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外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断见思惑离三界,于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为界内教,别圆二教为界外教。玄义五上曰:「若随界外好乐,说后两教位。」同六下曰:「三藏不说界外,今以大乘意望之。」四教仪集注下曰:「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二教,别后圆教。」又曰:「圆教菩萨以界外灭谛为初门。」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立四教,藏通二教是界内教,别圆二教是界外教。
(术语)对于断见思惑离三界,于界外净土受变易生死之法身菩萨教断无明而成佛之法门也。天台立四教,藏通之二教为界内教,别圆二教为界外教。玄义五上曰:「若随界外好乐,说后两教位。」同六下曰:「三藏不说界外,今以大乘意望之。」四教仪集注下曰:「此教明界外独菩萨法,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别前二教,别后圆教。」又曰:「圆教菩萨以界外灭谛为初门。」
【佛学常见辞汇】
天台立四教,藏通二教是界内教,别圆二教是界外教。
界外事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之别教也。别教之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分别无量之事法,以之为方便而使悟理,谓之为界外事教。见七帖见闻七。玄义三上曰:「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别教。别教的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要分别一切事物以方便悟理,谓之界外事教。
(术语)天台之别教也。别教之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分别无量之事法,以之为方便而使悟理,谓之为界外事教。见七帖见闻七。玄义三上曰:「别教佛与菩萨,俱知界外十二因缘事。」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别教。别教的菩萨,迷中道之理重,故要分别一切事物以方便悟理,谓之界外事教。
界外理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天台之圆教也。圆教之菩萨迷理轻,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之妙理,谓之界外理教。玄义三上曰:「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又曰:「无作迷中轻,故从理得名。」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圆教。圆教的菩萨迷理较轻,故不假借分别事物的方便,而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的妙理,谓之界外理教。
(术语)天台之圆教也。圆教之菩萨迷理轻,故不借事事之方便,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之妙理,谓之界外理教。玄义三上曰:「圆教佛与菩萨,俱观界外十二因缘理。」又曰:「无作迷中轻,故从理得名。」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天台宗所说的圆教。圆教的菩萨迷理较轻,故不假借分别事物的方便,而直谈一切万法为中道实相的妙理,谓之界外理教。
界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界与十如。天台之法相。(参见:一念项中一念三千)
【佛学常见辞汇】
十界与十如。天台宗观一念之心中即具有三千诸法,此三千诸法,是由十界与十如及三世间所组成的,所以叫做界如三千。
(术语)十界与十如。天台之法相。(参见:一念项中一念三千)
【佛学常见辞汇】
十界与十如。天台宗观一念之心中即具有三千诸法,此三千诸法,是由十界与十如及三世间所组成的,所以叫做界如三千。
界如三千窗
【佛学大辞典】
(杂语)修天台一念三千观法之窗。观一念具三千诸法,是乃天台宗之观法。此三千诸法,为由十界与十如与三世间而成者,故谓之界如三千。
(杂语)修天台一念三千观法之窗。观一念具三千诸法,是乃天台宗之观法。此三千诸法,为由十界与十如与三世间而成者,故谓之界如三千。
界身足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六足论之一。(参见:阿毗达磨)附录。
(书名)六足论之一。(参见:阿毗达磨)附录。
界品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俱舍论一部九品之第一。此品明诸法之体性,故名界品。界者性之义也。俱舍光记一曰:「界者性也,性之言体也。此品明诸法体,以界标名。」
(术语)俱舍论一部九品之第一。此品明诸法之体性,故名界品。界者性之义也。俱舍光记一曰:「界者性也,性之言体也。此品明诸法体,以界标名。」
界畔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字五转中,成菩提之与入涅盘之二字称为界畔字。以菩提涅槃之二转尽烦恼生死之边际故也。见悉昙三密钞上。
(术语)字五转中,成菩提之与入涅盘之二字称为界畔字。以菩提涅槃之二转尽烦恼生死之边际故也。见悉昙三密钞上。
界会
【佛学大辞典】
(术语)遍界悉集会也。九条锡杖文曰:「恭敬供养三尊界会。」
(术语)遍界悉集会也。九条锡杖文曰:「恭敬供养三尊界会。」
界趣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界六趣为生死轮回之处所。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三界六趣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地方。
(术语)三界六趣为生死轮回之处所。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三界六趣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地方。
界系
【佛学大辞典】
(术语)此系属于欲界之法,彼系属于色界之法等。有于色心之诸法各定其界之系属者,谓之界系,判定其界系,谓之界系分别。俱舍论二曰:「十八界中,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中略)系谓系属,即被缚义。」【又】三界之系缚。指业而言:凡夫以业为三界所系缚者。羯磨疏序曰:「夫圣人之利见也,妙以清澄界系亡我静倒,以为言焉。」济缘记一上曰:「界是苦道,系是业道。」
