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9,分37页显示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下一页
胎藏界五佛
胎藏界九尊
胎藏界十三大院
胎藏界诸尊
胎藏界曼陀罗
娑界
冥界
冥显两界
鬼法界
鬼界
真法界
迷界
修罗界
涅槃界
佛类词典(续上)
胎藏界三部胎藏界五佛
胎藏界九尊
胎藏界十三大院
胎藏界诸尊
胎藏界曼陀罗
娑界
冥界
冥显两界
鬼法界
鬼界
真法界
迷界
修罗界
涅槃界
胎藏界三部
【佛学大辞典】
(名数)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自利门,故约转识所提之五智,统收其曼荼罗于五部,胎藏界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智悲之三德,统收其曼荼罗于三部:一佛部,是于果上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者,胎藏界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之诸尊及上下之诸院是也,是为大定。二莲华部,此为如来之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喻之而名莲华部,观音院地藏院之在右方者是也。三金刚部,是为如来之慧之力用,能摧破惑业苦之三障,故喻之而名金刚部,在金刚手院除盖障院之左方者是也,是为大智。而就现图之第四重即外部之诸尊言之,有二义,一通中胎上下,摄于佛部,南方摄于金刚部,北方摄于莲华部。一通四方,摄于释迦院,释迦为三界六道能化之佛,故外部之尊通为其眷属也。大日经疏五曰:「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众德庄严,下方是佛持明侍者,皆名如来部门。右方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名莲华部。左方是如来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刚部。」呼三部之次第有二种,此经佛莲金之次第,由胜而劣之次第也。又瞿醯经苏悉地经等次第为佛金莲,是佛部为解脱,金刚部为般若,莲华部为法身,故自本有修出于生之次第也。见秘藏钞三。
(名数)金刚界为始觉上转之自利门,故约转识所提之五智,统收其曼荼罗于五部,胎藏界为本觉下转之化他门,故约大定智悲之三德,统收其曼荼罗于三部:一佛部,是于果上理智具足,觉道圆满者,胎藏界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之诸尊及上下之诸院是也,是为大定。二莲华部,此为如来之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喻之而名莲华部,观音院地藏院之在右方者是也。三金刚部,是为如来之慧之力用,能摧破惑业苦之三障,故喻之而名金刚部,在金刚手院除盖障院之左方者是也,是为大智。而就现图之第四重即外部之诸尊言之,有二义,一通中胎上下,摄于佛部,南方摄于金刚部,北方摄于莲华部。一通四方,摄于释迦院,释迦为三界六道能化之佛,故外部之尊通为其眷属也。大日经疏五曰:「大凡此第一重,上方是佛身众德庄严,下方是佛持明侍者,皆名如来部门。右方是如来大悲三昧,能滋荣万善故名莲华部。左方是如来大慧力用,能摧破三障故名金刚部。」呼三部之次第有二种,此经佛莲金之次第,由胜而劣之次第也。又瞿醯经苏悉地经等次第为佛金莲,是佛部为解脱,金刚部为般若,莲华部为法身,故自本有修出于生之次第也。见秘藏钞三。
胎藏界五佛
【佛学大辞典】
(名数)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心部云中胎藏,又称中台八叶院,八叶莲华开敷之形也。中台是大日如来,四方之四叶现四佛,四维之四叶现四菩萨,即南方开敷华王如来,东方宝幢如来,北方天鼓雷音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中台之大日如来合为五佛也。
(名数)胎藏界曼陀罗之中心部云中胎藏,又称中台八叶院,八叶莲华开敷之形也。中台是大日如来,四方之四叶现四佛,四维之四叶现四菩萨,即南方开敷华王如来,东方宝幢如来,北方天鼓雷音如来,西方无量寿如来,中台之大日如来合为五佛也。
胎藏界九尊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前之五佛加东南维普贤菩萨,西南维文殊菩萨,东北维弥勒菩萨,西北维观音菩萨之四尊也。
(名数)中台八叶院之九尊也。前之五佛加东南维普贤菩萨,西南维文殊菩萨,东北维弥勒菩萨,西北维观音菩萨之四尊也。
胎藏界十三大院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经仪轨说胎藏界之曼陀罗划十三院而安置诸尊。但现图曼陀罗缺四大护院之一而为十二大院。(参见:现图曼荼罗)
(术语)大日经仪轨说胎藏界之曼陀罗划十三院而安置诸尊。但现图曼陀罗缺四大护院之一而为十二大院。(参见:现图曼荼罗)
胎藏界诸尊
【佛学大辞典】
(杂语)诸家所说之数无定。而以四百十四尊为常数。第一中台八叶院九尊,第二遍知院七尊,第三释迦院三十九尊,第四持明院五尊,第五虚空藏院二十八尊,第六金刚手院三十三尊,第七除盖障院九尊,第八观音院三十七尊,第九地藏院九尊,第十文殊院二十五尊,第十一苏悉地院八尊,已上二百九尊为之内院。第十二外周之金刚部院二百五尊,通内外院为四百十四尊也。
(杂语)诸家所说之数无定。而以四百十四尊为常数。第一中台八叶院九尊,第二遍知院七尊,第三释迦院三十九尊,第四持明院五尊,第五虚空藏院二十八尊,第六金刚手院三十三尊,第七除盖障院九尊,第八观音院三十七尊,第九地藏院九尊,第十文殊院二十五尊,第十一苏悉地院八尊,已上二百九尊为之内院。第十二外周之金刚部院二百五尊,通内外院为四百十四尊也。
胎藏界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之诸尊如其位安置于坛场者,曼陀罗为坛场之义,轮圆之义,坛中安置十三大院四百十四尊,一切之功德轮圆具足者,是胎藏界之曼陀罗也,此曼陀罗乃显众生本具之理性者,故又名因曼陀罗,理曼陀罗,以东方为发因之位,故亦名东曼陀罗,其理性清净无垢之德,喻之莲华,故亦名莲华曼陀罗。又此曼陀罗有现图曼陀罗与阿阇梨所传曼陀罗之二种,现图曼陀罗为图画,善无畏三藏祈请虚空炳现之坛形,即现今流布于世者是也。阿阇梨所传曼陀罗为大日经及仪轨所说不载之于图画,由一一阿阇梨,传其作法及义理,二者相违之点不少,盖现图为结缘,阿阇梨所传为传法也。(参见:现图曼荼罗)
(术语)胎藏界之诸尊如其位安置于坛场者,曼陀罗为坛场之义,轮圆之义,坛中安置十三大院四百十四尊,一切之功德轮圆具足者,是胎藏界之曼陀罗也,此曼陀罗乃显众生本具之理性者,故又名因曼陀罗,理曼陀罗,以东方为发因之位,故亦名东曼陀罗,其理性清净无垢之德,喻之莲华,故亦名莲华曼陀罗。又此曼陀罗有现图曼陀罗与阿阇梨所传曼陀罗之二种,现图曼陀罗为图画,善无畏三藏祈请虚空炳现之坛形,即现今流布于世者是也。阿阇梨所传曼陀罗为大日经及仪轨所说不载之于图画,由一一阿阇梨,传其作法及义理,二者相违之点不少,盖现图为结缘,阿阇梨所传为传法也。(参见:现图曼荼罗)
