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邛疏 朝代:西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说中西周时人。曾为封史。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数百年。常往来出入于太室山中。
卬疏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相传为周封史,能行气炼形,煮石髓而服之,谓之石钟乳。至数百年,往来太室山中,有卧石藏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南海人,字元流。性廉洁,为尚书郎。熟习典章制度,为九卿所重。有向源行贿者,源便与绝交。后从司徒上书言事,触怒权贵,废于家,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东海兰陵人,字仲翁。少好学,受《春秋》于孟卿。征为博士太中大夫。宣帝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广为少傅,后徙为太傅。在位五年,上疏请求退职,帝许之。散所赐金与族人故旧,并谓“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有《疏氏春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东海兰陵人,字公子。疏广兄子。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时,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旋拜为少傅。后从广议,同辞归故里。
疏耽 朝代:东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山阳高平人。为“八及”之一。
疏勒王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全三国文·卷五十六
王名未见。(案,疏勒王和得当灵帝时,其王王不见于史,至《隋书》始复有《疏勒传》,此条可补史阙。)

人物简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新罗国湘州薛氏子也。丱年入道。随师游学无常处。时三藏玄奘公。化王中原。偕友将造之。事见湘法师传。因缘既忤。踪迹遂乖。任性逍遥。一无定止。会王置百座。召名德讲仁王经本州。以宿硕闻。或以其行污𧮂不纳。居无何。夫人病脑痈。医祷皆莫效。卜曰。宜致神剂赤县地。于是遣使西度。海冥涨中。忽见人邀至龙君所。宫殿严丽。徒从庄萧。盖非世间耳目所及。君自称钤海。谓使曰。汝夫人青帝第三女也。其于佛法尤有愿力。金刚三昧经者。乃二觉圆通。示菩萨行也。我尝得之。而未易流通。今以夫人之病。而发机焉。则岂惟夫人利益而已。因持刀裂其腨肠。入散经三十许纸。其内外用蜡纸缠滕。而傅以他药。且曰。恐所历有魔事。故为此耳。又曰。可请大安圣者诠次缀缉。元晓法师造疏讲释。如是则虽雪山阿伽陀药不过也。大安者。形服素诡异。每击铜钵井市中。唱大安大安。王至是亟召安。安曰。但将经来。即以义理。釐为八品而去。然终不肯见王。晓得经。即疏之牛车上。成五卷。且设几案笔砚于牛两角间曰。本始二觉。此经指也。姑以表之耳。寻尅日于黄龙寺开阐。浮薄者忌其能。窃之以逃。王命限三日。更出略疏三卷。以急疗治。晓宣吐雍容。辩抗敏锐。称扬弹指声沸于空。其曰。昔日采百椽时。虽不预会。今朝横一栋处。惟我独能。所以讥曩者之𧮂焉。众有惭色。后不知所终。
