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6,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班指
百宝囊
粉扑儿
赌具
担架
电筒
木燧
木丸
球拍
塞具
暖锅
暖壶
解结锥
鞠壤
赍具
《漢語大詞典》:班指
原是一种射箭用具,套在右手大指上,用以勾弦。后成为一种装饰品,多用玉或象牙制成。 清 曾国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铭》:“上嘉公功,赏二品顶带,赐翎管班指诸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还有一对白玉花瓶;一枝玉镶翡翠如意;一个班指。”
《漢語大詞典》:百宝囊(百寶囊)
古代武士用以盛各种必需用具的口袋。《三侠五义》第一○二回:“﹝ 智化 ﹞暗暗带了夜行衣、百宝囊,出了衙署,直奔 襄阳王 的府第而来。”《续小五义》第八八回:“ 展爷 带领小四义,换了夜行衣靠,繫上百宝囊,带上了兵刃,五位爷直奔 团城子 而来。”
《漢語大詞典》:粉扑儿
扑粉的用具,多用棉质物制成。
分類:用具质物
《國語辭典》:赌具(賭具)  拼音:dǔ jù
专供赌博的用具。如麻将、骰子、扑克牌等。
《國語辭典》:担架(擔架)  拼音:dān jià
1.依赖、凭藉。如:「他全担架祖业才有今日的成就。」《豆棚闲话》第一一则:「也令这些后生小子手里练习些技艺,心上经识些智著。万一时年不熟,转到荒乱时,也还有些巴拦,有些担架。」
2.以双边棍子撑开,用来抬送伤患的长条形架子。如:「运动竞赛时,场边要准备担架,以备不时之需。」
3.承受。如:「这礼品太贵重,我担架不起。」《醒世姻缘传》第九四回:「天下的财帛,也是不容易担架的东西,往往的人家没有他,倒也安稳;有了他,便要生出事来,叫你不大受用。」
《國語辭典》:电筒(電筒)  拼音:diàn tǒng
手持携带式照明器具,一般为筒形,内含乾电池或充电电池作为电源,藉由筒内灯泡及聚焦反射镜提供走动或巡视所需照明之用。也称为「手电筒」。
《漢語大詞典》:木燧
木制的钻取火种的用具。礼记·内则:“右佩玦、捍、管、遰、大觿、大燧。” 郑玄 注:“木燧,钻火也。” 孔颖达 疏引 皇侃 曰:“晴则以金燧取火於日,阴则以木燧钻火也。” 汉 班固 《白虎通·号》:“钻木燧,取火教民。” 宋 黄庭坚 《对酒次前韵寄怀元翁》:“花光渐寒食,木燧催国火。”
《漢語大詞典》:木丸
武则天 时代的一种行刑用具。为木制的球形物,塞入犯人之口,使不能出声。新唐书·郝象贤传:“﹝ 郝象贤 ﹞临刑,极駡乃死,后( 武后 )怒……自是讫后世,将刑人,必先以木丸窒口云。”
《國語辭典》:球拍  拼音:qiú pāi
打球的拍子。有网球拍、桌球拍等。
《漢語大詞典》:塞具
古代酬神祭祀的用具。后汉书·宦者传·曹节:“先是 瑀 等阴於明堂中祷皇天曰:‘ 竇氏 无道,请皇天辅皇帝诛之,令事必成,天下得寧。’既诛 武 等,詔令太官给塞具。” 李贤 注:“塞,报祠也,音苏代反。字当为‘赛’,通也。”
《國語辭典》:暖锅(暖鍋)  拼音:nuǎn guō
火锅。如:「暖锅较大,要放在饭桌中央才好。」
《國語辭典》:火锅(火鍋)  拼音:huǒ guō
1.一种锅与炉合为一体的烹饪器具。
2.在沸汤中加入各种菜肴,可边煮边吃的烹饪方式。亦指用火锅煮的菜肴。
3.篮球比赛中一种防守行为的用语。参见「盖火锅」条。
《國語辭典》:暖壶(暖壺)  拼音:nuǎn hú
1.可长时间保持瓶内温度的水壶。
2.旧日以藤竹为套,内团绵絮,置壶其中以保暖,称为「暖壶」。
3.温酒用的壶,多用锡、铜等制成。
《國語辭典》:保温瓶(保溫瓶)  拼音:bǎo wēn píng
日常用品,外壳通常以竹篾、铁皮或塑料等做成,内装瓶胆。瓶胆由双层玻璃制成,夹层中的两面镀上银等金属,中间抽成真空,瓶口有塞子,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瓶内温度。也称为「暖水瓶」、「热水瓶」。
《漢語大詞典》:解结锥(解結錐)
古代骨制的解结用具,形如锥。礼记·内则“左佩纷帨、刀、礪、小觿、金燧” 郑玄 注“小觿,解小结也。觿貌如锥,以象骨为之” 唐 陆德明 释文:“觿……解结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赠绣履一鉤……﹝ 桑生 ﹞受而视之,翘翘如解结锥。”亦省称“ 解锥 ”。 元 曾瑞 《哨遍·羊诉冤》套曲:“把我蹄指甲要舒做晃窗,头上角要锯做解锥。”
《漢語大詞典》:鞠壤
鞠和壤。古代两种游戏用具。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分類:游戏用具
《漢語大詞典》:赍具(齎具)
携带的用具。新唐书·裴坦传:“ 坦 性简俭,子娶 杨收 女,齎具多饰金玉。 坦 命撤去,曰:‘乱我家法。’世清其概。”
分類:携带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