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9,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三千大千世界藏
三法道界
三昧耶界
三界
三界床
三界雄
三界眼
三界尊
三界藏
三界一心
三界六道
三界八苦
三界九地
三界火宅
佛类词典(续上)
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藏
三法道界
三昧耶界
三界
三界床
三界雄
三界眼
三界尊
三界藏
三界一心
三界六道
三界八苦
三界九地
三界火宅
三千大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大千世界)
【佛学次第统编】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义:
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数千倍之,谓之小千世界,二禅统一小千。
第二、中千世界 以小千千倍之,谓之中千,三禅统一中千。
第三、大千世界 合中千千倍之,谓之大千,四禅统一大千。
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世界。
(术语)须弥山为中心,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大千世界)
【佛学次第统编】
三千大千世界者,有三重义:
第一、小千世界 以世界之数千倍之,谓之小千世界,二禅统一小千。
第二、中千世界 以小千千倍之,谓之中千,三禅统一中千。
第三、大千世界 合中千千倍之,谓之大千,四禅统一大千。
以三次言千,故云三千大千世界。
大千世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名中千世界。中千加千倍名大千世界。
【佛学常见辞汇】
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俗语佛源】
形容广大而又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五灯会元》卷一:「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以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中,共有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三十三天,百亿夜摩天,百亿兜率天,百亿乐变化天,百亿他化自在天,百亿梵世天。百万二禅天。一千三禅天,总为第四禅天所覆,是名大千世界。(亿有四等,一以十万为亿,二以百万为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今言百亿者,则以千万为亿也。)
(术语)三千大千世界也。经说世界有小千中千大千之别。合四大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名小千世界。小千加千倍名中千世界。中千加千倍名大千世界。
【佛学常见辞汇】
是佛教说明世界组织的情形。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顶,在忉利天的上空有六欲天,再上则为色界十八天,及无色界四天。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咸海,咸海之外有大铁围山。在咸海四方有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俗语佛源】
形容广大而又丰富的世界。《楞严经》卷四说「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后来,「世界」成了一个偏义复词,仅含空间的意思。佛经中说,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释氏要览·界趣》)《五灯会元》卷一:「遍观三千大千世界,觅普贤不可得见,而来白佛,佛曰:『汝但于静三昧中起一念,便见普贤。』」据说,我们人类等所在的「大千世界」名叫「娑婆世界」,由释迦牟尼教化。一个「大千世界」包含十亿个世界,而宇宙中有无数的「大千世界」(见《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李明权)
【三藏法数】
谓以一千个中千世界,则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中,共有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三十三天,百亿夜摩天,百亿兜率天,百亿乐变化天,百亿他化自在天,百亿梵世天。百万二禅天。一千三禅天,总为第四禅天所覆,是名大千世界。(亿有四等,一以十万为亿,二以百万为亿,三以千万为亿,四以万万为亿。今言百亿者,则以千万为亿也。)
三千大千世界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胜鬘经之语。胜鬘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为藏也。」
(术语)胜鬘经之语。胜鬘经宝窟中本曰:「隔别故称为界,三千苞含人物,目之为藏也。」
三法道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于此三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三法,谓成就有三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三法具,即得成就也。(中略)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终大界之界,非驮都也。于界道当中而行,故名不越耳。」
(名数)本尊之身与真言及印,曰三法道,此三法之界畔,曰三法道界。言真言行者,于此三法界内修行,不可越此界畔也。大日经密印品曰:「不越三法界道界,圆满地波罗蜜。」义释十曰:「此明力故,能满诸地,能令修者得现三法,谓成就有三法,谓本尊之身真言及印等。此三法具,即得成就也。(中略)不越三法道界者,此界是终大界之界,非驮都也。于界道当中而行,故名不越耳。」
三昧耶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三昧耶之法门也。密教之总称。
(术语)言三昧耶之法门也。密教之总称。
