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五法界
【佛学次第统编】
五法界:
一、有为法界 是即事法界也。
二、无为法界 是即理法界也。
三、亦有为亦无为法界 是即事理无碍法界也。
四、非有为非无为法界 是亦事理无碍法界也,以事即理则非有为,理即事则非无为故也。
五、无障碍法界 是即事事无碍法界也。
此五法界,就有为无为之二,分别四句,更加该收四句之一门,为五门也。
法界三观(二)
【佛学次第统编】
华严法界观云法界三观:「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下升上,渐次深广,然修之者,但一道竖穷,展转圆妙。非初观外,别有二三。良以举一即三,全三是一故也。」
一、真空观 谓非虚妄念虑曰真,非形碍色相曰空,故简情妄,以显真性。使见色非实色,举体全是真空。令见空非断空,举体全是真性。如是则能廓清尘而空色无碍,泯智解而心境俱融,故名真空观。
二、理事无碍观 谓性净明体曰理,形相分限曰事,故观广大之理,咸归一尘。即了一尘之色,通遍法界。是则融万相之虚相,全一真之明性,理事交彻,无碍圆融,故名理事无碍观。
三、周遍含容观 谓无所不在曰周遍,无法不摄曰含容,故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是则一多无碍,大小相含。互摄互容,重重无尽。显隐自在,神用不测。真可谓入华严无尽法界之境,故名周遍含容观。
一多法界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有一法界多法界。
一、一法界 六大不改其性,自然缘起而成一切法,是故一切法即六大,六大即一切法也。然其在能生六大之位,则诸法差别之相亡泯,唯坚湿暖动无碍了知之法性六德而已,无相而平等,故云一法界,一者平等无差别之义也。
二、多法界 多法界者,于一切法根原能造之六大位,而事事物物差别之相,历然存在也。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俗语佛源】
小说《西湖佳话·南屏醉迹》中有济公的一段话:「你一个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岂不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况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几根木头?」这种关于空间大小平等、涉入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在大乘经中多有反映。《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谓:「以须弥(高山名)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楞严经》卷二也说:「不动道场,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万国土。」《华严经》更是反复论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贤行愿品》说:「一切诸世界,入一微尘中;世界不积聚,亦复不离散。」又如《梵行品》说:「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中国的华严宗在《华严经》的教义基础上,建立了「事事无碍」、「一多相容」、「微细相容」、「唯心回转」等宗义。华严宗认为:见须弥山高广,是自心作大;见芥子微细,是自心作小。而须弥山和芥子本无大小之别,故得以涉入无碍。 (李明权)
开眼界
【俗语佛源】
「眼界」即「眼根」,为六根之一,大致相当今天所说的视觉器官,包括眼球和视神经等。因为六根属于「十八界」中的一类,所以「眼根」亦名「眼界」。能够维持自相,不与他相混淆,称为「界」。眼界与色界相对,产生眼识界(视觉)。如《心经》:「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楞严经》中有「开眼见明,名为见外」之句,「开眼」,犹睁眼。为佛菩萨像画眼点睛,也称为「开眼」或「开光」(光、光明,指眼)。如《禅林象器笺·垂说门》谓:「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眼不但是人身的传神处,而且还是智慧的象征。如佛教中有慧眼、法眼、佛眼等说。在禅宗那里,「开眼」常用作开悟、觉悟的代称。如《五灯会元》卷二十:「汝解心已极,但欠著力开眼耳。」看到了以前未见到过的东西,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俗语谓之「开眼界」。如《中国现在记》第十一回:「想起金山是最有名的地方,一向没有去过,今日天气晴明,正可前去开开眼界」。又如《新华文摘》1991年第5期:「昆仑山口某油库壮观、新奇的一幕使我大开眼界。」(李明权)
花花世界
【俗语佛源】
佛教关于「世界」的说法很多。如《华业经》说:「佛土生五色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又《梵网经》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下。后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如《说岳全传》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夺取宋室江山。」又如《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众所住的花花世界。」(李明权)
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俗语佛源】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义》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岂得以世俗男女分别而论。」又如《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么又来管你凡间什么闲争闲闹斗?」(李明权)
