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吴同甲
安荫甲
李振甲
齐绅甲(字 子樵 号 贤舫 )
王殿甲
吴鸿甲(字 唱初 号 昶仙 )
萧开甲
向昌甲
吴增甲(字 达臣 )
齐忠甲(字 迪生 号 慎之、贤舟 )
丘逢甲(字 仙根 号 蛰仙、蛰庵、仓海君、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召抗日、沧海君、仲阏、仓海 )
霍元甲(字 俊卿 行第 四 世称 霍四爷 )
丘树甲(字 崧甫 )
薛双甲(字 伯素 )
其它辞典(续上)
阎甲斌吴同甲
安荫甲
李振甲
齐绅甲(字 子樵 号 贤舫 )
王殿甲
吴鸿甲(字 唱初 号 昶仙 )
萧开甲
向昌甲
吴增甲(字 达臣 )
齐忠甲(字 迪生 号 慎之、贤舟 )
丘逢甲(字 仙根 号 蛰仙、蛰庵、仓海君、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召抗日、沧海君、仲阏、仓海 )
霍元甲(字 俊卿 行第 四 世称 霍四爷 )
丘树甲(字 崧甫 )
薛双甲(字 伯素 )
人物简介
清州搜玉
未详。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同甲,江苏省扬州府高邮州人,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23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人物简介
维基
安荫甲,甘肃省巩昌府安定县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20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历官广东博罗等地知县,曾任乡试同考官。能文章,工书法。卒年四十。
人物简介
维基
李振甲,山东省青州府乐安县人,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127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人物简介
维基
齐绅甲,字子樵,号贤舫,吉林省吉林府伊通州(今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镇四台子村)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八年(1892年),参加光绪壬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14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后到山西省任知县。赐光禄大夫。晚年退隐,在家设学馆教学。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殿甲,直隶省广平府清河县人,同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吴鸿甲(1851年—1902年后),字唱初、号昶仙,江苏江阴县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同治十二年(1873年),江苏乡试中举;光绪二十年(1886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次年,考取镶黄旗觉罗官学汉教习。光绪十五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改国史馆协修。光绪十八年,任会试同考官。光绪十九年,任湖北乡试正考官。光绪二十四年,任陕西道监察御史,次年掌陕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六年,稽查兴平仓事务。后署掌福建道监察御史、浙江道监察御史、江西道监察御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任刑科给事中。
人物简介
维基
萧开甲,直隶乐亭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后授户部改任吏部主事。后任川滇科科长,军饷司司长。诰封朝议大夫。
人物简介
维基
向昌甲,云南省开化府文山县人,同进士出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9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人物简介
维基
吴增甲,字达臣,江苏江阴县人。进士出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进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未散馆,因办学务授翰林院编修。
人物简介
维基
齐忠甲(1864年—1920年),亦有书作齐忠甲(正误待考),字迪生,号慎之,又号贤舟,吉林省伊通州(今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镇四台子村)人,清朝官员、进士出身。光绪辛卯年(1891年)京闱举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登进士二甲七十五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九年,任浙江乡试副考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贵州道监察御史。民国六年(1917年),任第二次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议员。1920年,齐中甲逝世。