三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千差万别,区其大别,不外一欲二色三无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界,限也、别也。谓三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梵语阿迦腻吒,华言质碍究竟。一十八天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三、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术语)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参见:四禅天))。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参见:四空处)),说出俱舍论世间品,三界义。图表三界则如图。
【佛学常见辞汇】
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佛学次第统编】
凡夫心行,虽千差万别,溯其本根,不外一爱二见。有情业力,虽千差万别,究其实际,不外一恶二善三定。众生种类,虽千差万别,区其大别,不外一欲二色三无色。
【三藏法数】
(出华严孔目)
界,限也、别也。谓三界分限各别不同,故名界也。
〔一、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梵语阿鼻,华言无间。第六他化天者,假他所化而自娱乐也。
〔二、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梵语阿迦腻吒,华言质碍究竟。一十八天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三、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四天者,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三界床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病床譬三界之苦处。智度论七十一曰:「从三界床起,我当作佛。」
(譬喻)以病床譬三界之苦处。智度论七十一曰:「从三界床起,我当作佛。」
三界雄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伏一切之魔障。无量寿经上曰:「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伏一切之魔障。无量寿经上曰:「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三界眼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人之眼,使避生死之险难者。佛般泥洹经下曰:「佛为大明,三界中眼。」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众生之眼,能令众生避开生死的痛苦。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人之眼,使避生死之险难者。佛般泥洹经下曰:「佛为大明,三界中眼。」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众生之眼,能令众生避开生死的痛苦。
三界尊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尊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我今稽首三界尊。」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中的众生所共同尊重的圣人。
(术语)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尊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我今稽首三界尊。」
【佛学常见辞汇】
佛的德号,因佛是三界中的众生所共同尊重的圣人。
三界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界包含一切众生之烦恼业果。故为藏。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三界含藏一切众生的烦恼。
(术语)三界包含一切众生之烦恼业果。故为藏。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三界含藏一切众生的烦恼。
三界一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界唯一心)
(术语)(参见:三界唯一心)
三界唯一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古来华严经之偈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经三十七卷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六十华严经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然,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取此二颂文一经之主意者。不知为谁创造。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中的一切境界和事物都是由心所造的。
(术语)古来华严经之偈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经三十七卷十地品曰:「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六十华严经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然,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取此二颂文一经之主意者。不知为谁创造。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中的一切境界和事物都是由心所造的。
三界六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界之中有六道。(参见:六道)
(术语)三界之中有六道。(参见:六道)
六道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六趣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是也。此六者,乃众生轮回之道途,故曰六道。众生各乘因业而趣之,故谓之六趣。法华经序品曰:「六道众生生死所趣。」法华玄义二曰:「约十法界谓六道四圣也。」(参见:六趣)
【佛学常见辞汇】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道,即能通之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道。