二义──世界二义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
〔一、世迁流义〕,世迁流者,谓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迁流也。只如昨日是过去,今日是现在,明日是未来,如此迁移流动,无有间歇也。
〔二、界方位义〕,界方位者,谓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有定位,不相混乱也。
三观──法界三观
【三藏法数】
(出华严法界观)
法界三观者,乃帝心尊者依华严经而立也。法界即所观之境,三观即能观之观。此三种观,虽自下升上,渐次深广,然修之者,但一道竖穷,展转圆妙,非初观外别有二三,良以举一即三,全三是一,故也。
〔一、真空观〕,谓非虚妄念虑曰真,非形碍色相曰空。故简情妄以显真性,使见色非实色,举体全是真空。令见空非断空,举体全是真性。如是则能廓情尘,而空色无碍;泯智解,而心境俱融,故名真空观。
〔二、理事无碍观〕,谓性静明体曰理,形相分限曰事。故观广大之理,咸归一尘;即了一尘之色,通遍法界。是则融万象之虚相,全一真之明性。理事交彻,无碍圆融,故名理事无碍观。
〔三、周遍含容观〕,谓无所不在曰周遍,无法不摄曰含容。故观全事之理,随事而一一可见;全理之事,随理而一一可融。是则一多无碍,大小相含,互摄互容,重重无尽,隐显自在,神用不测,真可谓入华严无尽法界之境,故名周遍含容观。
三欲──欲界三欲
【三藏法数】
(出翻译名义)
〔一、饮食欲〕,谓凡夫之人于种种美味饮食多生贪爱,是名饮食欲。
〔二、睡眠欲〕,谓凡夫之人心多暗塞,不能勤修道业,唯耽睡眠,是名睡眠欲。
〔三、淫欲〕,谓一切男女,互相贪染,起诸欲事,是名淫欲。
三苦对三界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一、苦苦对欲界〕,谓三界受生,无非是苦。欲界诸境逼迫,苦中复苦,故云苦苦对欲界。
〔二、坏苦对色界〕,谓乐坏时,苦名为坏苦。如色界天受禅味之乐,报尽还于五道受生死苦,故云坏苦对色界。(五道者,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行苦对无色界〕,谓虽无苦乐之境,任运心有生灭,名为行苦。如无色界中,虽无质碍之色,而有漏心识自然是苦,故名行苦对无色界。
四持──世界四持
【三藏法数】
(出华严经疏)
经云: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庄严世界海住在其中。(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一、能持风轮〕,谓此风轮,能持香水海,而使安住,故曰能持风轮。
〔二、所持香海〕,谓此香水海,因为风轮所持而得安住,故曰所持香海。
〔三、海出莲华〕,谓此香水海中,出生大莲华,为世界种,十方刹土皆为大莲华之所含摄,故曰海出莲华。
〔四、华持刹海〕,谓此大莲华,能持世界刹海,安住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故曰华持刹海。(刹,梵语具云刹摩,华言土田。)
四轮持世界
【三藏法数】
(出佛祖统纪)
轮取持载之义。华严经云:三千大千世界依于水轮、风轮、空轮。不言金轮者,文略也。(三千者,小千、中千、大千也。今言三千大千者,总别兼称也。)
〔一、金轮〕,大地之下有金轮,起世因本经云:水上有风,吹转此水,于上成金,如熟酥生膏,是名金轮。
〔二、水轮〕,金轮之下有水轮。菩萨藏经云:最上风轮,为水轮之所依止,其水量高六十八百千由旬。(梵语由旬,华言限量。)
〔三、风轮〕,水轮之下有风轮。菩萨藏经云:风轮量高六万八千俱胝。(梵语俱胝,华言百亿。)
〔四、空轮〕,风轮之下有空轮。华严经云:空无所依。虽无所依,然由众生业感,世界次第安住。
五种结界相
【三藏法数】
(出善见毗婆沙律)
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三业,故云净住也。)
〔一、方相〕,方相者,谓结界之地,其形方正也。以其四方或一方有长流之水,则以水为界相;若是无源,不常流者,则不可为界相。或有树,则以树为界相;若是枯朽之树,及不相连者,亦不可也。或有路,则以路为界相;若是断绝之路,亦不可也。或有石,则以石为界相;若是散漫之石,亦不可也。此处若无水、树等,则当立石或种树于四边,以为界相也。
〔二、圆相〕,圆相者,谓结界之处,其形团圆也。以此处或水、树等,其势周围圆绕,或立石种树,以为界相也。
〔三、鼓形相〕,鼓形相者,谓结界之处,如鼓之形也。以此处或水或路等,生势状如鼓形,或立石种树,以为界相也。
〔四、半月形相〕,半月形相者,谓结界之处,如半月之形也。以此处或水或路等,生势状如半月,或立石种树,以为界相也。
〔五、三角相〕,三角相者,谓结界之处,其形三角也。以此处水路等三角围绕,或立石种树以为界相也。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三藏法数】
(出入楞伽经)
七种境界者,即诸佛、菩萨所證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者,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明慧性,以此慧性分明照了,是名慧境界。
〔三、智境界〕,谓既发慧明,则成智用,智力现前,于一切法无所不知,是名智境界。
〔四、见境界〕,谓智用既成,则发正见,正见现前,则无诸邪妄,是名见境界。
〔五、超二见境界〕,谓正见现前,则能超过断、常二见,是名超二见境界。(断、常二见者,谓外道妄计此身灭已,再不更生,是名断见。复计此身灭已,后当更生,是名常见也。)
〔六、超子地境界〕,子地,即登地菩萨,等视众生,犹如一子,谓诸佛菩萨,能以第一义心,发明智慧,正见现前,则超于十地,而成正觉,是名超子地境界。(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菩萨得證此地,能发生佛法,故言地也。)
〔七、如来自到境界〕,谓诸如来,以性自性第一义心,成就世间、出世间上上之法,是名如来自到境界。(如来性自性者,性即不迁不变之义,谓如来以此之性,而为自性也。成就世间、出世间者,世间即示同人法而化他也。出世间即同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也。上上法者,唯佛与佛能究竟自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