人物简介
全台诗
丘逢甲(1864~1912),谱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又号蛰庵、仲阏;乙未内渡后自署仓海君、南武山人、海东遗民、痛哭生。清淡水厅铜罗湾(今苗栗铜锣)人。十四岁取中秀才,丁日昌赠以「东宁才子」之印;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进士,钦点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亲老告归,先后担任宏文、罗山、崇文书院主讲,兼任《台湾通志》总局采访工作。甲午战败,割台议起,丘氏上书请愿,反对割让,与台湾官绅共组台湾民主国,并担任义军统领,督办团练,以「抗倭守土」号召抗日。日军抵台不久,继民主国总统唐景崧之后,避难广东镇平祖籍。西渡后致力于兴学教育,曾担任韩山、东山、景韩书院主讲,创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机构:岭东同文学堂,开新学风气之先。又曾担任广东咨议局副议长,军政府教育部长等。1912年病逝于镇平,临终遗言须向南葬,以示不忘台湾。 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诗作,多见于《柏庄诗草》,计古近体诗约二百五十首。内渡后诗作以《岭云海日楼诗钞》为主,乃丘逢甲病逝后,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编次,得十三卷,凡千馀首。兹以陈炎正编《柏庄诗草》〖此诗稿由陈炎正于1978年购得,又抄录丘逢甲少作后,集为《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与《柏庄诗草》原稿影本合并出版。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出版《岭云海日楼诗钞》〖台湾省文献会本依据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的《岭云海日楼诗钞》(含《选外集》)加标点编印,于1994年出版,内容较为完整,故据以为底本。 〗为底本,并参照王国璠编《柏庄诗草》〖王国璠据《柏庄诗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将《丘仓海先生诗文录》中的诗歌分出,题为「仓海先生集外集」,并入该书。1980年由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出版。 〗(简称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编,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邹本)〖丘瑞甲、丘兆甲编辑,邹鲁校订《岭云海日楼诗钞》,内附丘瑞甲补辑《选外集》,1937年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部出版,台湾大学图书馆、台湾文献馆典藏。 〗、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岭云海日楼诗钞》(简称徽本)〖黄志平、丘应枢、丘晨波编校,《岭云海日楼诗钞》,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诗作十三卷、《选外集》、《选外集补遗》、《柏庄诗草》、《罗浮游草附录》等。 〗、黄志平、丘晨波编《丘逢甲集》〖黄志平、丘晨波主编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长沙岳麓书社出版。为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时间排序,但未区分选外集、补遗等。〗,并增补光绪己亥(1899)岭南宝经阁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诗畸》、《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师友风义录》、《台湾诗乘》、《三六九小报》、《诗报》、《台湾诗醇》、《东宁击钵吟后集》、《台湾诗海》等辑录编校。词学图录
丘逢甲(1864-1912) 字仙根,号蛰仙、仲阏、仓海。台湾苗栗县人。光绪十五年进士。有《岭云海日楼诗钞》。维基百科
