛世危言·水师》:“蚊子船者,助守砲臺及海口之船,状其渺小而名也,船仅十五六丈,吃水仅六七尺。”
《國語辭典》:疟疾(瘧疾)  拼音:nüè jí
病名。是以疟蚊为媒介而散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其症状有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及溶血等。因疟原虫之种类不同,及人体抵抗力强弱有别,患者会有隔日或隔二日的症状发作。也称为「打摆子」、「冷热病」。
《漢語大詞典》:病痁
患疟疾。新唐书·姚崇传:“ 崇 病痁移告,凡大政事,帝必令 源乾曜 就咨焉。” 宋 曾慥 高斋漫录:“老姥自言病痁求药,公随行偶有药,取以遗之。” 明 宋濂 《题王鲁公致仕诰》:“会病痁新起,精神昏昧。”
《国语辞典》:打寒  拼音:dǎ hán
患疟疾。《金瓶梅》第五八回:「妈妈便气了一场病,打了寒,睡在炕上半个月。」
《國語辭典》:逃疟(逃瘧)  拼音:táo nüè
逃避疟疾的传播。疟疾流行有固定的时间,从前民间以为可在这段时间内易地以躲避疟的感染。
《漢語大詞典》:痎痁
泛指疟症。亦指疟疾发作。 清 钱谦益 《后饮酒》诗之四:“秋风多惨悽,中人如痎痁。”
分類:疟疾发作
《漢語大詞典》:疠痎(癘痎)
恶性疟疾。亦指患恶性疟疾的人。 唐 元稹 《痁卧闻幕中诸公徵乐会饮因有戏呈三十韵》:“毕竟图斟酌,先须遣癘痎。”
《國語辭典》:瘅疟(癉瘧)  拼音:dān nüè
中医上指一种疟疾。其主要症状为发高烧、不打寒颤、胸闷烦燥、口渴、呕吐等。
《國語辭典》:寒疟(寒瘧)  拼音:hán nüè
中医上指发冷多、发热少的疟疾。也称为「牝疟」。
《國語辭典》:痞子  拼音:pǐ zi
1.恶人、流氓。如:「不知他是不是个痞子?」
2.不良心性。如:「耍痞子」。
《漢語大詞典》:疟母(瘧母)
疟疾久不愈,气血亏损,瘀血结于胁下而成痞块,称“疟母”。 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疟病:“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上·疟:“麦蘖,并治食疟,消疟母。”《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痎疟疟母》:“痎疟经年久不愈,疟母成块结癖癥。”注:“疟母,久疟腹中成块癖也。”
《漢語大詞典》:温疟(温瘧)
中医指先发烧后发冷的疟疾。《素问·疟论》:“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復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疟疾治法》:“先热后寒名温疟,白虎汗多合桂君。”
《漢語大詞典》:隔日疟(隔日瘧)
疟疾病之一种。比喻重复发作的毛病。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 弘正 之学 杜 者,生吞活剥,以撏撦为家常,此 鲁直 之隔日疟也;其黠者又反脣於西江矣。”
《漢語大詞典》:痁泄
疟疾而又泄痢(水泻痢疾)。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 元和 十二年秋七月日,病痁泄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