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药韵》:宣略(宣略)
宋书颜师伯传:师伯杀贼甚众,上嘉其功,诏曰:师伯宣略命师,合变应机,济戍奋怒,一月四捷,支军异部,骋勇齐效,频枭名王,大歼群丑,朕用嘉叹,良深于怀。
《骈字类编》:土略
左传: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阎之土,以供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
《骈字类编》:化略
晋书刑法志:或计过以配罪。或化略不循常。
《韵府拾遗 药韵》:诚略(诚略)
宋书宗越传:帝下诏曰:屯骑校尉南清河太守谭金,彊弩将军童大壹,车骑中兵参军沈攸之,诚略沈果,忠干勇鵱,消荡氛翳,首制鲸凶,宜裂山河,以酬勋义。
《韵府拾遗 药韵》:遍略(遍略)
梁书刘杏传:詹事徐勉举杳及顾协等五人入华林,撰遍略,书成,以本官兼廷尉正。
《漢語大詞典》:讹略(訛略)
(1).谓音译的讹误和省略。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闍那崛多》:“本国有寺,名曰 大林 ,遂往归投,因蒙度脱,其郁波弟耶?此云常近受持者,今所谓和上,此乃 于闐 之讹略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闍那崛多》:“ 闍那崛多 , 隋 言 德志 , 北贤豆 揵陀囉国 人也, 隋 言 香行国 焉。”自注:“ 贤豆 ,本音 因陀罗婆陀那 ,此云主处,谓天帝所护故也, 贤豆 之音,彼国之讹略耳。”《中国佛教·翻译名义集》:“至于 玄奘 、 义净 等新译经论中名相的音译,多和旧译不同,而 奘净 二师往往认旧译为讹略。”
(2).错误和漏略。 元 李好文 《〈太常集礼稿〉序》:“遂暨一二同志蒐罗比校,访残脱,究讹略,其不敢遽易者,亦皆论疏其下。”
(2).错误和漏略。 元 李好文 《〈太常集礼稿〉序》:“遂暨一二同志蒐罗比校,访残脱,究讹略,其不敢遽易者,亦皆论疏其下。”
《骈字类编》:渠略
大戴礼:蜉蝣有殷。殷,众也。蜉蝣,殷之时也。蜉蝣者,渠略也。朝生而暮死。称有何也?有见也。
《漢語大詞典》:声略(聲略)
犹威略。《北齐书·文宣帝纪》:“威灵斯畅则荒远奔驰,声略所播而隣敌顺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