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粉白  拼音:fěn bái
用来敷面,以使面容更为皓白的白色铅粉。《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
《國語辭典》:珍异(珍異)  拼音:zhēn yì
珍贵不寻常的物品或食物。《周礼。地官。司市》:「凡治市之货贿六畜珍异,亡者使有,利者使阜,害者使亡,靡者使微。」《晋书。卷三三。何曾传》:「衣裘服玩,新故巨积。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
《漢語大詞典》:军分(軍分)
配给每一军人的衣食用品。 宋 苏轼 《再上皇帝书》:“併省诸军,迫逐老病,至使戍兵之妻,与士卒杂处其间,贬杀军分,有同降配。”
《國語辭典》:红棉(紅棉)  拼音:hóng mián
木棉的别名。参见「木棉」条。
《國語辭典》:铅黄(鉛黃)  拼音:qiān huáng
1.铅在空气中氧化而成的黄色粉末,可用来作为油漆的颜料或铅玻璃的原料。也称为「一氧化铅」。
2.铅,铅粉。黄,雌黄。铅黄皆为古人点勘书籍、涂改字迹时所用的颜料,故以铅黄比喻校勘文字的事。唐。陶翰赠郑员外〉诗:「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
3.古代妇女所用的化妆品。《聊斋志异。卷一○。恒娘》:「揽镜铅黄,一一如恒娘教。」
《漢語大詞典》:黄草
(1).草名。荩草的别称。多用于编织生活用品。 唐 白居易 《昼寝》诗:“坐整日单衣,起穿黄草屨。” 宋 叶适 《故大宗丞兼权度支郎官高公墓志铭》:“常穿黄草屨,刺白篾艇,往来田间。”《文汇报》1978.12.23:“ 上海市 的 嘉定县 是著名的‘黄草之乡’。这里出产的在国内外市场素享盛誉的黄草织品,从人们日常穿戴的草帽、拖鞋,到一般家庭中使用的提篮、杯套、盆垫、糖果盒等,品种繁多,花色新颖,工艺精细,别具一格。”
(2).草名。艾草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艾
《國語辭典》:简素(簡素)  拼音:jiǎn sù
1.竹简与绢帛,古时用来写字。《南史。卷七二。文学传。论曰》:「畅自心灵,而宣之简素,轮扁之言,未或能尽。」
2.简单朴素。《宋书。卷六四。裴松之传》:「博览坟籍,立身简素。」
《漢語大詞典》:玉奁(玉奩)
亦作“ 玉匳 ”。
(1).玉制的盛香物或梳妆用品的器具。 唐 元稹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醮起彤庭烛,香开白玉匳。” 宋 秦观 《海康书事》诗之七:“上客赋驪驹,玉奩开素手。” 清 汪懋麟 《同叔定兄与诸友人之丰台看芍药》诗:“玉奩乱泼脂水浓,春波半溅青裙湿。”
(2).指镜。比喻明净的水面。 宋 秦观 《题汤泉》诗之二:“温井霜寒碧甃澄,飞尘不动玉奩清。” 宋 秦观 《拟郡学试东风解冻》诗:“江河霜练静,池沼玉奩空。”
《國語辭典》:镜匣(鏡匣)  拼音:jìng xiá
妇女梳妆的用具。三国魏。徐干〈〉诗:「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也称为「镜奁」、「镜箱」。
《漢語大詞典》:奁具(奩具,匳具)
(1).嫁妆。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银花》:“姑以千緡为奩具之资。”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嫁前一夕,妇整束奩具,復徘徊簷外,或倚柱泣,或俛首如有思。”
(2).梳妆用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我同了他过来,取了奩具给他重新理妆。”
匳具:盛梳妆用品的盒子。 许地山 《命命鸟》:“她的奁具就放在窗边。”
《國語辭典》:铅丹(鉛丹)  拼音:qiān dān
四氧化三铅。颜色鲜红,可做成染料。为中药敷贴膏药的原料,有杀菌作用。含铅丹的制剂不宜长期使用,以防铅中毒。
《國語辭典》:简札(簡札)  拼音:jiǎn zhá
在纸张未发明以前,文字书于竹简、木札上,故简札泛指书信、文书。汉。王充《论衡。自纪》:「犹吾文未集于简札之上,藏于胸臆之中。」《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范滂传》:「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國語辭典》:屝屦(屝屨)  拼音:fèi jù
粗陋的草鞋。《左传。僖公四年》:「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
《漢語大詞典》:紫雪
(1).冬季护肤用品。 唐 代常于腊日赐群臣。 唐 刘禹锡 《代谢历日面脂口脂等表》:“中使 霍子璘 至,奉宣圣旨……兼赐臣墨詔及 贞元 十七年新历一轴,腊日面脂、口脂、红雪、紫雪并金花银合二、金稜合二。”
(2).即紫雪丹。参见“ 紫雪丹 ”。
《漢語大詞典》:紫雪丹
中成药名。原名“紫雪”。由寒水石、石膏、磁石、升麻、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甘草、硝石、朴硝、朱砂、麝香等制成。功能镇惊安神,清心开窍,适用于热病烦躁等症。见 唐 孙思邈 《千金翼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石五·朴消
《漢語大詞典》:押发(押髮)
押送。 宋 于冕 《乞恩疏》:“臣父先以征南为由,选其精鋭者,押发前去 湖广 、 广东 军前听调。”《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寧 不合在逃,罪杖,发遣 建康府 居住。当下差人押送……讨了船,直到 建康府 ,押发人自回。”古今小说·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将画眉给还 沈昱 ,又给了批迴,放还原籍,将 李吉 押发市曹斩首。”
旧时妇女的绾发用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他走到房门口,我回眼一望,头上紥的是白头绳,押的是银押髮,暗想他原来是穿着孝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