(术语)此系属于欲界之法,彼系属于色界之法等。有于色心之诸法各定其界之系属者,谓之界系,判定其界系,谓之界系分别。俱舍论二曰:「十八界中,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中略)系谓系属,即被缚义。」【又】三界之系缚。指业而言:凡夫以业为三界所系缚者。羯磨疏序曰:「夫圣人之利见也,妙以清澄界系亡我静倒,以为言焉。」济缘记一上曰:「界是苦道,系是业道。」
风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界之一。风之自性为风界,界者性之义,持之义,差别之义也。造作一切物质之四元素之一。动为性,使他增长为业。俱舍论一曰:「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为界。(中略)风界能长,(中略)风界动性。」
(术语)四界之一。风之自性为风界,界者性之义,持之义,差别之义也。造作一切物质之四元素之一。动为性,使他增长为业。俱舍论一曰:「地水火风能持自相及所造色,故名为界。(中略)风界能长,(中略)风界动性。」
香界
【佛学大辞典】
(杂语)谓佛寺也。见丹铅录。高适诗曰:「香界泯群有。」按语本维摩诘经。(参见:香国)
【三藏法数】
谓鼻所嗅一切香气,名为香界。
(杂语)谓佛寺也。见丹铅录。高适诗曰:「香界泯群有。」按语本维摩诘经。(参见:香国)
【三藏法数】
谓鼻所嗅一切香气,名为香界。
食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摄食界之略。三种结界之一。(参见:结界)
(术语)摄食界之略。三种结界之一。(参见:结界)
胎藏界
【佛学大辞典】
(术语)梵语檗缚俱舍Garbha-kos/a(dha%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于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三: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等之五大或清净之菩提心为本具之理性,此理性摄一切诸法,犹如母之胎内摄持吾子,故云胎藏。秘藏记上曰:「胎藏者理也,金刚者智也。」二譬众生之肉团心。此肉团心,本是八叶之莲华,以摄持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大日经义释四曰:「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基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其馀三重是从此自證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秘藏记钞三曰:「经说曼荼罗来处,一切众生心中有八瓣肉团,是八叶莲华形也。于是处建立曼荼茶罗云胎藏界也。」三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也。以从大日之胎藏出生三重之曼荼罗一切之诸尊故也。而谓之为胎藏者,佛之大悲慈护,爱育众生,犹如母于胎内之子,故云胎藏也。申言之,即欲以众生本具之胎藏之理,开示一切众生,而由佛之大悲胎藏而流出化他之法门,是胎藏界之曼荼罗也。因之对金刚界而言,金者智也,胎者理也,金者始觉也,胎者本觉也,金者从因向果也,胎者从果向因也,金者自利也,胎者利他也。大日经疏一曰:「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曼荼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同疏三曰:「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提自證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同疏四曰:「若行人自见中胎藏身时,即知一切众生悉有成佛因缘。」同五曰:「其中胎藏即是毗卢遮那自心八叶华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本有的性德,摄持含藏一切如来的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故称胎藏界。
(术语)梵语檗缚俱舍Garbha-kos/a(dha%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于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三: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等之五大或清净之菩提心为本具之理性,此理性摄一切诸法,犹如母之胎内摄持吾子,故云胎藏。秘藏记上曰:「胎藏者理也,金刚者智也。」二譬众生之肉团心。此肉团心,本是八叶之莲华,以摄持曼荼罗之诸尊故也。大日经义释四曰:「内心妙白莲者,此是众生本心。妙法芬陀利华秘密标帜,华基八叶,圆满均等,如正开敷之形。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曼荼罗之体,其馀三重是从此自證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秘藏记钞三曰:「经说曼荼罗来处,一切众生心中有八瓣肉团,是八叶莲华形也。于是处建立曼荼茶罗云胎藏界也。」三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也。以从大日之胎藏出生三重之曼荼罗一切之诸尊故也。而谓之为胎藏者,佛之大悲慈护,爱育众生,犹如母于胎内之子,故云胎藏也。申言之,即欲以众生本具之胎藏之理,开示一切众生,而由佛之大悲胎藏而流出化他之法门,是胎藏界之曼荼罗也。因之对金刚界而言,金者智也,胎者理也,金者始觉也,胎者本觉也,金者从因向果也,胎者从果向因也,金者自利也,胎者利他也。大日经疏一曰:「次说修真言行大悲胎藏生大曼荼罗王,为满足彼诸未来世无量众生为救护安乐故。」同疏三曰:「以如来加持故,从佛菩提自證之德现八叶中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埵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同疏四曰:「若行人自见中胎藏身时,即知一切众生悉有成佛因缘。」同五曰:「其中胎藏即是毗卢遮那自心八叶华也。」
【佛学常见辞汇】
众生本有的性德,摄持含藏一切如来的功德,如母胎摄藏婴儿,故称胎藏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