〔一、天道〕,天,即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者,忍也。于世苦乐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三、阿修罗道〕,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又言无端正,又言无天。此道或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宫殿严饰,怀猜忌心,常好斗战,是名阿修罗道。(无酒者,法华疏云:修罗于四天下,采华酝海为酒,鱼龙业力,其味不变,于是嗔妒,誓愿断酒,故云无酒。无端正者,修罗种类,男丑女端,故云无端正。无天者,净名疏云:此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又无天德,故云无天。)
〔四、饿鬼道〕,谓此道或居海底,或在人间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不得饮食。业重者,饥火炎炎,不闻浆水之名;次者,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轻者,时薄一饱,是名饿鬼道。
〔五、畜生道〕,畜生,亦云旁生。谓此道遍在诸处,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其类非一,互相吞啖,受苦无穷,是名畜生道。(旁生者,婆沙论云:形旁行旁。形旁者,谓身形横生,不正也;行旁者,谓其宿世所行之行,偏邪不正也。)
〔六、地狱道〕,谓此狱在地之下,而有镬汤剑树等苦,是名地狱道。
(名数)与六趣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是也。此六者,乃众生轮回之道途,故曰六道。众生各乘因业而趣之,故谓之六趣。法华经序品曰:「六道众生生死所趣。」法华玄义二曰:「约十法界谓六道四圣也。」(参见:六趣)
【佛学常见辞汇】
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因此六者是一切众生乘业而趣向之处,故又名六趣。
【三藏法数】
(出法华文句)
道,即能通之义,谓六道生死,展转相通,故名六道。
〔一、天道〕,天,即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是名天道。
〔二、人道〕,人者,忍也。于世苦乐之境,而能安忍,是名人道。
〔三、阿修罗道〕,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又言无端正,又言无天。此道或居海岸,海底,或居半须弥山岩窟,宫殿严饰,怀猜忌心,常好斗战,是名阿修罗道。(无酒者,法华疏云:修罗于四天下,采华酝海为酒,鱼龙业力,其味不变,于是嗔妒,誓愿断酒,故云无酒。无端正者,修罗种类,男丑女端,故云无端正。无天者,净名疏云:此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非天,又无天德,故云无天。)
〔四、饿鬼道〕,谓此道或居海底,或在人间山林中,或似人形,或似兽形,不得饮食。业重者,饥火炎炎,不闻浆水之名;次者,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轻者,时薄一饱,是名饿鬼道。
〔五、畜生道〕,畜生,亦云旁生。谓此道遍在诸处,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其类非一,互相吞啖,受苦无穷,是名畜生道。(旁生者,婆沙论云:形旁行旁。形旁者,谓身形横生,不正也;行旁者,谓其宿世所行之行,偏邪不正也。)
〔六、地狱道〕,谓此狱在地之下,而有镬汤剑树等苦,是名地狱道。
三界八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在迷界之八苦。即生老病死之四苦与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之四苦也。(参见:苦)
【佛学常见辞汇】
生活在三界中的人们有八种的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术语)在迷界之八苦。即生老病死之四苦与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之四苦也。(参见:苦)
【佛学常见辞汇】
生活在三界中的人们有八种的痛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苦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术语)梵语豆祛Duh!kha,逼恼身心之谓也。佛地经五曰:「逼恼身心名苦。」大乘义章二曰:「逼恼名苦。」
【三藏法数】
苦即逼迫之义,谓或遇恶缘恶境,身心受其逼迫。要览云:逼恼身心曰苦。是也。
三界九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区分三界为九地。(参见:九地)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下起地狱,上至他化天,其中众生,因有淫食二欲,故名欲界。下起初禅,上至有顶,其中众生,虽已断欲,尚有色身,故名色界。再上则四空天,其中众生,并色身亦无,故名无色界。九地者:欲界汇为一地,名五趣杂居地。色界有四地,即初禅名离生喜乐地,二禅名定生喜乐地,三禅名离喜妙乐地,四禅名舍念清净地。无色界有四地,即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合为九地。
(术语)区分三界为九地。(参见:九地)
【佛学常见辞汇】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下起地狱,上至他化天,其中众生,因有淫食二欲,故名欲界。下起初禅,上至有顶,其中众生,虽已断欲,尚有色身,故名色界。再上则四空天,其中众生,并色身亦无,故名无色界。九地者:欲界汇为一地,名五趣杂居地。色界有四地,即初禅名离生喜乐地,二禅名定生喜乐地,三禅名离喜妙乐地,四禅名舍念清净地。无色界有四地,即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合为九地。