宋高僧传·卷第四 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元晓。姓薛氏。东海湘州人也。丱䰂之年惠然入法。随师禀业游处无恒。勇击义围雄横文阵。仡仡然桓桓然。进无前却。盖三学之淹通。彼土谓为万人之敌。精义入神为若此也。尝与湘法师入唐。慕奘三藏慈恩之门。厥缘既差息心游往。无何发言狂悖示迹乖疏。同居士入酒肆倡家。若志公持金刀铁锡。或制疏以讲杂华。或抚琴以乐祠宇。或闾阎寓宿。或山水坐禅。任意随机都无定检。时国王置百座仁王经大会遍搜硕德。本州以名望举进之。诸德恶其为人。谮王不纳。居无何。王之夫人脑婴痈肿。医工绝验。王及王子臣属祷请山川灵祠无所不至。有巫觋言曰。苟遣人往他国求药。是疾方瘳。王乃发使泛海入唐募其医术。溟涨之中忽见一翁。由波涛跃出登舟。邀使人入海睹宫殿严丽。见龙王王名钤海。谓使者曰。汝国夫人是青帝第三女也。我宫中先有金刚三昧经。乃二觉圆通示菩萨行也。今托仗夫人之病为增上缘。欲附此经出彼国流布耳。于是将三十来纸。重沓散经付授使人。复曰。此经渡海中恐罹魔事。王令持刀裂使人腨肠而内于中。用蜡纸缠縢以药傅之。其腨如故。龙王言。可令大安圣者铨次缀缝请元晓法师造疏讲释之。夫人疾愈无疑。假使雪山阿伽陀药力亦不过是。龙王送出海面。遂登舟归国。时王闻而欢喜。乃先召大安圣者黏次焉。大安者不测之人也。形服特异恒在市廛。击铜钵唱言大安大安之声。故号之也。王命安。安云。但将经来不愿入王宫阈。安得经排来成八品。皆合佛意。安曰。速将付元晓讲。馀人则否。晓受斯经正在本生湘州也。谓使人曰。此经以本始二觉为宗。为我备角乘将案几。在两角之间。置其笔砚。始终于牛车造疏成五卷。王请剋日于黄龙寺敷演。时有薄徒窃盗新疏。以事白王。延于三日。重录成三卷。号为略疏。洎乎王臣道俗云拥法堂。晓乃宣吐有仪解纷可则。称扬弹指声沸于空。晓复昌言曰。昔日采百椽时虽不预会。今朝横一栋处唯我独能。时诸名德俯颜惭色伏膺忏悔焉。初晓示迹无恒化人不定。或掷盘而救众。或噀水而扑焚。或数处现形。或六方告灭。亦杯渡志公之伦欤。其于解性览无不明矣。疏有广略二本。俱行本土。略本流入中华。后有翻经三藏。改之为论焉。 系曰。海龙之宫自何而有经本耶。通曰。经云。龙王宫殿中有七宝塔。诸佛所说。诸深义别有七宝箧满中盛之。谓十二因缘总持三昧等。良以此经合行世间。复显大安晓公神异。乃使夫人之疾为起教之大端者也。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姓薛。东海湘州人。三学淹通。彼土谓为万人之敌。时国王置百座仁王经大会。遍搜硕德。本州以名望举进之。王不纳。居无何。王之夫人。脑婴痈肿。医工绝验。王及王子臣属。祷请山川灵祠。无所不至。有巫觋言曰。苟遣人往他国求药。是疾方瘳。王乃发使泛海入唐。募其医术。溟涨之中。忽见一翁。由波涛跃出登舟。邀使人入海。睹宫殿严丽。见龙王。王名钤海。谓使者曰。汝国夫人。是青帝第三女也。我宫中先有金刚三昧经。乃二觉圆通。示菩萨行也。今托仗夫人之病。为增上缘。欲附此经。出彼国流布耳。于是将三十来纸。重沓散经。付授使人。复曰。此经渡海中。恐罹魔事。王令持刀裂使人腨肠。而内于中。用蜡纸缠縢。以药傅之。其腨如故。龙王言。可令元晓法师造疏讲释之。夫人疾愈无疑。龙王送出海面。遂登舟归国。时王闻而欢喜。乃召元晓。造疏成五卷。王请剋日于黄龙寺敷演。号为略疏。晓乃宣吐有仪。解纷可则。称扬弹指。声沸于空。疏有广略二本。俱行本土。略本流中华。后有翻经三藏。改之为论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上党人,俗姓连。