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畛营(畛營)
界限,区域。 汉 扬雄 《太玄·玄图》:“事事其中,则阴质北斗,日月畛营。” 范望 注:“畛,界也;营,营域也……日月转在於营域之中,各有畛界也。”
分類:界限区域
《漢語大詞典》:轸辙(軫轍)
喻指范围界限。軫,通“ 畛 ”。 宋 岳珂 桯史·稼轩论词:“余率然对曰:‘待制词句,脱去今古軫辙。’”
分類:范围界限
《漢語大詞典》:周界
球体或圆形体的表面或外部界限
圆的或曲线的围界。例如:在外墙的周界以内。
《漢語大詞典》:种界(種界)
种族的界限。 梁启超 《新史学·历史与人种之关系》:“而人之所以能羣,必於其内焉有所结,外焉有所排,是即种界之所由起也。”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乌呼,生二十世纪难,知种界难,新学发见难,直人心奋厉时难。”
《国语辞典》:掇画(掇画)  拼音:duó huà
一种由曾佑和所独创的画风。打破绘画和纸材制造的界限,透过多种纸材质感的对比、映照,以及空间、肌理的前后穿插,以像诗词、音乐的律动方式呈现。同时取法古玉的淡晕或陶瓷、漆器浑厚的色彩,作简洁轻淡的构图与色彩。
《漢語大詞典》:分界线(分界綫)
划分界域的标志。常喻作界限。 成仿吾 《长征回忆录》十七:“次晨,我们又听了鸡鸣三声之后,跨过了 陕 甘 两省的分界线,向东进入 陕北 。” 徐铸成 《报海旧闻·胡政之与旧〈大公报〉》:“这样前后判若两人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不少…… 胡政之 也没有逃出这个‘公式’。一九三八年初上海《大公报》休刊以后,是一条分界线。”
《漢語大詞典》:邱区(邱區)
指划定的范围,界限。 唐 元稹 《重修桐柏观记》:“余观旧誌,极其邱区。”
《漢語大詞典》:区囿(區囿)
界限,范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条流殊述,若有区囿。” 唐 李德裕 《清冷池怀古》诗:“区囿三百里,常闻駟马来。”
分類:界限范围
《漢語大詞典》:块块(塊塊)
指以地区为界限的横向管理系统。《人民日报》1983.9.14:“条条与块块的关系问题,是计划管理体制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处理条块关系,可以有几种办法……一种是实行块块管理。其好处是便于发挥地区优势,使各地区的经济综合发展。弊病是容易局限于地方的圈圈,划地为牢,自成体系,形成‘大而全’、‘小而全’在地区之间造成重复建设。”
《漢語大詞典》:逾封
亦作“踰封”。 越过界限。礼记·杂记下:“妇人非三年之丧,不踰封而吊。” 郑玄 注:“踰封,越竟也。或为越疆。”
分類:越过界限
《漢語大詞典》:皂白沟分(皂白溝分)
亦作“皁白沟分”。 比喻界限分明。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述而篇四:“此是圣学极至处,亦是圣学、异端皁白沟分处。”
分類:界限分明
《國語辭典》:臀部  拼音:tún bù
是猿类和人类盆骨后方由臀大肌和臀中肌覆盖脂肪组织所组成的浑圆部位,在人类的功能为坐著时承受坐力,俗称为「屁股」。
《漢語大詞典》:遗物忘形(遺物忘形)
泯灭物我界限,谓舍弃外在形式,精神进入忘我境界。 宋 秦观 《心说》:“目无外视,耳无外听,遗物忘形,在我而已。”
《国语辞典》:世界大同  拼音:shì jiè dà tóng
世界各国泯除民族界限而进于大同社会,此时全人类平等共处,利益均沾,达到真正的和平。
《国语辞典》:搁心眼儿(搁心眼儿)  拼音:gē xīn yǎn ér
严于人己的界限,待人接物处处小心谨慎。如:「他这样搁心眼儿,从来不轻易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