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13,分6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田利用
刘用
胡用庄
曹利用(字 用之 襄悼 )
王用和
李含章(字 明用、时用 )
李微用
王德用(字 元辅 鲁国公 武恭 )
魏用
粟大用(字 行之 )
谢用
邢用之
徐陟(字 光明、公用、公明 )
张知白(字 用晦、晦之 文节 )
其它辞典(续上)
刘日用田利用
刘用
胡用庄
曹利用(字 用之 襄悼 )
王用和
李含章(字 明用、时用 )
李微用
王德用(字 元辅 鲁国公 武恭 )
魏用
粟大用(字 行之 )
谢用
邢用之
徐陟(字 光明、公用、公明 )
张知白(字 用晦、晦之 文节 )
人物简介
简介
淳化元年(990)任江阴军知军,本年军废。
人物简介
简介
淳化三年(992)任衡州知州。淳化五年(994)9月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9 【介绍】: 宋相州人。晓音律,善骑射。事太宗于晋邸。太宗即位,补军职,累迁并州、高阳关副都部署,建议益边兵,出骁锐牵制敌势。真宗景德初,为邢州部署。真宗北征,以守城功进爵邑,历知齐、陈、潞三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1—1029 【介绍】: 宋赵州宁晋人,字用之。以父卒补殿前承旨,选为鄜延路走马承受公事。真宗景德初亲征澶渊,奉命使契丹军,拒割地之请,许以岁币议和。擢东上阁门使、忠州刺史。宜州军校叛,任广南安抚使平之。大中祥符七年拜枢密副使,天禧三年为枢密使,次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仁宗即位,加左仆射兼侍中。在位既久,颇恃功。章献太后临朝,凡内降恩,力持不予,遂与中人、贵戚结怨。坐从子曹汭犯法,罢知随州。又坐私贷景灵宫钱,谪房州安置,内侍杨怀敏辱之,遂自缢死。谥襄悼。全宋文·卷二七四
曹利用(九七一——一○二九),字用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人。以父荫补殿前承旨。景德初,契丹侵河北,真宗幸澶州,遣利用以崇仪副使奉书诣契丹军,和议遂定。累官至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为内侍所构,贬崇信军节度副使、房州安置,投缳死。明道中赠太傅,赐谧襄悼。《宋史》卷二九○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咸平六年(1003)任赵州刺史。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景德三年(1006)任温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9—1057 【介绍】: 宋郑州管城人,字元辅。王超子。年十七随父出击李继迁。累迁内殿崇班。仁宗时,历殿前都虞候、知枢密院事、宣徽南院使。因状貌类太祖,降知随州。契丹求关南地,以兵压境,拜保静军节度使、知澶州,徙真定府、定州路都总管,训练士卒,加强守备。累拜同平章事、判澶州,以太子太师致仕。再起,历官至枢密使,封鲁国公。卒谥武恭。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三四
魏用,太宗、真宗间人,曾为乡贡进士。见所撰《魏府君墓志铭》、《清河张公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象州武仙人,字行之。真宗大中祥符中以通“五经”应童子科,至汴京入见,真宗奇之,特补登仕郎。后官至南雄太守。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五
谢用,资州(治今四川资中)人,大中祥符间为将仕郎、守资州助教。
人物简介
简介
大中祥符七年(1014)任登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光明,一字公用。少有文名。真宗大中祥符进士。累官以朝奉郎判永州。尝作《白马谣》励守边者。全宋诗
徐陟,字公明,浦城(今属福建)人。年未冠,孙何上其奏议五十卷,召试,会有家难,不赴。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进士(清康熙《建宁府志》卷一五)。仁宗天圣间以朝奉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判永州军事(清嘉庆《湖南通志》卷二七一《艺文志》一七、卷二一○《金石》一三)。全宋文·卷三二八
徐陟,字光明,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大中祥符二年进士及第,天圣中,以朝奉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权永州军事判官。见雍正《福建通志》卷四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8 【介绍】: 宋沧州清池人,字用晦,一字晦之。太宗端拱二年进士。累迁河阳节度判官。真宗咸平中奏言当世要务,召试舍人院,权右正言。进右司谏,出知邓州,赈关右饥民。擢龙图阁待制,再迁工部郎中,建言矫任官重内轻外之弊,自请补外。大中祥符九年拜参知政事。以与王钦若议论相失辞位。仁宗即位,召为枢密副使,天圣三年拜相。慎名器,无毫发私,虽显贵,清约如寒士。卒谥文节。全宋文·卷一八九
张知白(?——一○二八),字用晦,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端拱进士。累迁河阳节度判官、权右正言、判三司开拆司,权管勾京东转运司事,知邓州。大中祥符九年,迁给事中、参知政事。以议论与宰相王钦若不合,称疾辞位,出知大名府。徙南京留守,复徙亳州。仁宗即位,进尚书右丞、枢密副使。天圣三年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卒于相位。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三、四,《宋史》卷三一○本传。又,今人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据张秀民《始祖文节公年谱》,谓其生于建隆二年(九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