娑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娑婆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娑婆世界。
(界名)娑婆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娑婆世界。
冥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又云冥道。总称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道。别名地狱道。琰魔王所住之世界。是俗语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阎魔王所住的世界。
(界名)又云冥道。总称地狱饿鬼畜生之三道。别名地狱道。琰魔王所住之世界。是俗语也。
【佛学常见辞汇】
阎魔王所住的世界。
冥显两界
【佛学大辞典】
(杂语)冥界与显界也。冥界者死后之世界,显界者娑婆世界也。
(杂语)冥界与显界也。冥界者死后之世界,显界者娑婆世界也。
鬼法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鬼类之世界也。十法界之一。
【三藏法数】
谓此鬼类,遍于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庙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受苦无量。在因之时,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报而生,是名鬼法界。(下品者,谓作恶之时,即能悔也。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九瞋、十邪见也。)
(界名)鬼类之世界也。十法界之一。
【三藏法数】
谓此鬼类,遍于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庙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受苦无量。在因之时,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报而生,是名鬼法界。(下品者,谓作恶之时,即能悔也。五逆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恶者,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两舌、六恶口、七绮语、八贪、九瞋、十邪见也。)
鬼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鬼类之世界。十界之一。(参见:鬼)
【佛学常见辞汇】
鬼类的世界,为十界之一。
(界名)鬼类之世界。十界之一。(参见:鬼)
【佛学常见辞汇】
鬼类的世界,为十界之一。
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祛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阇梨多(阇闭之写误),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鬼之种类极多,或如夜叉罗刹,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饿鬼常苦饥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说饿鬼也。(参见:饿鬼)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得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有饮食,但是不够,叫少财鬼;有些福报大,常得饮食,叫多财鬼。
(异类)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曰:「婆沙云:鬼者畏也,谓虚祛多畏。又威也,能令他畏其威也。又希求为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文句四下曰:「鬼者,胡言阇梨多(阇闭之写误),秦言祖父。众生最初生彼道,故名祖父。后生者亦名祖父。又悭贪堕此趣,此趣多饥渴,故名饿鬼。亦被诸天驱使,亦希望饮食,故名饿鬼。」鬼之种类极多,或如夜叉罗刹,有通力害人者,或如饿鬼常苦饥渴者。此中六趣中之鬼,是说饿鬼也。(参见:饿鬼)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众生之一,有种种的分别,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得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有饮食,但是不够,叫少财鬼;有些福报大,常得饮食,叫多财鬼。
真法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法界绝虚妄,故云真法界。唯识述记九末曰:「般若證真法界。」
【佛学常见辞汇】
真实不虚的法界,与真如同义。
(术语)法界绝虚妄,故云真法界。唯识述记九末曰:「般若證真法界。」
【佛学常见辞汇】
真实不虚的法界,与真如同义。
迷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迷之境界。谓为烦恼所系缚而流转于三界之众生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迷的境界,亦即为烦恼所系缚而海转于三界六道之中的众生界。
(术语)迷之境界。谓为烦恼所系缚而流转于三界之众生界也。
【佛学常见辞汇】
迷的境界,亦即为烦恼所系缚而海转于三界六道之中的众生界。
修罗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阿修罗为十界中之第七界。
(界名)阿修罗为十界中之第七界。
涅槃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界者藏之义,涅槃能藏无为之万德故曰界。又为因之义,涅槃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利乐事,故曰界。又界为界畔。涅槃虽无界畔,然对于生死界,则谓为涅槃界。唯识论十曰:「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增一阿含经十二曰:「亦获智慧海,渐至涅槃界。」
【佛学常见辞汇】
不生不灭的境界。
(术语)界者藏之义,涅槃能藏无为之万德故曰界。又为因之义,涅槃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之利乐事,故曰界。又界为界畔。涅槃虽无界畔,然对于生死界,则谓为涅槃界。唯识论十曰:「界是藏义,此中含容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增一阿含经十二曰:「亦获智慧海,渐至涅槃界。」
【佛学常见辞汇】
不生不灭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