居京师崇福寺。有《楞严经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连氏。齐大夫称之后。上党潞人。九岁从舅氏之有名称于释门者出家。久之辞去游学。教旨禅宗毗尼之道。靡不探讨。年四十。犹宿留京辇。时故相房公融。已捐馆舍。其子弟居赐第。一日请斋尚未饭。出经一函曰。此相公在南海时。所译楞严经十卷。今筵中仅十僧。可僧各一卷以结缘。悫坐次当四。得经见富楼那问生起义。文婉而理玄。遂誓作疏流通。及归所住崇福寺。遽画文殊菩萨像。且诵其名号。十年志益不衰。忽梦文殊乘狮子。入其口。由是下笔若神助。大历丙子也。及疏就。又梦文殊自口出。成三卷。今盛行于世。 一说荆州度门寺神秀禅师入内得其本。未几馆陶沙门慧震。传之于悫而流通焉。 既而蜀之资中恒沇法师。作义章。号资中疏云。
宋高僧传·卷第六 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惟悫。俗姓连氏。齐大夫称之后。本凭翊人。官居上党为潞人也。九岁割爱冠年纳戒。母氏昆弟归于法门。故悫从其受教。澜漪内湛葳𦼆外发。嗜学服勤必无倦色。乃辞渭阳寻师隶业。或经筵首席。或论集前驱。或参问禅宗。或附丽律匠。其志渊旷欲皆吞纳之。年临不惑尚住神都。因受旧相房公融宅请。未饭之前宅中出经函云。相公在南海知南铨。预其翻经。躬亲笔受首楞严经一部。留家供养。今筵中正有十僧。每人可开题一卷。悫坐居第四。舒经见富楼那问生起义。觉其文婉其理玄。发愿撰疏。疏通经义。及归院矢誓写文殊菩萨像。别诵名号计一十年。厥志坚强遂有冥感。忽梦妙吉祥乘狻猊自悫之口入。由兹下笔若大觉之被善现谈般若焉。起大历元年丙午也。及将彻简。于卧寐中见由口而出。在乎华严宗中。文殊智也。勒成三卷。自谓从浅智中衍出矣。于今盛行。一说楞严经。初是荆州度门寺神秀禅师在内时得本。后因馆陶沙门慧震于度门寺传出。悫遇之著疏解之。后有弘沇法师者。蜀人也。作义章开释此经。号资中疏。其中亦引震法师义例。似有今古之说。此岷蜀行之。近亦流江表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吉州新淦人。初投本州元證禅师出家。辞师赴东都,复至江西参洞山良价,为其法嗣。又历参大沩安和尚、明招德谦诸僧,曾与香严智闲、岩头全豁、镜清道怤等僧论道。晚住抚州疏山,世称疏山和尚。撰有《四大等颂略》、《华严长者论》等。后梁时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宋高僧传》避宋太祖讳作光仁。约为晚唐时人,禅宗僧侣,嗣洞山良价。曾参大安和尚,又尝与香严智闲、镜清道怤等论道。撰有《四大等颂略》、《华严长者论》等。《宋高僧传》卷一三、《祖堂集》卷八、《景德传灯录》卷一七均有传,后二书录存匡仁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不知何许人。丛林号矮师叔。以其形质矬陋也。然气槩精爽。其说法。且不以杖拂为用。时时扪抚木蛇。或问焉。则曰。曹家女也。机办宏峻。四方学者所严惮。盖洞山门下之雄杰士也。 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仁云尺五头巾。又问。如何是尺五头巾。仁云圆中取不得。 仁一日举香严旨重不得全话。问镜清云。怤道者作么生会。镜清云全归旨重。仁云作么生不得全。清云个中无旨路。仁云始惬病僧意。 冬至上堂。僧问如何是冬来意。仁云京师出大黄。 仁迁化时有偈曰。我路碧空外。白云闲处闲。世有无根树。黄叶风送还。又著四大等颂。李长者华严论略。行世。既入龛。有白鹿。屈膝龛前。
