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28
词典
37
分类词汇
291
共328,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有性
寄生
有机
生命
祖先
阴火
发育
植物
冻死
土宜
动物
共生
百昌
共栖
含识
《漢語大詞典》:
有性
(1).佛教语。有佛性。指有佛性的众生。与“无性”相对。
《圆觉经》
:“地狱天宫,皆为浄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2).指生物雌雄两性的特点。参见“ 有性生殖 ”、“ 有性杂交 ”。
分類:
有性
佛教语
生物
雌雄
两性
佛性
特点
众生
《國語辭典》:
寄生
拼音:
jì shēng
1.依附他物生活。《管子。八观》:「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艺,寄生之君也。」《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便娟之脩竹兮,寄生乎江潭。」
2.生物学上指依附于他种生物之活体上,吸收其寄主之养分,供自身生存者,如植物之桑寄生、动物之蛔虫寄生于人体。
分類:
寄生
依附
寄居
托生
种生
他人
生存
生物
战马
戎装
马身
身上
迷信
装备
自己
家畜
不劳
劳动
体内
畜家
家禽
或体
剥削
转生
生世
世间
《國語辭典》:
有机(有機)
拼音:
yǒu jī
1.有机化学的简称,参见「有机化学」条。
2.与生物体有关或来自生物体的物质。今指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及某些碳化合物除外。
分類:
机会
构成
生物
体有
相关
从生
关连
不可分
化合物
统一
《國語辭典》:
生命
拼音:
shēng mìng
1.生物生存的寿命。《战国策。秦策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北史。卷二八。列传。源贺》:「臣闻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
2.某种活动延续的期间。如:「教育生命」、「职业生命」。陶菊隐《政海轶闻。徐士昌》:「席终,耳语汪大燮曰:『吾将去位,已命东车站备车矣。』汪愕然,俄悟其意。遍语各外使送总统登车,外使亦愕然应之。徐之政治生命,于焉告终。」
3.形容艺术作品十分灵活生动,如同具有生命一般。如:「这是一幅有生命的画。」
分類:
生物
活命
生物学
命运
生活
生存
生命
为生
指动
动物
根本
蛋白质
本条
存在
动能
能力
《國語辭典》:
祖先
拼音:
zǔ xiān
始祖或历代的先人。《三国志。卷一二。魏书。毛玠传》:「今真奴婢祖先有罪,虽历百世,犹有黥面供官。」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若说著俺祖先,好家私似泼天。」也称为「祖上」。
分類:
祖先
民族
演化
现代
家族
各类
上代
生物
先辈
《國語辭典》:
阴火(陰火)
拼音:
yīn huǒ
中医上指肝肾的虚火。
分類:
中医
海中
医学
中生
生物
地热
相撞
撞击
鬼火
虚火
碎屑
迸射
火花
《國語辭典》:
发育(發育)
拼音:
fā yù
1.滋生长养。《礼记。中庸》:「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明史。卷二五五。黄道周列传》:「惟孝弟之人始能经纶天下,发育万物。不孝不弟者,根本既无,安有枝叶。」
2.人自初生至成年,身体逐渐壮实,称为「发育」。如:「几年不见,当年的小男孩已发育成为健壮的青年。」
分類:
萌发
生物
指发
发展
发育
生长
状况
成熟
良好
机能
构造
从简
简单
复杂
《國語辭典》:
植物
拼音:
zhí wù
1.广义之植物界,传统上为百谷草木的总称。为生物之一界,其细胞具有细胞壁,大部分内含叶绿素,可行光合作用,摄取光、水等无机物转化成养分。植物通常固定于一处,繁殖体可藉水、风、人等外力带至各地繁殖。其种类繁多,至少有三十五万种,包括不具细胞核之蓝绿藻、细菌,单细胞之原生生物,不能自营生活的真菌及多细胞真核之绿色植物。
2.自二十世纪末,现代分类学家将生物分为五界,即「动物界」、不具细胞核之「原核界」、单细胞之「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及「植物界」。故狭义之「植物界」仅含有许多细胞真核之水生藻类、及陆生植物。
分類:
植物
百谷
谷草
草木
为生
生物
大类
《漢語大詞典》:
冻死
因寒冷而使生物死亡。例如: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毛泽东
《七律·冬云》
分類:
寒冷
生物
死
《國語辭典》:
土宜
拼音:
tǔ yí
1.土地对于民居及生物的适宜性。《左传。文公六年》:「使毋失其土宜,众隶赖之而后即命。」
2.土产。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明禋年预教习车象》:「市井扑卖土木粉捏妆䌽小象儿,并纸画者,外郡人市去,为土宜遗送。」《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近日有个钦差内相谭稹,到浙西公干,所过州县,必要献上土宜。」
分類:
土产
故乡
作礼
礼品
同性
性质
土壤
生物
所宜
《國語辭典》:
动物(動物)
拼音:
dòng wù
相对于植物的另一大类生物,这类生物多可自行摄食有机物以维生,有神经、感觉,并具运动能力。生存范围遍及世界各处。
分類:
动物
自然界
感动
能够
中生
感化
生物
万物
动之
大类
植物
《國語辭典》:
共生
拼音:
gòng shēng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依生存,对彼此均有利的生活方式。
分類:
共生
生物
相依
生存
《漢語大詞典》:
百昌
指各种生物。
《
庄子·在宥
》
:“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犹百物也。” 清
王夫之
《连珠》
之三:“百昌有所自兴,八音有所自兆。”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
:“设有人,谓 中国 人之所崇拜者,不在无形而在实体,不在一宰而在百昌,斯其信崇,即为迷妄,则敢问无形一主,何以独为正神?”
分類:
种生
生物
《國語辭典》:
共栖(共棲)
拼音:
gòng qī
两种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不是相为依存,而是只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则没有影响,这种生活方式称为「共栖」。如文鸟专在胡蜂窝的附近筑巢,因为许多动物都怕胡蜂的毒刺,不敢接近,于是文鸟也就得到保护。
分類:
生物
《漢語大詞典》:
含识(含識)
佛教语。谓有意识、有感情的生物,即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
:“愍含识,资惠命,引苍生,归法性。”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
:“开发含识,济渡羣生。”
《
南史·梁纪上·高祖武帝
》
:“於是祈告天地宗庙,以去杀之理,欲被之含识。”
分類:
佛教语
有意识
有感
感情
生物
众生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