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病菌  拼音:bìng jùn
使人或其他生物致病的细菌。如:「病菌是无孔不入的,所以平时应多注意饮食卫生。」
《國語辭典》:柏林大学(柏林大學)  拼音:bó lín dà xué
University of Berlin
为德国著名国立大学之一。在1809年为洪堡(W. von Humboldt)所创设,为强调研究的现代大学。二次大战结束后划入东德。在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下,于西元1948年成立柏林自由大学于西柏林。东德的柏林大学乃改名为「柏林洪堡大学」。东西德统一后,两校仍各自独立,名称未再改变。
《國語辭典》:安家落户(安家落戶)  拼音:ān jiā luò hù
落户,在异乡定居。「安家落户」指到一个新地方建立家庭,长期定居。如:「这里山明水秀,空气清新,很适合安家落户。」「离乡多年后,他选择在就业的城市附近安家落户,好与家人构筑新天地。」
《漢語大詞典》: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的大学。1946年创建于堪培拉。设有生物科学、化学、地球科学、约翰·柯廷医学、太平洋地区、自然科学、社会研究学校等高级研究学院以及文科、亚洲研究、经济、法律、理科分院等大学学院。
《漢語大詞典》:淡水生态系统
与“海洋生态系统”相对应。在淡水中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系统。分为静水的和流动水的两种类型。前者指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后者指河流、溪流和水渠等。具有易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特征。
《漢語大詞典》:地带性
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环境在地表呈带状伸展,并按一定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广义的理解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前两者又合称水平地带性。狭义的理解仅指纬度地带性。
《國語辭典》:达尔文学说(達爾文學說)  拼音:dá ěr wén xué shuō
达尔文所主张有关生物演化(或称进化)过程的学说。他认为,生物在同种或异种的个体之间作激烈的竞争,又因暴露在环境威胁之下,结果能适应环境者生存,不能适应者灭亡。这种自然淘汰的过程,使生物保存其有利繁衍的适应性,进而促成其遗传因子,趋向能适应环境的型态演化。也称为「达尔文主义」。
《漢語大詞典》:垂直地带性
指达到一定高度的山地,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及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随高度增加而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主要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引起,也与不同高度和坡向的水分条件变化有关。
《漢語大詞典》:亲代(親代)
产生后一代生物的生物,对后一代生物来说是亲代,所产生的后一代叫子代。
《国语辞典》:尿素  拼音:niào sù
一种有机化合物。为生物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之一,尤见于哺乳动物,亦可用合成法大量制造。为常用氮肥,并可充当饲料的添加剂和化工及药物的原料。
《漢語大詞典》:内寄生
生物学用语。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例如蛔虫寄生在人的肠子里。
《國語辭典》:食物链(食物鏈)  拼音:shí wù liàn
1.不同种类的生物间,由于食性关系而形成食物链。如青蛙吃蜻蜓,蛇吃青蛙,老鹰捕食蛇。
2.在生物界由于不同阶层的摄食关系,可将生物分成生产者(如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消费者(各级动物)及分解者(细菌等);其间关系呈链状相接。
分類:种生生物
《國語辭典》:生态平衡(生態平衡)  拼音:shēng tài píng héng
自然环境中,因环境因素的改变,能抑制生物族群不过度繁殖,也可防止被完全毁灭,使生态系中各种生物维持恒定的数目,以达到平衡的状态。
《漢語大詞典》:生态系统(生態系統)
一个群落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和周围环境之间,有着极其复杂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的整个体系,称做“生态系统”。
《國語辭典》:生殖器  拼音:shēng zhí qì
生物体用来繁殖后代的生殖器官。人和高等动物,雄性为精囊、输精管、睪丸、阴茎等,雌性为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也称为「性器」、「性器官」。