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9,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坚胜法界座
梵天界
梵世界
梵界
庄严入一切佛境界经
率睹婆法界普贤一字心密言
寂然界
金刚界曼荼罗
胎藏界曼荼罗
阴入界
阴界
清凉世界
清净法界
净法界
佛类词典(续上)
畜生界坚胜法界座
梵天界
梵世界
梵界
庄严入一切佛境界经
率睹婆法界普贤一字心密言
寂然界
金刚界曼荼罗
胎藏界曼荼罗
阴入界
阴界
清凉世界
清净法界
净法界
畜生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天台宗所立十界之一。畜生之一类,其法体差别,故谓为界。
【佛学常见辞汇】
十界之一。(参见:十界)
(界名)天台宗所立十界之一。畜生之一类,其法体差别,故谓为界。
【佛学常见辞汇】
十界之一。(参见:十界)
十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十法界之略。(参见:法界)
【佛学常见辞汇】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世间,说有六凡。兹合世出世间,则为十界。然凡圣本来是一,但因迷悟不同,而差别于是迥殊。迷有轻重,悟亦有浅深,因是迷悟之中,亦复高下大异,此所以有十界之分也。
(界名)十法界之略。(参见:法界)
【佛学常见辞汇】
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前六是六凡,后四是四圣。
【佛学次第统编】
前言世间,说有六凡。兹合世出世间,则为十界。然凡圣本来是一,但因迷悟不同,而差别于是迥殊。迷有轻重,悟亦有浅深,因是迷悟之中,亦复高下大异,此所以有十界之分也。
坚胜法界座
【佛学大辞典】
(杂名)胎藏大日之法座也。金刚顶义诀曰:「名妙显山(旧云妙高山),名坚胜法界座种。」菩提心义九曰:「若大日宗以坚胜法界座为大日座。」
(杂名)胎藏大日之法座也。金刚顶义诀曰:「名妙显山(旧云妙高山),名坚胜法界座种。」菩提心义九曰:「若大日宗以坚胜法界座为大日座。」
梵天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禅天。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
(界名)梵天之世界也。即色界之初禅天。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诸烦恼海塞其源,得生寂静梵天界。」
梵世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色界诸天,总云梵世界。离淫欲之梵天住处也。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今言梵世界已总说色界诸天。」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梵世天,是色界诸天的总称。
(界名)色界诸天,总云梵世界。离淫欲之梵天住处也。智度论十曰:「梵名离欲清净,今言梵世界已总说色界诸天。」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梵世天,是色界诸天的总称。
梵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梵天之世界,色界之初禅天也。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离诸欲染烦恼除,此等得生于梵界。」
【佛学常见辞汇】
梵天的世界,亦即色界之初禅天。
(界名)梵天之世界,色界之初禅天也。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下曰:「离诸欲染烦恼除,此等得生于梵界。」
【佛学常见辞汇】
梵天的世界,亦即色界之初禅天。
庄严入一切佛境界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之略名。
(经名)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之略名。
率睹婆法界普贤一字心密言
【佛学大辞典】
(真言)称之一字。见瑜祇经。
(真言)称之一字。见瑜祇经。
寂然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二乘所證之涅槃境界也。大日经一曰:「蕴处界,能执所执皆离法性,如是證寂然界。」同疏二曰:「行者如是观照时从无性门达诸法即空,得离一重法倒了知心性,如是不为蕴处界能执所执之所动摇,故名證寂然界。證此寂然界时,渐过二乘境界。」
【佛学常见辞汇】
二乘人所證得的涅槃境界。
(术语)二乘所證之涅槃境界也。大日经一曰:「蕴处界,能执所执皆离法性,如是證寂然界。」同疏二曰:「行者如是观照时从无性门达诸法即空,得离一重法倒了知心性,如是不为蕴处界能执所执之所动摇,故名證寂然界。證此寂然界时,渐过二乘境界。」
【佛学常见辞汇】
二乘人所證得的涅槃境界。
金刚界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依金刚界密教本经金刚顶经之所说,则有六种十种等之曼荼罗。现图曼荼罗中辏合九种,称曰九会曼荼罗,(参见:九会曼荼罗)
(术语)依金刚界密教本经金刚顶经之所说,则有六种十种等之曼荼罗。现图曼荼罗中辏合九种,称曰九会曼荼罗,(参见:九会曼荼罗)
胎藏界曼荼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真言本经大日经虽说诸种之曼荼罗而根本之都会檀曼荼罗由十三大院而成,以大日为中心辏合一切之佛菩萨诸天诸神者,但现图之曼荼罗则省四大护院之一而为十二大院。(参见:现图曼荼罗)
(术语)胎藏界真言本经大日经虽说诸种之曼荼罗而根本之都会檀曼荼罗由十三大院而成,以大日为中心辏合一切之佛菩萨诸天诸神者,但现图之曼荼罗则省四大护院之一而为十二大院。(参见:现图曼荼罗)
阴入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也。谓之三科。(参见:三科)。楞伽经曰:「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入界生灭。」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术语)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也。谓之三科。(参见:三科)。楞伽经曰:「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入界生灭。」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十二入、十八界。
