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畅和(暢和)
犹和谐。 柳青 《狠透铁》:“你和队委会的关系弄不畅和,全村都怨你哩。”
分類:犹和和谐
《國語辭典》:畅遂(暢遂)  拼音:chàng suì
茂盛顺遂。多指生物的发育而言。唐。王起〈律吕相召赋〉:「故得天理不奸,物情和惬,草木以之而畅遂,乾坤于焉而交接。」
《漢語大詞典》:融畅(融暢)
(1).明白通畅。世说新语·德行“ 谢太傅 絶重 褚公 ” 刘孝标 注引《文字志》:“ 安 弘粹通远,温雅融畅。”一本作“ 融畼 ”。 宋 黄庭坚 《答曹苟龙书》:“读书勿求多,唯要贯穿,使义理融畅,则下笔时不寒吃也。” 明 唐顺之 《答喻吴皋御史》:“赋篇伟丽,但摹拟选赋太似,而真意或稍不融畅耳。”
(2).暖和舒畅。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天地爱养:“夫春为青帝,回驭阳气,风和日暖,蛰雷一震而土脉融畅,万汇丛生。” 清 袁枚 新齐谐·吹铜龙送枉死魂锅上有守饭童子:“鬼无乐趣,每苦寒冷,必欲就人身傍,吸其生气,始得融畅。”
(3).恬适。 宋 王暐 道山清话:“公与坐客各举两大白,公曰:‘説得通透后,令人心神融畅。’”
《國語辭典》:朗畅(朗暢)  拼音:lǎng chàng
明达。《文选。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骈字类编》:外畅(外畅)
宋书周续之传江州刺史刘柳荐之高祖曰伏惟明公道迈振古应天继期游外畅于冥内体远形于应近虽汾阳之举辍驾于时艰明杨之旨潜感于穹谷矣 齐书萧谌传见内总下 魏书高闾传至德颂见内悟下遒钟会蒲萄赋清浊外畅甘旨内 滋泽膏润入口散流
《漢語大詞典》:鸿畅(鴻暢)
指声音洪亮,言词畅达。新唐书·卢钧传:“ 钧 年八十,升降如仪,音吐鸿畅,举朝咨叹。” 宋 陆游 《乐郊记》:“长身铁面,音吐鸿畅。”明史·于谦传:“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
《漢語大詞典》:四畅(四暢)
(1).阴、阳、刚、柔四气协调通畅。礼记·乐记:“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於中,而发作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夺也。” 孔颖达 疏:“四畅交於中而发作於外者,四畅谓阴阳刚柔也,四者通畅交在身中而发见动作於身外也。”
(2).指理发、搔背、剔耳、刺鼻四项使人体舒适的事。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五:“古人以理髮、搔背、剔耳、刺鼻为四畅,此小安乐法。”
《漢語大詞典》:畅适(暢適)
(1).使舒畅顺适。 宋 陆游 《居室记》:“休息取调节气血,不必成寐;读书取畅适性灵,不必终卷。” 叶圣陶 《脚步集·李太太的头发》:“头发又有一种特别的香气,甜蜜畅适,勾起你百般的遐想。”
(2).指舒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琐:“不则挑弄絃索,作‘蕉窗零雨’之曲,酸人胸臆; 杨 不忍卒听,则为‘晓苑鶯声’之调,顿觉心怀畅适。”
《漢語大詞典》:潜畅(潛暢)
暗自通畅。 汉 阮瑀《琴歌》:“恩义苟潜畅,他人焉能乱。”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幽萌潜畅,滞思赖振。”隋书·刑法志:“薰风潜畅,颂声遐举。”
分類:暗自通畅
《骈字类编》:上畅(上畅)
史记司马相如传旁魄四塞云专雾散上畅九垓下溯八埏 隋书虞绰传文德上畅灵武外薄车徒不扰苛慝靡作
《國語辭典》:畅月(暢月)  拼音:chàng yuè
阴历十一月。《礼记。月令》:「地气沮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疫,又随以丧,命之曰畅月。」
《骈字类编》:畅微(畅微)
夏侯嘉正洞庭赋乃命元夷授禹之机隧山湮谷涤源畅微
《國語辭典》:畅快(暢快)  拼音:chàng kuài
1.舒畅快乐,称心如意。《儒林外史》第四四回:「说的畅快!说的畅快!拿大杯来吃酒。」《老残游记》第一回:「今日开筵,明朝设席,闹的十分畅快!」
2.性情直爽。如:「他是个畅快人,有什么说什么。」
《骈字类编》:北畅(北畅)
汉书终军传见南洽下
《漢語大詞典》:怡畅(怡暢)
欢畅。 唐 陈玄祐 《离魂记》:“果见 倩娘 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 鎰 。”
分類:欢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