九地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名九有。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三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舍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为散地,并有欲故,合为一地。离生喜乐地者,即色界初禅,与寻伺即觉观相应,已离欲界之苦,而生喜乐,故立为一地。定生喜乐地者,即色界第二禅,已无寻伺,从定生喜乐,故为一地。离喜妙乐地者,即色界第三禅,离前喜贪,心悦安静,有胜妙之乐,故为一地。舍念清净地者,即色界第四禅,离前喜乐等,清净平等,住于舍受正念,故为一地。空无边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一定,厌色而住于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二定,住于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三定,住于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四定,住于非想非非想处定,故各立为一地。其中后四地,乃所谓四无色界,其名称别无所异。前五地,据杂阿含经十七之说,立其名目。彼文曰:「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谓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云何有食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是名有食乐。云何无食乐?谓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是名无食乐。云何无食无食乐?谓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是名无食无食乐。云何有食舍?谓五欲因缘生舍,是名有食舍。云何无食舍?谓彼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第三禅具足住,是名无食舍。云何无食无食舍?谓彼比丘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舍。」亦见大毗婆沙论三十一,俱舍论二十八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有。三界共有九地,其中欲界佔一地,其他色界和无色界各佔四地,即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以上九地,因皆贪著境界,不肯离去,所以叫做地。又因为是从有漏业因所得来的果报,所以又名九有。
【佛学次第统编】
三界分别说之,可为九地。九地者: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杂居地 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也。本该六趣,以阿修罗通于诸趣,故但言五。杂居者,五趣虽果报苦乐不同,总居于欲界故也。
二、离生喜乐地 离生喜乐地者,即色界初禅天也。谓此天已离欲界欲恶之法,得觉观禅定,身心凝静,而生喜乐。住于此定,一切苦恼,皆不能逼也。
三、定生喜乐地 定生喜乐地者,即色界二禅天也。谓此天已离初禅觉观动散,摄心在定,澹然凝静,而生胜定喜乐。住于此定,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也。
四、离喜妙乐地 离喜妙乐地者,即色界三禅天也。谓此天已离二禅天喜之踊动,因摄心谛观,泯然入定,而得胜妙之乐。住于此定,乐法增长,遍满身中也。
五、舍念清净地 舍念清净地者,即色界四禅天也。谓此天舍二禅之喜,及三禅之乐,心无憎爱,一念平等,清净无杂。住于此定,空明寂静,万像皆现也。
六、空无边处地 空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一天也。谓此天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故,以功用行,灭一切色相,而入虚空处定。住于此定,其心明净,无碍自在也。
七、识无边处地 识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二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三世之识,悉现定中。住于此定,清净寂静也。
八、无所有处地 无所有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三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识处三世,流转无际,舍此二处而入无所有处。住于此定,怡然寂静,诸想不起也。
九、非非想处地 非非想处地者,非前识处之有想,非无所有处之无想,即无色界第四天也。谓此天厌无所有处如痴,故舍之而入非非想处定。住于此定,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也。
(名数)又名九有。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为四地也。一欲界五趣地,二离生喜乐地,三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舍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欲界五趣地者,或名五趣杂居地。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及天之五趣等为散地,并有欲故,合为一地。离生喜乐地者,即色界初禅,与寻伺即觉观相应,已离欲界之苦,而生喜乐,故立为一地。定生喜乐地者,即色界第二禅,已无寻伺,从定生喜乐,故为一地。离喜妙乐地者,即色界第三禅,离前喜贪,心悦安静,有胜妙之乐,故为一地。舍念清净地者,即色界第四禅,离前喜乐等,清净平等,住于舍受正念,故为一地。空无边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一定,厌色而住于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二定,住于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三定,住于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地者,为无色界之第四定,住于非想非非想处定,故各立为一地。其中后四地,乃所谓四无色界,其名称别无所异。前五地,据杂阿含经十七之说,立其名目。彼文曰:「云何食念?谓五欲因缘生念。云何无食念?谓比丘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是名无食念。云何无食无食念?谓有觉有观息,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念。云何有食乐?谓五欲因缘,生乐生喜,是名有食乐。云何无食乐?谓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是名无食乐。云何无食无食乐?谓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是名无食无食乐。云何有食舍?谓五欲因缘生舍,是名有食舍。云何无食舍?谓彼比丘离喜贪,舍心住,正念正知,安乐住彼圣说舍,第三禅具足住,是名无食舍。云何无食无食舍?谓彼比丘离苦息乐,忧喜先已离,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是名无食无食舍。」亦见大毗婆沙论三十一,俱舍论二十八等。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九有。三界共有九地,其中欲界佔一地,其他色界和无色界各佔四地,即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以上九地,因皆贪著境界,不肯离去,所以叫做地。又因为是从有漏业因所得来的果报,所以又名九有。
