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节目(節目)  拼音:jié mù
1.树木枝干交接而纹理缠结的地方。《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晋书。卷四五。列传。和峤》:「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磥砢多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2.泛指各种活动的项目。如:「晚会的节目即将登场,请来宾就座。」
《國語辭典》:新闻(新聞)  拼音:xīn wén
1.报纸、广播、电视、网际网路、新媒体等对任何足以引起民众兴趣或产生影响的事件,所作的最新而及时的报导。其形式包括消息、通讯稿、特写、调查报告、图片、影音、视讯等。
2.新近听说的事。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唐。李咸用 春日喜逢乡人刘松诗:「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新闻到没有,闻得高丽国差铁肋金牙下战书来,单奈尉迟出马。」
3.新知识。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诗:「新闻妙无多,旧学闲可束。」
《国语辞典》:日剧(日剧)  拼音:rì jù
由日本的电视台制作的日本风情电视剧;或专指在台湾电视频道上所播出的日本电视剧。如:「由于日剧的收视率日渐升高,电视台争购新剧以供播映。」
《國語辭典》:广播(廣播)  拼音:guǎng bò
1.普遍施予。《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策传》:「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裴松之注引《吴录》载策上表谢曰:「陛下广播高泽,不遗细节,以臣袭爵,兼典名郡。」
2.广泛传播。如:「这种小事,他也到处去广播,真无聊!」
3.利用音波与电波为人类服务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有调幅广播和调频广播两大类。
4.以广播方式传送出来的节目。如:「听广播」。
《国语辞典》:叩应(叩应)  拼音:kòu yìng
电视台或电台接受民众以电话参与现场节目的进行,以彰显阅听人的进用权。为英语call in的音译。
《國語辭典》:直播  拼音:zhí bò
不经过剪辑或配音的过程,把现场画面直接传送至萤光幕上。
《國語辭典》:小节目(小節目)  拼音:xiǎo jié mù
1.短的表演或比赛等节目。如:「在大会进行中穿插一些歌唱等小节目,舒缓一下紧张严肃的气氛。」
2.琐细事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做州县官的,只能把大出进的地方防閒住了,那小节目,不能处处留心,只得由他去的了。」
《國語辭典》:转播(轉播)  拼音:zhuǎn bò
传送播放。如:「录影转播」、「卫星实况转播」。
《国语辞典》:收播  拼音:shōu bò
电视台在每天电视节目播映完毕,最后播出台名、呼号等,作为一种机关讯号。
《国语辞典》:第四台(第四台)  拼音:dì sì tái
国内除台视、中视、华视三家电视台外,所存在的有线电视经营者。
《國語辭典》:通讯社(通訊社)  拼音:tōng xùn shè
采访各地消息,供应新闻稿给各报馆发表的机关,但本身并不直接为读者及听众服务。如中央通讯社、美联社等。也称为「通信社」。
《國語辭典》:通讯员(通訊員)  拼音:tōng xùn yuán
采集外地新闻,利用各种通讯方法,随时记述所见所闻给报馆的人。也称为「通信员」。
《漢語大詞典》:新闻记者(新聞記者)
采访和撰写、报道新闻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专职人员。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自兹以后,三段之文,五旌之教,愿以是遍告全国八面论师、新闻记者矣。”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 赵大爷 ,您可预备好了哟,新闻记者一定会访问您!”
《漢語大詞典》:新闻社(新聞社)
即通讯社。采访、搜集和向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的机构。
《国语辞典》:实况转播(实况转播)  拼音:shí kuàng zhuǎn bò
广播、电视台与网路平台直接将新闻活动、文艺表演与体育竞赛等实况即时播出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