宋高僧传·卷第十三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东京封禅寺圆绍传
释光仁。不知何许人也。其形矬而么么。幼则气槩凌物。精爽殆与常不同。早参洞山深入玄奥。其辩给又多于人也。尝问香严禅师。答微有偏负。曰某累茧重胝而至。得无劳乎。唾地而去。后居临川疏。山。毳客趋请颇有言辞。著四大等颂略华严长者论行于世。终入龛中。已有白鹿至灵前屈膝而起。时众谓为作吊焉。次筠州白水院释本仁。不知何许人也。得心于洞山法席。仁罕谈道。而四方之人若影之附形。却之还至。乃徇丹阳人请住。无几时。天复中至洪井高安白水院聚徒。垂欲入灭。先触处告违。乃集众焚香曰。至香烟尽处是某涅槃时。如其言端坐而化。次龙牙山释居遁。姓郭氏。临川南城人也。年殆十四警世无常。而守恬。淡白亲往求出家于庐陵满田寺。于嵩山受具戒。已思其择木。乃参翠微禅会。迷复未归莫知投诣。闻洞上言玄格峻。而躬造之。遁少进问曰。何谓祖意。答曰。若洞水逆流即当为说。而于言下体解玄微。隐众栖息。七八年间孜孜戢曜。时不我知。久则通矣。天策府楚王马氏素藉芳音。奉之若孝悌之门禀毗长矣。乃请居龙牙山妙济禅院。侁侁徒侣常聚半千。爰奏举诏。赐紫袈裟。并师号證空焉。则梁贞明初也方岳之下。号为禅窟。窥其室得其门者亦相继矣。至龙德三年癸未岁八月。遘疾弥留。九月十三日归寂。遁出世近四十馀龄。语详别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9—959 【介绍】: 五代时僧。俗姓宗。十岁于汴京相国寺出家,礼智明为师。习新章律典,独趣深旨,时号律虎,请益者日众。后晋高祖钦仰之,诏入内道场,赐紫,署真法大师。时以为新章律宗主。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宗氏。其乡里。则未之闻也。世守儒素。母赵亦斋洁。产楚之夕。光烂一室。邻落惊讶。七岁偶入寺见佛像。辄作礼。归问其父曰。夫以黄金色相。坐莲华上。岂佛独然。馀者亦能如此否。父曰。蠢动含灵皆可得佛。而况人哉。梵欣然愿出家。十岁即为相国寺明智弟子。体貌岐嶷。异群童。识者知其为法门伟器。既受具。究习新章。毗尼之奥。独能深入。时辈莫之敌。因号律虎。王公大人。日造门请益。周天福间。诏入内道场。赐紫伽梨。仍署号真法大师。充新章宗主。凡妃主之入道者。皆为授戒。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首北面西。无疾而终。寿七十一。夏五十。
宋高僧传·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澄楚。姓宗氏。不知何许人也。爰祖暨考。偕贲丘园高蹈不仕。母赵氏妊楚也。忽畏膻臊之臭。及乎诞生之夕。光烂充室邻落咸惊。洎当七岁亲党携之入寺。见佛像辄嗟叹而作礼。归家问父曰。唯佛独尔馀者如何。父曰。蠢动皆佛何况人矣。楚曰。儿愿学佛聊报二亲劬劳。其父默而许旃。至十岁于相国寺礼智明为师。未几有童子聚戏而招诱之。楚曰汝何愚騃好嬉戏耶。且雪山善财亦童子。还如是否。旁有闻者奇之曰。子异日成法门伟器必矣。受具已来习新章律部。独能辄入毗奈耶窟穴。然其击难酬答露牙伸爪。时号律虎焉。王公大人请益者日且众矣。晋高祖闻而钦仰。诏入内道场赐紫袈裟。寻署大师号真法焉。自此皇宫妃主有慕法者求出家。命楚落发度戒。表里冰霜更无他物。命为新章律宗主焉。以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无疾而终。首北面西示佛涅槃相也。俗龄七十一。僧夏五十。始末临坛度僧尼八千馀人。门人慧照等。依西域法焚之。得碎身分构砖塔缄藏之。左街首座悟皎作舍利塔记焉。 系曰。楚师明律时号宗主者何。通曰。律有三宗。