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水晶顶(水晶頂)
水晶制作的礼帽顶子。 清 制,五品官礼帽用水晶顶。《老残游记》第六回:“登时上房里红呢帘子打起,出来一个人,水晶顶,补褂朝珠。” 凌力 《星星草》第六章四:“这位 济宁州 知州为了这次参谒穿上了全套朝服:头戴镂花金座衔水晶顶的朝冠;身穿石青色通身云缎、八蟒五爪的朝服。”
《國語辭典》:水彩画(水彩畫)  拼音:shuǐ cǎi huà
以水溶性颜料调水所作的画。水彩画的表现,主要在用笔、用色、用水的巧妙配合,表现出细腻柔和、飘逸洒脱等各种效果。水彩画因白色颜料的混用与否,有透明画法和不透明画法之别,各具特色。简称为「水彩」。
《國語辭典》:水粉画(水粉畫)  拼音:shuǐ fěn huà
用粉质颜料和水调合后所绘制的画。有厚重、明朗轻快的效果,可画在画纸、画布或木板上。
《漢語大詞典》:水砻(水礱)
利用水力转动的砻。砻,磨谷去壳的工具。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十八:“水礱,水转礱也。礱制上同,下但置轮轴,以水激之,一如水磨。日夜所破穀数,可倍人畜之力。”
《漢語大詞典》:水电站(水電站)
进行水力发电的机构,包括利用水力资源发电的设备、建筑物以及生产和管理系统。 杨朔 《永定河纪行》:“这股水从京西 三家店 的进水闸涌进渠道,穿过 西山 翠微峰 下的隧洞,穿过新劈的山峡,变成一道飞瀑,由高头直冲进山脚的一座水电站。” 唐殿元 《铁臂姑娘》:“﹝她﹞好像第一次来到水电站工地,看不厌这美丽的 新安江 风光。”
《漢語大詞典》:水轮发电机
用水轮机作为原动机的发电机。水流经过水轮机时,将水能转换成机械能,水轮机的转轴又带动发电机的转子,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而输出。是水电站生产电能的主要动力设备。
《漢語大詞典》:水饰(水飾)
(1).游船上用水力机械操纵的各色木偶。 隋 杜宝 《水饰》:“总七十二势,皆刻木为之。或乘舟,或乘山,或乘平洲,或乘磐石,或乘宫殿。木人长二尺许,衣以綺罗,装以金碧,及作杂禽、兽、鱼、鸟,皆能运动如生,随曲水而行。又间以妓航,与水饰相次,亦作十二航,航长一丈,阔六尺,木人奏音声,击磬撞钟,弹筝鼓瑟,皆得成曲。及为百戏,跳剑舞轮,昇竿掷绳,皆如生无异。其妓航水饰,亦雕装奇妙。周旋曲池,同以水机使之。”
(2).指装有这类游戏器具的彩船。南史·侯安都传:“﹝ 侯安都 ﹞又启便借供张水饰,将载妻妾於御堂欢会。”参见“ 水嬉 ”。
《漢語大詞典》:水嬉
水上游戏。其形式很多,如歌舞、竞渡、杂技等。 汉 司马相如 《大人赋》:“奄息 总极 氾滥水嬉兮,使 灵媧 鼓瑟而舞 冯夷 。”旧唐书·顺宗纪:“尝侍宴 鱼藻宫 ,张水嬉,綵舰雕靡,宫人引舟为櫂歌,丝竹间发。”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后集·故都戏事》:“呈水嬉者,以髹漆大斛满贮水,以小铜锣为节,凡龟、鳖、鰍、鱼皆以名呼之,即浮水面,戴戏具而舞。舞罢即沉,别復呼其他,次第呈伎焉。” 清 吴伟业 《琵琶行》序:“先帝在 玉熙宫 中,梨园子弟奏水嬉、过锦诸戏。” 严荣 注引《刘氏芜史》:“水嬉之制,削木为傀儡,高二尺餘,肖蛮王、军士、男女之像,有臋无足,下安卯栒,用竹板承之,注水方木池,以锡为箱,支以木櫈,用纱围其下,取鱼虾苹藻跃浮水面。中官隐纱围中,将人物用竹片托浮水上,游移转动。一人鸣金宣白题目,代宣文句。”参见“ 水戏 ”、“ 水饰 ”。
《國語辭典》:水刷石  拼音:shuǐ shuā shí
一种建筑材料。用水泥、石屑、小石子和水搅拌,涂抹于建筑物的外表。于半凝固时,用硬毛刷刷去表面的水泥,使石子半露。
《漢語大詞典》:柔麻
谓用水浸麻,使之软化。诗·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 汉 郑玄 笺:“於池中柔麻,使可缉绩作衣服。”
《漢語大詞典》:沙滤池(沙濾池)
净化饮水、用水的池子。池内铺以适量的沙粒,水通过沙层时,其中所含的杂质即被截留。《人民日报》1974.12.12:“发动社员利用出工前收工后的空余时间,抬石头,挑石灰,运河沙,很快就建成了一个沙滤池。”
《漢語大詞典》:木版水印
我国传统的刻版印刷方法之一,因用水墨和颜料在木刻版上刷印,故称。主要用以复制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 唐 宋 流行单色刷印,至 明 末发展为彩色套印,有如餖飣,故 明 人称为 餖版 。分钩描、刻版、刷印三道工序。现代版画家也运用这种技法创作版画。也称木刻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