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0
词典
1
分类词汇
29
共3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申雪
辨诉
辩对
申说
辨言
论解
辩理
辩诉
讼屈
讼直
吞言咽理
有口难辨
辨复
辩剖
辩护
《國語辭典》:
申雪
拼音:
shēn xuě
表明实情以洗雪冤屈。《北史。卷五六。魏收传》:「收虽自申雪,不复抗拒,终身病之。」唐。刘禹锡〈
苏州刺史谢上表
〉:「本末可明,申雪无路。」
分類:
申雪
申辩
表白
《漢語大詞典》:
辨诉(辨訴)
亦作“ 辨愬 ”。 申辩上诉。辨,通“ 辩 ”。
《
二刻拍案惊奇
》
卷十八:“﹝ 玄玄子 ﹞又是个无根蒂的,没个亲戚朋友与他辨诉一纸状纸,活活的顶罪罢了。”
《
明史·顾佐传
》
:“ 居正 等六人辨愬。帝怒,并诸为吏者悉戍之。”
分類:
申辩
上诉
《漢語大詞典》:
辩对(辯對)
申辩对答。 唐
李肇
《唐国史补》
卷中:“会堂兄兼为 泽 潞 判官,尝鞫狱于私第,有老妇辩对。”
分類:
申辩
对答
《國語辭典》:
申说(申說)
拼音:
shēn shuō
详细辩解、说明。《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陈重传》:「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说,而市裤以偿之。」也作「申述」。
分類:
申说
再次
说明
申辩
辩说
明解
解释
反复
《漢語大詞典》:
辨言
(1).巧伪之言,美丽动听而奸诈虚伪的言词。辨,通“ 辩 ”。
《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
:“辨言而不固行,有道而先困,自慎而不让,当如强之,曰始妒诬者也。” 王聘珍 解诂:“辨言者,言伪而辨也。”
(2).申辩,说辩解的话。辨,通“ 辩 ”。 元
刘祁
《
归潜志
》
卷七:“如宰执本进士,或士大夫得罪,知其无辜,不敢辨言,恐人疑其为党也。” 清
管同
《楚昭王论》
:“继又不知愧耻,而辨言以求復位。”
分類:
申辩
巧伪
辩解
美丽
动听
奸诈
虚伪
言词
《漢語大詞典》:
论解(論解)
(1).论说和解释。
《
后汉书·延笃传
》
:“ 篤 论解经传,多所駮正,后儒 服虔 等以为折中。” 梁启超
《改用太阳历法议》
:“其有以忤俗骇民为疑者,吾将别著论解之。”
(2).谓据理申辩使之解脱(罪责)。
《
宋史·曾肇传
》
:“諫官 陈瓘 、给事中 龚原 以言得罪,无敢救, 肇 极力论解。”
(3).处理解决。
《元典章·刑部十五·听讼》
:“诸论诉婚姻家财田宅债负,若不係违法重事,并听社长以理论解,免使妨废农务,烦紊官司。”
分類:
论说
理解
说和
据理
和解
解决
解释
申辩
解脱
罪责
《漢語大詞典》:
辩理(辯理)
申辩,申理。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盗》
:“至于盗之仇恨,贫无钱买,捕役又加拷逼,认写上道情形,方冀到官辩理;无如恶盗铁口硬证,问官尤指为狡贼,非严刑不招,夹棍边杠,紧拢狠敲,彼非石骨铜筋焉,有不满口招承者乎?”
分類:
申辩
《漢語大詞典》:
辩诉(辯訴)
法律用语。法院审判案件时,被告人为自己申辩。
分類:
法律
法律用语
法院
审判
判案
案件
被告人
自己
申辩
《漢語大詞典》:
讼屈(訟屈)
申辩冤屈。 晋
葛洪
《
抱朴子·安贫
》
:“当途投袂以讼屈,素士蒙尘以履径。”
《
晋书·忠义传·嵇含
》
:“野无讼屈之声,朝有争宠之叹。”
分類:
申辩
冤屈
《漢語大詞典》:
讼直(訟直)
(1).谓申辩是非曲直。
《
晋书·良吏传·鲁芝
》
:“ 芝 坐 爽 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章炳麟
《却与黄陈同宴书》
:“外人多以皮相抑之,僕诚不能不为讼直。”
(2).犹言打赢官司。 梁启超
《新民说》
八:“故常有诉讼之先,声言他日讼直所得之利益,悉以充慈善事业之用者。”
分類:
申辩
是非曲直
官司
《漢語大詞典》:
吞言咽理
谓不敢声张和申辩。
《
南史·王藻传
》
:“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
分類:
不敢
声张
申辩
《国语辞典》:
有口难辨(有口难辨)
拼音:
yǒu kǒu nán biàn
有嘴却难于分辩。形容蒙受冤屈而无从申辩。《石点头。卷八。贪婪汉六院卖风流》:「王大郎这两句话,众耳共闻,却赖不得,虽然有口难辨。」《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孟夫人有口难辨,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也作「有口莫辩」、「有口难辩」、「有口难分」。
分类:
难于
分辩
蒙受
受冤
冤屈
无从
申辩
《國語辭典》:
辨复(辨復)
拼音:
biàn fù
科举时代秀才有一定式样的衣服,假使秀才犯了罪,被革除功名,则不准穿戴这类款式的制服。当被褫革功名的秀才,證实无罪后请求恢复功名,称为「辨复」。《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郎既释,远求父门人书,得从辨复。」
分類:
科举
士人
犯法
功名
申辩
得以
恢复
《漢語大詞典》:
辩剖(辯剖)
申辩,辩白。汉剧
《宇宙锋》
第一场:“我的儿你生来聪明太过, 匡郎 死撇下你受了折磨,为父的修本章与儿辩剖,到明天奏圣上自有发落。”
分類:
申辩
辩白
《國語辭典》:
辩护(辯護)
拼音:
biàn hù
1.干练而有办事能力。《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句下汉。何休《解诂》:「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
2.法律上指辩护人为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及权利,防禦不法或不当的攻击,在口头或文字上所作的辩白,称为「辩护」。如:「他请一位律师替他辩护。」
分類:
辩护
法律用语
法律
维护
治事
自己
管理
法院
审理
案件
利益
辩解
被告人
和辩
事实
控告
申辩
和解
解释
何休
《國語辭典》:
辩护人(辯護人)
拼音:
biàn hù rén
诉讼时,为被告者在法庭上辩护的律师,或非律师但经法院许可者,称为「辩护人」。
分類:
法律
法律名词
被告人
委托
经法
法院
许可
指定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