砺素宣是欤。宗各有主故云也。观夫是名也岂无稽古乎。通曰。宗主二字出阿含经也。论曰。原夫人有人法禁戒威仪是也。天有天法光洁静虑是也。我佛利见据于大千。化境斯宽法门必众。举其会要不过戒也。定也慧也。此三为路。出其生死之乡。专一为门通其涅槃之域。若乃资乎急用在乎毗尼。毗尼防闲三业。三业皆净六尘自祛。圣贤践修何莫由斯道也。故论云。生死流转者。三缚缚心。心难解脱。当知此唯善说法律能令解脱。非由恶说。因是而窥。禁律乃度世之检括也。且夫菩萨戒净则彰离垢之名。辟支戒完则引无师之智。声闻戒足时俱解脱而可期。内众戒坚招感人天之不坠。由是观之。戒法之时大矣哉。自所推能从言索理。则毗尼也。木叉也。因则声教律焉。果则别解脱焉。直以时论三世诸佛咸同制也。横从界说十方净刹悉共行之。所以优波离过去七佛咸以戒律嘱累之。论云。戒如捉贼。善擒制也。定如缚贼。用机械也。慧如杀贼。清道路也。以此成功立效。克取究尽三菩提者。决达清静之域也。戒律之功。功无与比。矧以此法在师而不在资。唯闻佛制。行内而不通外。无许俗传。故曰。曲授秘方。赐诸内众。事有悬合物宜象求。在乎家人严君设训。家人嗃嗃同佛制教焉。妇子嘻嘻同佛听门矣。一听一制见其猛以济宽。一阴一阳见其开物成务。夫如是知戒律是佛之家法明矣。大则三聚感三身于果中。小则形俱持尽形于因地。受既如是。随则若何。有威仪焉。有细行焉。为有顺违乃生持犯。由是繁广因事制宜。及佛泥丸集成律藏初唯水乳相合一家之业无殊。后则参辰各墟。五部之分不类。梦氎之占徵矣。宗轮之论作焉。剡浮树高分影犹归于月窟。阿耨池溢下流。须到于孟津。迨夫大教东传梵书西至。甘露本天人之食。汉土争尝。金乌还海上之飞东方旧识。除经已译问律何传。起后汉灵帝建宁三年。初翻义决律。次有比丘诸禁律至。即曹魏法时三藏游于许洛。睹魏土僧无律范。于嘉平中译羯磨僧祇戒本。此乃此方戒律之始也。自尔萨婆多律先化关中。五分僧祇风行雨施。迦叶遗部戒本独来。婆粗富罗闻名而已。况乎僧祇部者。法显赍归诸师判注云。是根本大众所传。非是百载五宗也。今著传家疑其未可何耶。所览僧祇现本止三十卷。文因有数疑。一本小而末大(谓诸部文多僧祇卷略)二中不含五部意。三不应大集悬记也。或曰。此略本传此方。犹法华华严等经钜万亿颂中略出一分也僧祇亦尔。又说昙无德律译有重单。准僧传止觉明口诵也。若据律序有支法领重译之文焉。如此古今相竞且无指归。以义交徵其辞必息。寻律文本即知异同。如众学戒初题云。尸叉罽赖尼如破伊兰叶。言此是觉明本也。如言式叉迦罗尼如破伊罗叶。即是支法领本也。又一本三十卷。一本六十卷。谓纸墨分开不定非也。分三十为六十。不其太相悬谬矣。若斯二译皂白已分。复次元魏已前。诸受戒者用四分羯磨纳戒。及乎行事即依诸律为随何异乎执左氏经本专循公羊之传文也。至魏孝。文世。有法聪律匠。于北台山始手披口释。道覆律师随听抄记。遂成义疏。权舆既尔。肯构繁乎。天轮而只候中星。大鼎而唯提附耳。邺中法砺唐世怀素。新旧两名各擅其美。砺乃成实有部受体双陈。素唯寻祖萨婆开宗独步。其有终南上士澄照大师。肸蚃三生逡巡千里。交接天人之际。优游果證之中。知无不为。绳愆纠谬。以护持教法为己任者。实一代之伟人焉。是以天下言行事者。以南山为司南矣。丁乎大历新旧疏家互相短长。敕集三宗律师重加定夺。时如净为宗主判定二家。当建中中始言楷正。号佥定疏是也。至今东京三宗并盛。至于秉法出没不伦。殊涂同归。师资尚异。至若成公演化灵崿敷扬。不离三辅之间。俱僝百工之巧。文纲道岸自北徂南。发正辅篇从微至著。道流吴会实赖伊人。净公作评家之师。源尚致感通之瑞。或抗表论没官之物。或成图證结界之非。或杰立一方。或才雄七众。述锋芒之义记。出豕亥之疑文。或𣂊帖纷拿。或整齐龃龉。若匪乘时之哲。便应逸气之英。不令像运之中微降年唯永。终使寿星之下照法命唯长。道假人扬其在兹矣。