三科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三门,旧译曰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三门皆为欲破凡夫实我之执而施设。为凡夫之迷执有偏颇,迷于心偏重者,合色而为一,开心而为四,立五蕴。色蕴之一,色也,后之受想行识,心之差别也。次为迷于色偏重者开色而为十,合心而为二,立十二处。五根五境之十处,色也。意根法境之二处,心也。次为色心共迷者,开色而为十,开心而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与法境及六识之八界,心也。此次第即上中下之三根也。说见毗婆沙论七。法界次第上之上。密教以之配于胎藏界佛莲金之三部。为迷于心法者,说五蕴,表金刚部之智。为迷于色法者,说十二处,表莲华部之理(密教色属于法理),为色心双迷者,说十八界,表莲金不二之佛部。见秘藏记钞九。
【三藏法数】
(出婆沙论并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论云:若迷心不迷色,则合色开心,数为五蕴;若迷色不迷心,则合心开色,数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则心色各开,数为十八界。如此开合说者,为令众生于所迷处,委细而观,故有三科不同焉。
〔一、五蕴〕(亦名五阴。)蕴,积聚也。谓积聚色受想行识五法以成身也。如来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为色;开意之一根,为受想行识,令其细观于心,是为合色开心,故说五蕴也。
〔二、十二入〕,入,涉入也。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也。如来为迷色偏重者,开色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声香味触合受想行识四种心法,但名为意。意之所对,唯一法尘。令其细观于色,是为开色合心,故说为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十八界〕,界,即界限,亦隔别之义。谓此十八界,各有别体,义无混滥也。如来为色、心俱迷者,开为六根、六尘、六识,令其一一细观,是为心、色俱开,故说为十八界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三门,旧译曰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三门皆为欲破凡夫实我之执而施设。为凡夫之迷执有偏颇,迷于心偏重者,合色而为一,开心而为四,立五蕴。色蕴之一,色也,后之受想行识,心之差别也。次为迷于色偏重者开色而为十,合心而为二,立十二处。五根五境之十处,色也。意根法境之二处,心也。次为色心共迷者,开色而为十,开心而为八。立十八界。五根五境之十界,色也。意根与法境及六识之八界,心也。此次第即上中下之三根也。说见毗婆沙论七。法界次第上之上。密教以之配于胎藏界佛莲金之三部。为迷于心法者,说五蕴,表金刚部之智。为迷于色法者,说十二处,表莲华部之理(密教色属于法理),为色心双迷者,说十八界,表莲金不二之佛部。见秘藏记钞九。
【三藏法数】
(出婆沙论并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论云:若迷心不迷色,则合色开心,数为五蕴;若迷色不迷心,则合心开色,数为十二入;若心色俱迷,则心色各开,数为十八界。如此开合说者,为令众生于所迷处,委细而观,故有三科不同焉。
〔一、五蕴〕(亦名五阴。)蕴,积聚也。谓积聚色受想行识五法以成身也。如来为迷心偏重者,合眼耳鼻舌身五根,但名为色;开意之一根,为受想行识,令其细观于心,是为合色开心,故说五蕴也。
〔二、十二入〕,入,涉入也。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也。如来为迷色偏重者,开色为眼耳鼻舌身,及以色声香味触合受想行识四种心法,但名为意。意之所对,唯一法尘。令其细观于色,是为开色合心,故说为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三、十八界〕,界,即界限,亦隔别之义。谓此十八界,各有别体,义无混滥也。如来为色、心俱迷者,开为六根、六尘、六识,令其一一细观,是为心、色俱开,故说为十八界也。(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阴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五阴与十八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与十八界。
(界名)五阴与十八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五阴与十八界。
清凉世界
【佛学大辞典】
(地名)即清凉山也。
(地名)即清凉山也。
清净法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所證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證真觉智无不了知。」
【佛学常见辞汇】
佛所證得的真如境界。
(术语)佛所證之真体也。七佛经曰:「佛有清净法界,證真觉智无不了知。」
【佛学常见辞汇】
佛所證得的真如境界。
净法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曰清净法界,真如也。真如之体离一切垢染故曰净,为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之所依,故曰法界。佛地论三曰:「净法界,真如为体。」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清净法界,即真如的境界。
(术语)又曰清净法界,真如也。真如之体离一切垢染故曰净,为一切世间出世间功德之所依,故曰法界。佛地论三曰:「净法界,真如为体。」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清净法界,即真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