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质疑问难(質疑問難)  拼音:zhí yí wèn nàn
提出怀疑困惑的问题,请求解答。《宋史。卷四三○。道学四。黄灏传》:「朱熹守南康,灏执弟子礼,质疑问难。」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滦阳消夏录三》:「窃听绪论,虽已经月,终以不得质疑问难为恨。」
《漢語大詞典》:主少国疑(主少國疑)
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宋史·奸臣传一·章惇:“方今主少国疑, 宣训 事犹可虑。” 载涛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载沣与袁世凯的矛盾》:“ 张之洞 则明白地说出什么‘主少国疑,不可轻于诛戮大臣’。”
《漢語大詞典》:着疑
怀疑;起疑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元普 心下着疑,想道:‘我那里来这样远亲?’”
《漢語大詞典》:驻疑(駐疑)
停留迟疑。古尊宿语录卷二三:“游山日促路嶮巇,结束行装莫驻疑。”
分類:停留迟疑
《高级汉语词典》:谪疑
指摘怀疑
《漢語大詞典》:众駴朋疑(衆駴朋疑)
众人惊恐疑虑。 清 薛福成 《〈曾文正公奏疏〉序》:“公奋然踔起里閈,众駴朋疑,惎挠笑侮,孑立寡助,进退交困,公前后持一节不少挫。”
《漢語大詞典》:众难群疑(衆難羣疑)
谓众人心中都有疑难。语本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羣疑满腹,众难塞胸。” 严复 《原强续篇》:“众难羣疑曰:‘是必有强国焉阴助之耳;不然, 倭 乌能如是!’”
《分类字锦》:攒疑烧起(攒疑烧起)
李中 题柴司徒亭假山诗 萤影夜攒疑烧起,茶烟朝出认云归。
分类:萤火
《分类字锦》:宛疑麻姑
李白 赠嵩山焦鍊师诗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中有蓬莱客,宛疑麻姑仙。
分类:女冠
《国语辞典》:投杼之疑  拼音:tóu zhù zhī yí
比喻谣言众多,就连最亲信的人也会动摇坚定的信念。参见「投杼」条。《周书。卷三二。唐瑾传》:「孤知此人来二十许年,明其不以利干义。向若不令检视,恐常人有投杼之疑,所以益明之耳。」
《漢語大詞典》:无容置疑
不会错,毫无疑问。例如:无容置疑的优越性。
分類:不会
《國語辭典》:析疑匡谬(析疑匡謬)  拼音:xī yí kuāng miù
解析疑义,纠正谬误。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无有斐然继起者,爰合三家之注订之,芟柞繁芜,补增阙略,析疑匡谬,频有更定。」
《國語辭典》:无可置疑(無可置疑)  拼音:wú kě zhì yí
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如:「无可置疑,经过努力后,他的成绩比上次进步多了。」
《漢語大詞典》:听微决疑(聽微決疑)
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史记·循吏列传:“ 李离 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 司马贞 索隐:“言能听察微理,以决疑狱。”
《漢語大詞典》:哃疑
妄言惑人。 清 吴骞 拜经楼诗话二九:“正如里塾小儿学作对句,以字多者为能,盲师矜喝,瞽子哃疑,宜其谓七言最难合作,甚於五律也。”
分類:妄言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