近以提河水味转不如前。座像尘埋仍观更没。大小乘之交恶。上中下之相凌。活寄四邪行违七聚。威仪既缺生善全亏。谓律为不急之文。放僧落自由之地。马令脱辔象阙施钩。不习律仪难调象马。遂令教法日见凌夷。短则行果微亡。折则年龄减少。合夫洪范中凶短折也。又曰。慈父多败。子脱或翻恶归善。变犯成持。或众主之劝修。或名师之训导。假王臣之外护。必法教之中兴。如是则同五福中之一寿五考终命欤。又曰。严家无格虏。故云。毗尼是正法之寿命焉此科所班乃是鍊金液转还丹之手。劝人服之。使其近添其寿远则升仙。故我世尊凡制一戒获其十利功德。意在令正法久住耳。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姓宗。诞生之夕。光烂充室。洎七岁。亲党携之入寺。见佛像。辄嗟叹作礼。归家问父曰。唯佛独尔。馀者如何。父曰蠢动皆佛。何况于人。楚曰。儿愿学佛。聊报二亲劬劳。其父许之。至十岁。于相国寺礼智明为师有童子聚戏而招诱之。楚曰。汝何好嬉戏耶。雪山善财亦童子。还如是否。旁有闻者奇之曰。子异日成法门伟器必矣。受具已来。习新章律部。辄入毗柰耶窟穴。其击难酬答。露牙伸爪。时号律虎。王公大人请益者日众。晋高祖闻而钦仰。诏入内道场。赐紫袈裟。号真法大师。自此皇宫妃主。有慕法者。从楚落发度戒。命为新章律宗主焉。以显德六年十月十一日无疾而终。 楚师明律。时号宗主者何。律有三宗。砺素宣是。人有人法。禁戒威仪是也。天有天法。光洁静虑是也。要不过戒也。定也慧也。此三为路。出其生死之乡。专一为门。通其涅槃之域。若乃资乎急用。在乎毗尼。防闲三业。三业皆净。六尘自祛。圣贤践修。何莫由斯。自此而推。从言索理则毗尼也。木叉也。因则声教律焉。果则别解脱焉。直以时论。三世诸佛。咸同制也。横之界说。十方净刹。悉共行之。所以优波离过去七佛。咸以戒律嘱累之。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浮梁人,字圣传,号疏懒翁。李弥世子。幼颖悟,长于《》学,受知于尚书朱貔孙、京尹吴益,奏补登仕郎。治家严。亦能诗。
乔疏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高邮人,字立之。以孔孟之道教谕乡里,从学者多以文行知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青州临淄人,字希得。原名罔,字公疏。笃学好古,有时名。年四十余,同进士出身,真宗命改今名。因拒权臣王钦若罗致,闲居多年,始补历城主簿。后通判兖州。仁宗天圣初,上言力陈丁谓之伪、寇准之冤。再迁殿中丞、知棣州卒。门人私谥存道先生。有《山东野录》。
全宋诗
贾同,字希得(清雍正《山东通志》卷二八之二作德),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初名罔,字公疏,年四十馀,同进士出身、真宗命改今名。补历城主簿,改通判兖州。仁宗天圣中知棣州,卒。门人谥曰存道先生。有《山东野录》七篇,已佚。《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二七九
贾同,字希得,初名罔,字公疏,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笃学好古,有时名,大中祥符四年,年四十馀方举进士。补历城主簿,为大理评事,通判兖州。天圣初上书,言丁谓欺罔君上,寇准忠亮,时人以为难。再迁殿中丞,知棣州卒。门人谥曰存道先生。有《山东野录》七篇。《宋史》卷四三二《儒林传》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