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0,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分类词汇(续上)
失墒
生长点
沙塞子
抗污树种
口角春风
践土食毛
碱蓬
落叶树
两栖植物
蜊黄
《漢語大詞典》:失墒
土壤失去了适合种子发芽或作物生长的湿度。如:受旱程度正在迅速加深,已经抢救的作物也会很快脱水或失墒,有再度受旱的可能。
《國語辭典》:生长点(生長點)  拼音:shēng zhǎng diǎn
即顶端分生组织,由一群幼嫩细胞所组成,充满原形质,能分裂而增生新组织。显花植物根的生长点在根尖根帽的背后,茎的生长点在其顶端,叶的生长点在其基脚。
《漢語大詞典》:沙塞子
(1).指生长在塞外沙漠地带的胡人。 元 朱凯 《昊天塔》第四折:“我做将军快敌鬭,不吃乾粮则吃肉。你道是敢战官军沙塞子,怎知我是畏刀避箭 韩延寿 。”
(2).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前后片各五句,两平韵。也有作四十九字、五十字,前后各四句三平韵或三仄韵的。
《漢語大詞典》:抗污树种
能在污染环境中正常生长或受害较轻的树木种类。如构树、大叶黄杨和夹竹桃具有抗二氧化硫(同时也能抗氯气和氟化氢)的特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选择或培育抗污树种的工作,对保护城市环境起了一定作用。
《國語辭典》:口角春风(口角春風)  拼音:kǒu jiǎo chūn fēng
言语和煦,有如春风的吹拂。比喻用美言为人吹嘘或说好话。常用于请人推介之辞。《歧路灯》第九六回:「你近日与道台好相与,万望口角春风,我就一步升天。」
《漢語大詞典》:践土食毛(踐土食毛)
(1).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杜预 注:“毛,草也。”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后以“践土食毛”谓蒙受君恩。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诸君践土食毛,义亦可死;但未食禄,亦可以无死。”
(2).泛指起居生活。 明 张煌言 《山头重建海塘碑记》:“今乾坤陆沉,余不能尘沧海而挽皇舆,而独能使一方桑田不波乎?凡尔之得以践土食毛者,皆父老子弟力耳。”
《漢語大詞典》:碱蓬
1.亦作"鹻蓬"。
2.一种在碱土上生长的植物。
《国语辞典》:落叶树(落叶树)  拼音:luò yè shù
某些树木具明显之年生长周期,其叶片于秋、冬季因低温或乾燥气候而凋落,进入休眠期。至翌年春天再萌芽长出新叶进入生长期。此类树种即称落叶树。如枫树、朴树等。也称为「落叶植物」。
《漢語大詞典》:两栖植物(兩棲植物)
即能在陆地上又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如两栖蓼。
《漢語大詞典》:蜊黄
海石上生长的贝类。《羊城晚报》1983.12.29:“她知道我离乡日久,爱吃 飞云江 中有名的海鲜,如肥美的螃蟹、龟脚、赤虾及蜊黄,使我惊故乡海味之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