【佛学次第统编】
三界分别说之,可为九地。九地者:谓欲界五趣杂居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也。地有持载之义,众生依之而住。此之九地,从忉利天已下及四趣,皆为地居。夜摩已上以至非非想天,皆为空居。从所依处得名,故皆言地也。
一、五趣杂居地 五趣者,即欲界六天、人、饿鬼、畜生、地狱也。本该六趣,以阿修罗通于诸趣,故但言五。杂居者,五趣虽果报苦乐不同,总居于欲界故也。
二、离生喜乐地 离生喜乐地者,即色界初禅天也。谓此天已离欲界欲恶之法,得觉观禅定,身心凝静,而生喜乐。住于此定,一切苦恼,皆不能逼也。
三、定生喜乐地 定生喜乐地者,即色界二禅天也。谓此天已离初禅觉观动散,摄心在定,澹然凝静,而生胜定喜乐。住于此定,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也。
四、离喜妙乐地 离喜妙乐地者,即色界三禅天也。谓此天已离二禅天喜之踊动,因摄心谛观,泯然入定,而得胜妙之乐。住于此定,乐法增长,遍满身中也。
五、舍念清净地 舍念清净地者,即色界四禅天也。谓此天舍二禅之喜,及三禅之乐,心无憎爱,一念平等,清净无杂。住于此定,空明寂静,万像皆现也。
六、空无边处地 空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一天也。谓此天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故,以功用行,灭一切色相,而入虚空处定。住于此定,其心明净,无碍自在也。
七、识无边处地 识无边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二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三世之识,悉现定中。住于此定,清净寂静也。
八、无所有处地 无所有处地者,即无色界第三天也。谓此天厌空处无边,识处三世,流转无际,舍此二处而入无所有处。住于此定,怡然寂静,诸想不起也。
九、非非想处地 非非想处地者,非前识处之有想,非无所有处之无想,即无色界第四天也。谓此天厌无所有处如痴,故舍之而入非非想处定。住于此定,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也。
三界火宅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火宅譬三界。(参见:火宅)
【佛学常见辞汇】
(喻)三界里的恼烦忧苦非常炽盛,众生住在里面好像住在火宅里一样。
(譬喻)以火宅譬三界。(参见:火宅)
【佛学常见辞汇】
(喻)三界里的恼烦忧苦非常炽盛,众生住在里面好像住在火宅里一样。
火宅
【佛学大辞典】
(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意谓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烧著的房子一样,人们住在里面,苦不堪言。
【俗语佛源】
典出《法华经·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广大,而唯有一门,忽然火起,诸子在宅中游戏,全然不觉。富翁心急,对诸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以游戏,你们快出来吧!于是,诸子争先恐后地奔出火宅,上车而去。经上用这个譬喻说明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佛教以火宅比喻众苦充满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如《心地观经·序品》谓:「了达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八苦,指众生八种基本的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盛苦。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烦恼牵缠的俗世家室。如明·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间亦贬称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诗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诗:「各号清凉奠震旦,欲易火宅为宁坤。」(李明权)
(譬喻)三界之生死,譬如火宅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佛学常见辞汇】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意谓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烧著的房子一样,人们住在里面,苦不堪言。
【俗语佛源】
典出《法华经·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广大,而唯有一门,忽然火起,诸子在宅中游戏,全然不觉。富翁心急,对诸子说:门外有羊车、鹿车和牛车,可以游戏,你们快出来吧!于是,诸子争先恐后地奔出火宅,上车而去。经上用这个譬喻说明如来「但以智慧方便,于三界火宅,拔济众生。」佛教以火宅比喻众苦充满的「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即众生生死轮回之处)。如《心地观经·序品》谓:「了达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满难可出。」八苦,指众生八种基本的苦难: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和五阴盛苦。唐·白居易《赠昙禅师》诗:「欲知火宅焚烧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烦恼牵缠的俗世家室。如明·妙叶《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间亦贬称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为火宅僧。诗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乱世。如清·魏源《北岳五台看雪行》诗:「各号清凉奠震旦,欲易火宅为宁坤。」(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