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淘金  拼音:táo jīn
1.采金者用水洗去砂质,采取金屑,称为「淘金」。
2.比喻想发财。如:「许多劳工离乡背井到城市淘金,不外乎就是想让家人过更好的生活。」
分類:用水
《漢語大詞典》:海沤(海漚)
谓海中水泡。《楞严经》卷六:“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佛教用水泡比喻生命的空幻。后以“海沤”比喻事物起灭无常。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含蓄》:“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漢語大詞典》:水令
用水方面的法令法规。汉书·儿宽传:“ 宽 表奏开 六辅渠 ,定水令以广溉田。” 颜师古 注:“为用水之次具立法,令皆得其所也。”新唐书·王起传:“滨 汉 塘堰联属,吏弗完治, 起 至部,先修復,与民约为水令,遂无凶年。”
《漢語大詞典》:机舂(機舂)
水碓。利用水力舂米的工具。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机舂潺湲力,吹簸飘颻精。” 宋 苏轼 《与正辅游香积寺》诗:“我惭作机舂,凿破混沌穴。”
《国语辞典》:用水  拼音:yòng shuǐ
1.使用水。如:「每到春耕季节,农田用水的需求大幅提高。」
2.供使用的水。如:「若天气持续乾旱,自来水公司将开始限制民生用水。」
分类:用水
《漢語大詞典》:淤田
用水将淤泥引入农田。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河水冲刷的淤泥,用决水法引入田内,使土质肥沃,称淤田。”
《漢語大詞典》:转水(轉水)
谓用水车戽水。 清 赵俞 《踏车曲》:“旱年掘窝转水入,潦年筑隄翻水出。”
《國語辭典》:浸种(浸種)  拼音:jìn zhǒng
作物播种前,先将种子浸于水中,供应种子发芽所需水分,使播种后发芽整齐而迅速。
《國語辭典》:烘染  拼音:hōng rǎn
烘托渲染。《红楼梦》第三八回:「探春又道:『到底要算蘅芜君沉著。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
《漢語大詞典》:水麝
(1).麝的一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麝﹝集解﹞引 苏颂 曰:“水麝,其香更奇,脐中皆水,沥一滴於斗水中,用洒衣物,其香不歇……此説载在酉阳杂俎。”
(2).指用水麝分泌的麝香制成的香料。 宋 贺铸 《晕眉山》词:“镜晕眉山,囊薰水麝。” 宋 王安石 《自白土村入北寺》诗之一:“薄槿胭脂染,深荷水麝焚。”参阅 宋 李石 续博物志卷十。
《国语辞典》:供水  拼音:gōng shuǐ
供给用水。如:「夏季时,用水激增,常发生供水不足的问题。」《旧唐书。卷一三六。列传。崔损》:「今属通年,欲议修置,缘供水稍远,百姓劳弊,今欲于见住行宫处修创,冀久远便人。」
《漢語大詞典》:车戽(車戽)
谓用水车戽水。宋史·河渠志七:“车戽运水,引入 保安门 通流入城。”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或一年无水,则数亩之池车戽立尽,而鱼即槁死。” 清 归庄 《观田家收穫》诗之三:“平田五月浪如湖,车戽工多幸不芜。”
《漢語大詞典》:水苍佩(水蒼佩)
用水苍玉琢成的佩饰。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四》:“《復斋漫録》云:‘而所谓玉者,凡一十有六:双琥璏、三鹿卢带钩、琫、珌、璊瑑杯、水苍佩……等是也。’”参见“ 水苍玉 ”。
分類:用水佩饰
《漢語大詞典》:水苍玉(水蒼玉)
杂有斑纹的深青色的玉石。古时用作官员的佩玉。礼记·玉藻:“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綬;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綬。” 郑玄 注:“玉有山玄、水苍者,视之文色所似也。” 孔颖达 疏:“玉色似山之玄而杂有文,似水之苍而杂有文。”晋书·职官志:“三品将军秩中二千石者,著武冠,平上黑幘,五时朝服,佩水苍玉。” 唐 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貂冠水苍玉,紫綬黄金章。”亦省称“ 水苍 ”。 唐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肘后看金碧,腰间笑水苍。”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集英殿秋宴》:“万国趋王会,诸公佩水苍。”
《漢語大詞典》:五生
宋 元 以来,每于农历七月初七前将绿豆、小豆(赤豆)、小麦等用水浸入磁器内,待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线束之,置小盆中,七夕供奉,俗谓种生。此类以五彩线所系之物谓之“五生”。见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七夕。 元 杜仁杰 《集贤宾·七夕》套曲:“金盆内种五生,琼楼上设筵席。”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绿窗遗稿》引 元 孙淑 诗:“乞巧楼前雨乍晴,弯弯新月伴双星。隣家小女都相学,鬭取金盆看五生。”
《漢語大詞典》:胆铜(膽銅)
我国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种铜合金。因所用为胆矾水,故称;因亦称此法为胆铜法。 魏 晋 示炼丹术盛行,已有此法,是世界上水法冶金技术的先声。 宋 为铸钱需要,此法更为兴盛。 元 明 后始见废止。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财赋三·铜铁铅锡坑冶》:“坑皆有胆铜者,盖以铁为片,浸之胆水中,后数十日即成铜。”宋史·食货志下二:“浸铜之法:以生铁锻成薄片,排置胆水槽中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所薄,上生赤煤,取刮铁煤入炉,三炼成铜。大率用铁二斤四两,得铜一斤, 饶州 兴利场 , 信州 铅山场 各有岁额,所谓胆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