丘逢甲(1864年12月26日—1912年2月25日),谱名秉渊,字仙根,号蛰仙,晚号仓海君,一作沧海君,清朝官员、诗人和教育家,台湾府淡水厅铜锣湾(今苗栗县铜锣乡竹森村)客家人,祖籍广东嘉应府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光绪十五年进士,曾参与台湾民主国抗日运动,擅长诗文,有《柏庄诗草》、《岭云海日楼诗钞》。 因父亲丘龙章受聘讲授汉文,丘逢甲于同治三年(1864年)在福建省台湾府淡水厅后垄堡铜锣湾(今台湾苗栗县铜锣乡竹森村)出生。光绪十五年(1889年),丘逢甲至燕京赴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工部虞衡司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师做官,以「亲老需侍」为由返台,受台湾望族,原籍漳州的筱云吕氏(今称神冈吕家)礼聘讲授汉文。其兄丘先甲也因办理乡勇团练、开垦土地等因素,举家迁往台中。 丘逢甲曾到台中「衡文书院」任主讲,后又于台南和嘉义举办新式学堂。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丘逢甲奉旨督办团练。次年,清军战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台湾人民激愤,丘逢甲呈文,反对割台。条约生效后,丘逢甲倡立民主国,率绅民奉旗、玺及总统印,献于巡抚唐景崧,并声援义军反抗。5月23日,唐景崧发表《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5月25日,台湾民主国成立,年号“永清”,唐景崧出任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李秉瑞为军务大臣,丘逢甲为义勇军统领。唐景崧驻守台北,丘逢甲奉命驻兵南崁策应。 5月29日,日军登台,进佔基隆,守军不敌。6月4日,总统唐景崧弃职,乘德商轮船逃往厦门。丘逢甲见局势不可为,便返回台中,携家眷内渡广东嘉应州。离台前有诗:「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传颂一时。 丘逢甲内渡唐山后,先后主讲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并与三弟树甲共同成立岭东同文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赴广州,任广东学务公所参议。三十二年(1906年),任广州府中学堂监督,三十四年(1908年),被推为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宣统元年(1909年),广东咨议局成立,丘逢甲当选议员,既而被推举为副议长。 丘逢甲积极支持姚雨平、邹鲁等人的反清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各省响应,广东宣布独立,推胡汉民为都督。丘逢甲被选为代表,选举孙文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民国元年(1912年),丘逢甲因积劳成疾,请假南返。2月25日,卒于广东镇平员山里门第,遗言「葬须南向,吾不忘台湾也」。丘逢甲出殡时,“执绋而哭者数千人”,有挽联曰:“忆当年,祸水滔天,空拼九死余生,双手难支新建国;病今日,大星坠地,只剩二三遗老,背面同哭故将军。”正面评价
丘逢甲少年得志,却弃官返台从事教育工作;乙未割台时,他首倡独立抗日;内渡大陆后则献身推广新式教育,为国家培养元气。终其一生始终对国家抱有高度的期望,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操。 丘逢甲的诗文曾获得诸多学者高度的评价:钱仲联曾评其《岭云海日楼诗钞》曰「七律一种,开满劲弓,吹裂铁笛,真成义军旧将之诗。」柳亚子谓「时流竟说黄公度,英气终输仓海君,战血台澎心未死,寒笳残角海东云。」梁启超则誉为「诗界革命钜子」、「天下健者」负面评价
反割台运动期间,丘逢甲虽首先刺血上书,反对割台,尔后却提前内渡,其前后言行不一,后人颇有微词。连雅堂在《台湾通史》便作总评为「成败论人,吾所不喜,独惜其为吴汤兴、徐骧所笑尔。」 丘氏内渡之际,传闻其贪污,挟带十万两白银之巨额公款而行;但因无实据,亦有持不同意见者,其贪污之事,迄今尚有争议。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68—1909 【介绍】: 清直隶静海人,字俊卿。家传武术迷踪艺。父霍恩第有三子,元甲居次,合叔伯兄弟计之,排行第四,人称霍四爷。天津有俄国大力士狂妄称霸,元甲击败之,逐其出境。在上海与英国大力士奥比音相约比武,奥比音至期胆怯逃匿。元甲以国势积弱,外人讥我为“东亚病夫”,欲提倡武术,在上海创建精武体育会。成立仅两月而逝。
人物简介
全台诗
丘树甲(1873~1900),字崧甫,苗栗县铜锣湾人。为丘逢甲三弟。兄弟皆受教于父亲丘龙章,不但读书互相砥砺,母丧后更彼此扶持,昆仲感情甚笃。丘逢甲尝赋诗称崧甫「三岁识四声,七岁能文章。十三冠童军,英声震文场。」(〈题崧甫弟遗像〉),可见其属早慧之才。丘树甲于光绪年间补博士弟子员,文章曾受知于唐景崧与刘铭传,故唐景崧特命其随兄丘逢甲入台南府署读书。甲午战起,奉檄办理全台义军营务处。内渡后,返嘉应州镇平原籍定居,并由广东巡抚许振袆奏准为海阳县学廪生。光绪二十三年 (1897)往来于潮、嘉之间,兼事农商,以所得资助丘逢甲办学。光绪二十五年(1899)冬,与丘逢甲共同筹画岭东同文学堂事宜。翌年春,原拟与逢甲同赴南洋群岛筹募学堂款项,未能成行,是年因病过世,得年二十七。〖参考张胜彦《台中县志‧人物志》,台中县政府,1989年9月;邱炜萱〈挥麈拾遗〉,《岭海云日楼诗钞》,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其诗作目前仅得见以下数首。
人物简介
江上诗钞
字伯素,中学毕业。民国十九年出生于璜塘书香世家,祖父前清秀才。抗战沦陷,家境中落,谋职商界银行工作,严身处世,爱好诗词书法,自学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